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勃  小沛 《出版参考》2008,(3):16-17
神话故事里的文化英雄 在云南澜沧县拉枯族流传着《牡帕密帕的故事》,说的是在天地浑沌未开的时候.创世神厄莎种了一个葫芦,葫芦老了以后.掉到海里去了,厄莎把它捞起来.放在晒台上晒了77天.葫芦里传出打口哨的声音:又过了12天,人在葫芦里说话了:“哪个把我们接出来.我们种的谷子给他吃!”小米雀听见了便去啄.可啄了很久也没有成功。  相似文献   

2.
读者论坛     
外国人名翻译应准确一致老末第16届世界杯足球赛吸引了今夏世人的目光,大报小报都连篇累牍地介绍比赛盛况。然而,仔细读读这些报道,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意大利著名守门员,有的叫他帕柳卡,有的叫他帕利乌卡,有的叫他帕格利乌卡;中国青年报把帮荷兰进入八强的两...  相似文献   

3.
黄莹 《兰台内外》2010,(1):10-11
2009年6月中旬,毕加索后人长达数十年的遗产争夺再掀波澜。58岁的孙女玛丽娜在巴黎法庭上为她自杀的兄弟帕布力托的身份进行辩护。玛丽娜称,帕布力托是毕加索的孙子,而毕加索最后一任妻子、“邪恶继母”杰奎琳一直不让他见祖父,间接害死了他。  相似文献   

4.
《青年记者》2008,(12):5
据《外滩画报》,土耳其作家帕慕克200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52年,帕慕克出生在伊斯坦布尔的一个富裕之家,从小喜欢和矿泉水瓶说话,把苹果、桌子想像成有生命的物体。1998年,《我的名字叫红》确定了帕慕克在国际文坛上的地位。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小说是人类发明可以延续、变化、幸存的伟大艺术。任何事物都可以放进小说。小说就是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5.
林海东 《青年记者》2006,(23):57-57
帕帕拉齐就是“狗仔队”。这个词,来源于意大利电影大师费里尼的电影《LaDolceVita甜蜜的生活》,这部片子拍摄于1960年,描写了帕帕拉齐们的生活。片中有个专门偷拍明星照片的摄影师,他的名字Paparazzo,这就是后来帕帕拉齐Paparazzi的祖宗。这部电影还有一个很有名的香港译名,叫  相似文献   

6.
帕累托定律也叫二八定律,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1848一1923)提出来的。早在19世纪末.帕累托研究英国人的收入分配问题时发现,20%的人口享有80%的财富。他还发现某一部分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与这一部分人所拥有的财富份额,具有比较确定的不平衡的数量关系,而且这种不平衡模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会重复出现。  相似文献   

7.
梁衡  康笑宇 《传媒》2001,(4):64
天下事就是新旧交替,而且老的总是新的铺垫、牺牲,退出舞台。养成子女,老了父母;育成学生,老了教师;成名他人,老了记者。 记者能发光,但不是太阳的光,而是月亮的光。就是说,他必须借助他人才能发出反射光。一个记者只有他写出  相似文献   

8.
【相关链接】上海收藏爱好者张剑明先生多年来悉心收藏老上海·老世博的实物和档案资料,他说自己生活在新上海,对老上海的了解,更多的就是通过见识老上海文物开始的。多年来,他乐此不疲,且不时从中收获惊喜。如他珍藏的一份印制于1936年的中国上海的宣传单,就让他兴奋了许久。这份收藏告示世人,上海曾于1936年七八月间拟举办世界博览会,还出台了规划图,后因抗战爆发而流产。张剑明说,这些老文物、老物件,都是组成上海的基因。所以他觉得除了收藏,还要珍惜、传承、发扬这样的基因。这里发表的是他有关老上海世博内容的部分藏品。  相似文献   

9.
《档案与史学》2010,(7):63-64
【相关链接】上海收藏爱好者张剑明先生多年来悉心收藏老上海·老世博的实物和档案资料,他说自己生活在新上海,对老上海的了解,更多的就是通过见识老上海文物开始的。多年来,他乐此不疲,且不时从中收获惊喜。如他珍藏的一份印制于1936年的中国上海的宣传单,就让他兴奋了许久。这份收藏告示世人,上海曾于1936年七八月间拟举办世界博览会,还出台了规划图,后因抗战爆发而流产。张剑明说,这些老文物、老物件,都是组成上海的"基因"。所以他觉得除了收藏,还要珍惜、传承、发扬这样的"基因"。这里发表的是他有关老上海世博内容的部分藏品。  相似文献   

