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学习之友》2009,(7):5-5
1931年,《中学生》杂志社向鲁迅提出一个问题:“假如先生面前站着一个中学生”,“(先生)将对他讲怎样的话,作努力的方针”?鲁迅回答道:“先生我回问你一句,就是:我们现在有言论的自由么?假如先生说‘不’。那么我知道一定也不会怪我不作声的。假如先生竞以‘面前站着一个中学生’之名,一定要逼我说一点,那么,我说:第一步要努力争取言论的自由。”  相似文献   

2.
陈子铭 《宁夏教育》2007,(10):10-11
曾记得在一本书上读到过这么一则故事,大意是有人称赞鲁迅先生是天才,写出那么多那么好的作品。鲁迅先生说:"我哪里是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罢了!"鲁迅先生的话当然是谦虚了,但  相似文献   

3.
家长的话里带刺,其危害性之大也许有的父母不知道。假如孩子承认自己做错了某件事,很认真地说:"我下次一定要努力做好。"父母却嘲讽地说:"好啊,让我们等着那一天吧!"这孩子当时心理如何?一定比大人处在同样状况下更糟糕。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爱旅行的"主"字先生出发了.   他来到松软的草地上,遇到了"王"字先生."咦!你怎么是光头呀?""王"字先生听了捧腹大笑,说:"'主'字先生,我和您可不一样,您是'主'字先生,可我是'王'字先生.""主"字先生恍然大悟.……  相似文献   

5.
梅雨季,很少有晴天,一天的上午刚一放晴,我高兴极了,就到鲁迅先生家去了,跑得上楼还喘着,鲁迅先生说:"来啦!"我说:"来啦!"我喘着连茶也喝不下。鲁迅先生就问我:"有什么事吗?"我说:"天晴啦,太阳出来啦。"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  相似文献   

6.
一个多月前的一天,孩子放学归来,一进门就兴奋地说"我们班主任今天实行一项‘新政',改站着发言为坐着发言.老师说今后只要他上语文课,他点着谁发言,谁坐着发言就是了."好!好!好!我一连说了几个"好",心想这个"改良",也许在全国都是值得推广的.以后一连几天,我总是问孩子,你们班主任坐着发言的"新政"怎么样了?孩子总说:"我们老师总是一点哪个同学发言,那个同学就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老师也总是说,请坐下,请坐下发言."后来,我也懒得问了.近日,我又想起那个"坐着发言"的"新政"来,于是问:"怎么样,你们那个坐着发言的‘新政'养成习惯了吗?"孩子说:"还养成习惯了呢,又回到原来那个样子了,同学们已经习惯了站着发言,老师也不再对站着的同学喊'请坐下发言'了."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微笑     
李继福 《现代教育》2011,(Z2):127-127
"微笑",这是我们经常说的一个词,"教师的微笑"也不陌生,可是教师的微笑涵盖着什么呢?不妨,我们讨论一下,我先发言,不对之处请指正。一、学生呼唤"教师的微笑"一位中学生面对记者"假如你是教育部长"的提问,是这样回答的:"我要开除那些不会微笑的教  相似文献   

8.
那么你真的要采访我吗?"上帝问道。"假如您有时间的话。"我说。上帝笑了:"我的时间是永恒的,……那么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呢?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春天赋予我们蓬勃向上的生机,夏天点燃我们工作学习的热情,冬天鼓起我们与困难斗争的勇气.那么,秋天又能给我们什么呢? 秋天是喜人的季节,假如我是一个画家,我一定要把这美丽的金秋描绘;假如我是一个诗人,我一定要为她献上最美的诗句;假如我是一个园林艺术家,我一定要把金秋打扮得更加美丽.  相似文献   

10.
手机的尴尬     
课堂上:我们听得聚精会神,突然一阵美妙的铃声响起,我们都把目光转向发出铃声的方向……课堂上:"我做了个梦:主说可以实现我一个愿望。我拿出地球仪说:'我希望世界和平!'主说:'太难了!'于是我又拿出你的照片说:'那让他变得漂亮一点吧!'主满头大汗地说:'还是把地球仪拿给我看看吧!'"同学A突然爬在桌上窃笑不止,呵呵,一条搞笑短信……"快,快,给我转发过来!",同学B在后面急切地催促道。上课传纸条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课间,同学们三三两两摆弄着手机里的小游戏……中学生使用手机变得普遍起来,他们是否真的需要手机?校园是否应该拒绝手机?世界各国都在关注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进本期的话题,一起来看看校园里的手机现象。  相似文献   

