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证监会公布首批公募FOF名单,公募基金行业FOF产品大幕正式拉开.作为公募FOF境内首批发行的6只基金产品之一,华夏聚惠以稳健为立足点,以风险控制为产品导向,使其成为风险偏好明确的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的重要手段.该基金已于9月26日正式开始发行,投资者可以在各大银行券商、蚂蚁财富和华夏基金认购.  相似文献   

2.
随着公募行业的快速发展,基金产品的数量与规模不断攀升,“买基金难”已成为当前基金投资中的一大难题.中国基金业协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我国全市场基金数量合计4419只,已赶超目前3000多只的股票数量.普通投资者购买基金堪称“千里挑一”,投资难度不言而喻.在此背景下,公募系FOF应运而生,这类产品专门投资于其他基金,由专业机构对基金进行筛选及配置,帮助投资者优化基金投资效果.华夏聚惠FOF作为国内首批公募系FOF之一,依托成熟的基金挑选流程与标准,经过层层筛选一篮子买入优质基金,帮助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为投资者追求更优的投资回报.  相似文献   

3.
中国量化投资产品从无到有,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市场中量化投资产品的总规模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相关统计显示,目前A股市场上的量化对冲公募基金有十只。自6月以来大盘出现暴跌,普通股票型基金下跌四成,而这十只量化对冲基金仅微跌1.44%,远远跑赢大盘指数。  相似文献   

4.
3月17日,委外定制基金有了监管新规.证监会向公募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下发《机构监管情况通报》(简称《通报》),严禁公募基金“通道化”,要公平对待所有投资者.同时,通报明确了委外定制基金需采取封闭运作(或定期开放运作)、发起式基金形式等模式;若不是委外定制基金,单一持有人占比不可超过50%,并覆盖到已获批复但尚未募集成立的基金,对于已成立的委外定制基金也将一视同仁.  相似文献   

5.
经历了去年市场的震荡,诸多基金公司在业绩表现上都差强人意,再加上私募、资管等行业的快速发展,致使公募基金行业内的“精英人才”加速流失.今年也不例外.据证监会信息显示,截至3月15日,今年以来,逾360只基金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平均每天就有5只基金的掌门人生变,其中,离职基金经理32人,涉及26家公司.在备受关注的离职人员队伍中,也不乏一些公募老将的身影,比如:兴全基金的杨东、宝盈基金经理彭敢、招商基金经理王忠波等.  相似文献   

6.
不论你是否购买过“保本基金”,“保本基金”这个词以后将不存在了. 近日,为进一步打破“刚兑”,证监会的监管大棒挥向保本基金.最新下发的《关于避险策略基金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让保本基金正式告别历史舞台,未来发行的公募基金产品名称上将不再出现“保本”二字.至此,保本基金进入存量时代,并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避险策略基金.  相似文献   

7.
在国外资产管理行业中非常流行的风险均衡策略(Risk Parity)正在中国不断生根发芽.继今年年初推出国内首只风险均衡策略公募基金后,华夏基金6月中旬推出旗下第2只采用风险均衡策略的公募基金——华夏睿磐泰兴混合型基金.该基金通过风险均衡方法进行资产配置,积极管理,力求有效控制风险,实现基金资产长期持续增值.感兴趣的投资者可前往各大银行、券商以及华夏基金认购.  相似文献   

8.
新年以来通过沪股通和深股通大规模资金南下,今年以来南下资金净流入港股市场规模达2371.88亿元,沪深港通开通以来总流入港股资金超过1.9万亿元。公募基金发行规模快速扩张,甚至出现认购总规模接近2400亿的基金,而新成立的公募基金普遍增加了对港股的配置,开年以来恒生指数已经上涨超过8%,部分内地投资者甚至喊出争夺港股定价权的口号。  相似文献   