10.
“寻章摘句老雕虫”,是唐朝诗人李贺对那些皓首穷经,死抠书本的老书生的讽刺。新华日报有人借用这个说法,把从事报纸编辑工作30多年的左克同志称为“老雕虫”。开始,左克对此不无反感。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喜欢上了夜班编辑工作,对别人称他“老雕虫”也不再反感,甚至心里有一种自豪感。他从25  相似文献   

11.
正你老我老?大师选女朋友的标准就是"漂亮""年轻"和"腿长"。至于个性如何、知识程度如何,他一概不管。他说:"我就是不要老女人。"王志慧四十几岁时,大师就每天哇哇叫:"这个老女人!这个老女人!"我在山上养病时,有次他们吵着要离婚,于是我下山,到金兰敲他的门。门一打开,他看到我就说:"你来干吗?"  相似文献   

12.
帕累托定律也叫二八定律,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1848-1923)提出来的。早在19世纪末,帕累托研究英国人的收入分配问题时发现,20%的人口享有80%的财富。他还发现某一部分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与这一部分人所拥有的财富份额,具有比较确定的不平衡的数量关系,而且这种不平衡模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会重复出现。因此,80/20成了这种不平衡关系的简称,经济学家把这一发现称为80/20定律或帕累托定律。80/20定律重点不在于百分比是否精确(就统计学而言,精确的80/20关系出现几率很小),而在于告诉我们:以一个关键的小的诱因、投入和努力,通常可以…  相似文献   

13.
老新闻工作者四流同志于3月17日永远离开了我们。他病重期 间,于 1999年 4月 28日,将一份遗嘱郑重地交给了人民日报社离退休干部局的 领导。这是他 1988年写的,当时,他的夫人徐兑同志(曾是人民日报老编辑)尚健 在,未料及徐兑同志会先他而去。现在,我们将这份遗嘱和他的战友陈勇进同志 写的纪念文章,一并发表如下,这不仅仅是为了悼念,更重要的是为了向这位可 敬的老党员、老新闻工作者学习,学习他对党、对党的新闻事业的无限忠诚,学习 他的彻底唯物主义精神,学习他严于律己的崇高品质,以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闻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4.
在广东江门日报社,同事们称呼吴耸时喜欢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一个“老”字,这可能是因为他是老共产党员、老记者的原故,叫他一声“老吴耸”表达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最近,发生在吴耸身上的一系列事情,使人们对他的敬意又加深了一层。  相似文献   

15.
虽然猛虎组织国际关系头目帕特马纳坦坚持说“我们的首领普拉巴卡兰还活着,他将继续领导泰米尔人的尊严和自由之战”,但战争还是结束了,因为“猛虎”决定让他们的枪支沉默。  相似文献   

16.
海宁 《新闻世界》2008,(4):20-20
记忆中,他一直担心自己会老,像个虚荣的害怕容颜老去的小女人。那时候,他一抬手就可以把我举过头顶,听着我在他头顶咯咯地笑,说,姑娘,看你老爸多有力多年轻。  相似文献   

17.
"老皮"不姓皮,姓李,"老皮"是我们上大学时给他起的外号.至于当年为什么给他起这样一个外号,连我们也说不太清楚,也许是因为他岁数比我们大,而且活得很皮实吧.  相似文献   

18.
前些时候遇到一位通讯员,他对我说,最近他陪一位老记者去采访,那位老记者好象有写不完的东西,随时都能抓到引人注目的新闻。而他却感到一切平淡无奇,没什么可写的。这是为什么?我对他说,根本原因在于你的新闻敏感不强。  相似文献   

19.
刘子芳同志是许昌县档案局副局长,认识他的人戏称他为“年轻的老档案”。说他年轻,是因为他始终保持着年轻人的工作态度和热情;说他“老档案”,是因为在他43年的生涯中,已在档案战线上勤奋耕耘了22年。爱岗敬业忘我工作1983年,刘子芳同志师范毕业后分配到县档案局工作,一干就是  相似文献   

20.
郭东升 《上海档案》2007,(11):12-13
令笔者每每肃然起敬的这位老局长,不是老档案局长,而是80岁的老公安局长赵五桂同志。笔者与他隔行隔业,年龄又相差了20岁,彼此接触很少,但他对档案的铁心呵护,给我的印象是那样深刻,那样的令人难忘!老赵局长,上世纪70年代我便认识他,高个瘦削,穿公安装,骑辆旧自行车满城转。但最初与他接触,却还是80年代初我在临清市党史办上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