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了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向 200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获奖人员和集体颁奖。江泽民总书记亲自签署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并向首次获奖的吴文俊、袁隆平同志颁奖。 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经多年研究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而成为闻名遐尔的“杂交水稻之父”。而今,他的“优势杂交”又向新的领域延伸——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以研究水稻的优势杂交为毕生事业,历来与资本市场井水不犯河水。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2月19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荣获了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在袁先生获奖前后,我有幸于1月16日、2月19日和22日三次采访了他。 记者和院士交朋友 曾有人说,袁隆平很难采访。然而,作为一位与他相交30年的朋友,我却知道平易近人的袁隆平院士无论是对记者、对干部、还是对农民都很友好,只要抽得出时间,他都会热情接待。 作为新华社湖南分社长期从事农业报道的记者,我长期把农科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作为采访基点,从70年代开始,就在  相似文献   

3.
2004年2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黄菊、李长春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黄菊主持大会。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他们的事迹请见本期“精英人物”栏目报道)。与此同时,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其他获奖人选和项目也一并揭晓。其中,“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4.
这是他人生的辉煌顶点。2004年2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亲手把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他,而他又是仅有的两位获奖人之一。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我在农村采访时就与袁隆平先生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八百里洞庭到湘西山区,从长沙东郊的试验田到海南岛育种基地,都留下了我的足迹。袁隆平先生从安江农校一个普通教师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功勋科学家”,在杂交水稻研究工作中走过了30多年的风雨历程。他先后获得国务院特等发明奖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及多项国际大奖,几乎每年都有新品种或研究新成果出现,在他和他的周围经常有新闻发生。我对袁先生身边发生的重大新闻及时采写,前后发稿数百篇。多年来,我因为报道袁隆平,曾多次获得新华社和省里以及…  相似文献   

6.
以“杂交水稻之父”名扬天下的袁隆平,已经拿遍了除“诺贝尔和平奖”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外几乎所有中外的重要相关奖项名誉。然而76岁的袁依然保持着“中国最著名农民”的本色[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王家敏 《中国新闻周刊》2011,(4):56+58-56,58
1月14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颁奖。在向获奖的杰出科学家致以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敬意的时候,人们同时也在期待——  相似文献   

8.
孙敏 《档案时空》2001,(5):39-42
从湘西南一隅的安江农校健步走上国际领奖台的袁隆平,由于他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国际同行誉之为“杂交水稻之父”。老百姓将他的名字与邓小平相提并论:发家致富靠邓小平,解决吃饭问题靠袁隆平。赞誉之高无以复加。有人甚至将他的杂交水稻发明誉为中国继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袁隆平因此获得了国内迄今为止独一无二的特等发明奖,并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拯救饥饿奖等8项顶尖级国际大奖。2000年一家知识产权机构评估袁隆平的无形资产总值高达一千多亿元人民币,在国际上与名声显赫的美国电脑大王盖茨齐名。  相似文献   

9.
王娟 《兰台世界》2015,(1):104-105
著名数学家吴文俊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当之无愧的获得者。吴文俊多年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在于拓扑学,并由拓扑学研究扩大至中国古代数学史和机械化数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参加人民网的访谈时,一位网友说,他看过一篇报道,说袁院士累倒在稻田里还不放弃研究.非常敬仰。袁隆平连忙澄清:“我也从来没有累倒在田里,那是耍笔杆子的人杜撰,一定别受误导,累到还工作不值得提倡,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另一位网友说.听说院士喜欢打牌.输了还钻桌子,袁隆平说是的.晚上有空时经常打。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元月8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大礼堂里鲜花吐艳,灯火辉煌,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这里召开。在欢快的乐曲声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84岁高龄的闵恩泽稳健地走上主席台,庄重地从面带微笑的胡锦涛总书记手中接过“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大红证书。此时,北京西郊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宿舍区一幢普通的住宅楼里,同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闵恩泽的夫人陆婉珍正全神贯注地收看中央电视台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实况,老人的眼里噙着泪花,内心洋溢着幸福的暖流。  相似文献   

12.
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对国家和世界的贡献跨越了时代,本文通过新闻传媒对他前后跨越26年的两次报道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新时期典型报道的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13.
1月11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为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谷超豪院士、孙家栋院士颁发了奖励证书。  相似文献   

14.
袁隆平,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主任、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科协副主席.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袁隆平1930年9月1日出生于北京协和医院,祖父曾任海南文昌县县长,父亲袁兴烈毕业于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中文系,母亲华静自幼在英国教会学校读书.袁隆平走进的第一所学堂是汉口的扶轮小学,抗战爆发后随父母到重庆读书,抗战胜利后随父亲迁回汉口到博学中学(现武汉第四中学)上高中.1949年考入了重庆相辉学院,院系调整后就读西南农学院农学系.  相似文献   

15.
足迹1 一位全国劳模的生日,每年都收到国家领导人的贺信. 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010年9月7日,袁隆平80华诞.就在前一天,温家宝和贾庆林分别发来贺信,祝贺他80岁生日快乐. 温家宝在贺信中说:"隆平先生:您好!许久未见面了,甚念……"贺信最后祝愿他健康、快乐.  相似文献   

16.
袁隆平院士利用科技档案找数据,成功地把作物杂交优势应用于水稻生产,大幅度地提高了水稻产量,取得水稻育种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从1976年至今,全国累计推广杂交稻38亿亩,增产粮食4000亿公斤。  相似文献   

17.
2002年2月1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江泽民主席出席大会并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选和黄昆两位院士颁发了证书和奖金。王选获此殊荣可谓众望所归。 王选教授,1937年生于上海。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后一直从事计算机领域的教育和研究工作。1984年后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1992至1994年先后入选中国  相似文献   

18.
今年2月6日,著名科学家袁隆平到武汉市口区与中学生交流,一位中学生说,他看过一篇报道,写袁院士累倒在稻田里还不放弃研究,值得敬仰。院士连忙澄清道:“一定别受误导,累倒还工作,不值得提倡,身体是最重要的。另外,我也从来没有累倒在田里,那是耍笔杆子的杜撰的……”袁隆平,被科学界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因他对我国水稻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全国人民打心眼里敬重他。记者想“锦上添花”,给他头上多加几道“光环”也是好心。但是,良好的愿望未必都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有时甚至还会产生负面效应,这是值得“耍笔杆子…  相似文献   

19.
现代预警机是空中的移动作战指挥部。历经近半个世纪的种种波折,中国自主研发的预警机"比美国的E-3C整整领先一代"。这一切,都是王小谟主动请缨、时刻准备的结果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著名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哲敏,中国预警机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著名雷达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荣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当天的大会上,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莫、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20.
袁隆平,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目前,我国每年收获的水稻,有60%源于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年增产的稻谷可养活6000多万人口,相当于整整三个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