9.
基金动态     
基金2021年年报披露拉开帷幕公募基金2021年年报披露正式拉开帷幕,中邮基金日前率先披露旗下基金2021年年报。与四季报仅披露前十大重仓股不同,基金年报会披露该产品的全部持股情况。具体来看,被称作“隐形重仓股”的持仓第11位至第20位股票同样受到投资者关注。截至3月15日,中邮基金已经公布旗下52只债券型或混合型基金的2021年年报。整体来看,估值和股价均处于低位的中小市值标的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三季报的披露完毕,公募基金的最新调仓路线图也得以“曝光”.从配置来看,基金继续“抱团”大消费,多只食品饮料、家电消费股三季末被基金重仓. 大消费类个股也持续发力,尤其是四季度以来沪深主要股指均出现不同程度调整,但大消费类个股逆市走强,尤其是白酒、家电板块个股.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在A股市场呈现结构分化的特征,机构投资者的排名也因此受到更多关注。从年度排名来看,排名居前的机构投资者较大程度反映了对2010年市场投资机会的把握。在分别考察了公募基金和阳光私募基金的绩效后,我们走访了综合表现最佳的5家公募基金和5家阳光私募基金,了解他们投研团队中的核心人员对于2010年的投资总结和2011年的市场展望……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上半年收官,货币基金规模持续增长依然是基金业内的最大看点,数据显示,货币基金总规模1.65万亿,占公募基金总资产近50%。在货币基金"渐入寻常百姓家"的背景下,各家公司在货币基金上的布局也尤为引人关注。其中,嘉实基金旗下货币型基金无论收益率还是功能性都颇受受业内和投资者广泛关注。记者通过嘉实官网发行,嘉实目前拥有6只货币基金,产品线覆盖直销、互联网、电商、保证金以及银行等领域。其中,成立于2005年3月的嘉实货币基金  相似文献   

13.
中国证监会日前公布了首批公募FOF基金名单,嘉实基金上报的嘉实领航资产配置混合型FOF获得发行批文. 记者了解到,嘉实之所以设计这一类型的FOF基金,主要是从客户自身需求以及FOF产品核心要义出发,希望既能在资产配置领域解决投资者痛点,又能诠释资产配置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4.
公募基金2021年年报披露接近尾声,明星基金经理的隐形重仓股有哪些?随着一些知名基金经理的“隐形重仓股”的相继曝光,我们可以从中挖掘出一些最新的投资方向。以往,投资者普遍只关心基金产品的前十大重仓股,因为前十大重仓股对基金净值贡献最大且曝光度往往较高。  相似文献   

15.
信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诚基金”)成立于2005年9月30日,再过两个月就满“12”周岁,但公募管理规模增长缓慢,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规模仅有717.53亿元.同年成立的工银瑞信、建信基金、汇添富基金规模早已超千亿元,稳坐规模前十大基金公司. 信诚基金旗下有73只公募基金,基金经理仅有17人,平均一人管理4.3只基金,人才匮乏导致基金经理“一拖几”现象越演越烈,最引入注意的是杨旭.他单独管理14只基金,和其他基金经理共同管理5只基金.而他所管理的基金年内业绩分化明显,分级基金B份额最高涨逾41%,最惨亏超38%.此外,信诚基金目前旗下信诚幸福消费、信诚新兴产业、信诚新机遇等多只基金不足5000万元,正面临清盘风险.  相似文献   

16.
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延续2016年末的态势,继续进行投资风格切换,不断逃离中小创.中报数据披露,中国平安(601318)是上半年最受公募基金青睐的个股,共计953只基金持有.而持有格力电器(000651)、五粮液(000858)的基金数量也大幅增加.在蓝筹股大受热捧的同时,部分基金也开始布局成长股.成长股中,大华股份(002236)、欧菲光(002456)等受宠.  相似文献   

17.
微博广场     
曹中铭(知名独立财经撰稿人):新基金发行遭遇“冰火两重天”,也必然倒逼公募基金行业进行变革。目前市场上有头部基金公司、中小型基金公司之分,个中既有历史方面的因素,也与基金公司自身的原因密切相关。个人以为,公募基金行业的变革,需要从品牌效应、销售渠道、投资业绩、企业声誉、人才培养与储备、行业创新等方面着手,这对于中小型基金公司而言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8.
近期冷清的市场行情下,公募基金圈呈现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新基金发行失败频繁出现,中小型基金公司发行新产品难度极大;二是自购的基金经理数量不断增多,"自购"一词开始频频现身于基金公告和产品营销中.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基金一季报披露完毕,公募基金在今年首季的盈利情况也随之浮出水面.Wind资讯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全市场可统计数据的112家基金公司的基金利润合计为1107亿元,其中,老牌公募劲旅南方基金一季度为投资者大赚超58亿元,在全行业中位列前五.  相似文献   

20.
沪港通、深港通开闸,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的大门已经打开,公募基金积极布局“沪港深”三地皆可投资的沪港深主题基金.2017年以来港股走强的行情,促使该类基金净值表现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因重仓押注港股,这些基金表现抢眼,数据显示,在年内业绩表现前十的主动型偏股基金中,沪港深主题基金就有5只;年内业绩表现前20名中有9只.其中,表现最好的为嘉实沪港深精选,年内收益率为12.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