11.
在我的作文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学生问,如何才能学好语文?我说:要学好语文,必须多读书,读好书。鲁迅先生曾说:“如要创作,第一需观察,第二要看别人的作品。”著名作家古华也说:“老老实实的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吧,小说之道,诗歌之道,尽在其中。”那么,我们应 该读什么样的书呢?作为中学生首先要读好课内的书。选进语文课本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  相似文献   

12.
正我曾把《假如我有一双翅膀》这样一个作文题抛给不同年级的学生,想借以了解各年段小学生的想象作文水平。在口头作文环节时,却出现了我意想不到的结果。二、三年级的课堂中,我把问题一提,孩子们眨巴眨巴水汪汪的眼睛,纷纷举起小手,没有及时被喊到的孩子,还迫不及待地站起来一吐为快,有的说:"假如我有一双翅膀,我要躺在白云上美美地睡一觉,那一定比我们家的席梦思还要舒服。"有的说:"假如我有一双翅膀,我要飞到天上,摘许多的星星,串成一条亮晶晶的项链,然后戴在我最亲爱的妈妈  相似文献   

13.
记得余秋雨先生在一篇回忆文章里说,他七岁的时候接过妈妈的接力棒,开始代全村人写信.从那时开始,他的面前就站着一个收信的人. 那我们语文教师面前是不是都"站着"学生呢? 不一定.  相似文献   

14.
当我站在讲台前,教室里静悄悄地,学生面前整齐地放着打开的课本,手中拿着笔,随时准备记下老师说的每句话,个个默不做声,看着他们我忽然想起一个词:"沉默的羔羊".他们显得那么老实、那么听话.但语文课堂里的孩子不应是羔羊,语文课也不应该是沉默的!  相似文献   

15.
周锐 《小火炬》2008,(6):13-16
今天诸葛亮刚刚上班,张飞就来禀报。"先生,有人想见您。""什么人?""是个本国的百姓,他说他代表十户居民来向您反映情况。""让他进来吧。"这位居民代表站在诸葛亮面前了。诸葛亮问:"你从哪儿来?"柏兴说:"我住在离这儿一百里的一个县城里,我叫柏兴。""你要反映什么情况?"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论语〉十二章》,再次强烈地感受到"先生是学生的贵人"。高而瘦、须发花白的寿镜吾先生,在小鲁迅请教"'怪哉'是怎么一回事"时脸上有怒色地说了"不知道",但他这样一个方正、质朴、博学的宿儒在学生这样的一问中对这个学生有了察觉有了思考,于是就有了后续的教导。四十五岁的鲁迅在回忆中写道:"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这里写的是"我"而非"我们",  相似文献   

17.
路仁宏  李红 《初中生》2007,(16):26-27
著名作家钱钟书先生非常幽默,常常妙语连珠.有一次,一位英国女士读了钱钟书的《围城》后慕名求见,钱钟书说:"假如吃了鸡蛋已觉得不错,何必还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又一次,在谢绝了一笔高额酬金后,钱老莞尔一笑:"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难道还迷信钱吗?"  相似文献   

18.
鲁迅散文很好地表达了他的素质教育思想,其内在基本线索就是: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教育对孩子天性、个性、创造性的扼抑,呼吁现代教育把孩子看作"将来的'人'的萌芽",努力把孩子培养成"完全的人".鲁迅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理论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李俊爽 《成才之路》2014,(35):99-99
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那么什么是习惯呢?习惯是长期形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生活方式或社会风尚。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身受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好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正处于小学生到中学生的过渡期,他们在学习的动机上仍然受喜欢某位任  相似文献   

20.
小时候,老师给我们讲英雄人物的故事,说他"心里始终装着别人,唯独没有他自己"。我很感动,决心长大了也要做这样的英雄。后来,喜欢上了作家三毛,读到她写的一句话:"假如把一切都献给了别人,那么你一生中就虐待了一个生灵——那就是你自己。"嗯,也对哦。那么,我到底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