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前,集团犯罪在我国仍然存在,在某些地方甚至潜生暗长,成蔓延之势,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构成极大威胁。其社会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1、人口膨胀和大量富余劳动力的无序流动为集团犯罪提供了充足的主体资源;2、腐败现象成为集团犯罪赖以存在发展的“生命线”;3、社会安全防范机制滞后使集团犯罪有了滋生发展的可乘之隙,防治这类犯罪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抓好以下几项工作:其一,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安全防范网络的建设;其二,整治腐败铲除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其三.加强基层群体自治组织建设,提高对集团犯罪的社会犯罪控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治集团犯罪,促进社会安定和大局稳定,为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存在与泛滥,困扰着人们社会生活,严重损害人们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计算机网络犯罪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盗窃;非法进入并破坏他人计算机系统;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特征:犯罪分子年龄偏小现象严重;犯罪手段的隐蔽性和高智能性;社会危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对策:加强科技性防范;加强执法队伍和执法机构的执法力度;加强立法。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犯罪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在描绘当前我国大学生犯罪的现状及其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分析大学生犯罪的社会原因、经济原因及主体的心理和行为原因等,进而指出预防大学生犯罪的一系列措施,以期对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大学生犯罪问题研究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浅析大学生犯罪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犯罪问题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大学生犯罪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大学生自身不成熟,家庭因素的影响和法制教育效果差等.预防当代大学生犯罪应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和管理,做好对子女的家庭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改进大学生法制教育,加强校园内的内部管理,同时还要强化政府职能部门责任.  相似文献   

5.
当今恐怖犯罪日益猖獗,不仅呈愈演愈烈之势,而且其特点和趋势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这一特点和趋势,从法律和政治经济两个方面给国际反恐怖活动提出了难题。为此,我国在依法制裁、预防恐怖犯罪方面,必须在遵守国际反恐约法、加强反恐国际合作的基础上,完善国内刑事法律,加强对恐怖犯罪的法律惩处,增设包括利用网络进行犯罪或以袭击网络为目标的新的恐怖犯罪罪名,并配置适当的法定刑;完善作为恐怖犯罪下游犯罪的洗钱罪立法的方方面面;在恐怖犯罪刑罚惩处方面,设置宽严相济的法定刑;进一步完善反恐程序上的配套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法制教育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形势下,大学生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预防和控制大学生犯罪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当今大学生犯罪有增长趋势,而且向多样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虽然导致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很多,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体系的深化改革,大学生心理咨询体系逐渐完善,大学生犯罪会得到遏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犯罪呈现犯罪率逐年上升、犯罪类型多样化等特点。大学生犯罪主要是后天原因造成的,其中常见的原因有人生观错误、价值观扭曲,道德良知泯灭,法律意识淡薄等。预防大学生犯罪,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校应通过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制宣传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人犯罪一般是指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其具有犯罪主体低龄化、犯罪性质恶劣化、涉案类型相对集中、犯罪目的模糊、犯罪手段成人化、犯罪方式集团化、犯罪技术智能化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做到: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强化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注重收集信息,及时矫治未成年人不良心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道德教育;在学校和社区中建立完善的教育辅导、治疗体系;有效打击、妥善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犯罪不仅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严重损害,而且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灾难.分析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原因,为加强预防大学生犯罪的活动提供认知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现状、原因与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的现状和原因 ,家庭、学校、社会都应积极行动起来 ,通过实施“家庭细胞”工程、“校园培育”工程、“社会防护林”工程等消除和防止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2.
浅析大学生违法犯罪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空前发展,产生了各种新的因素并给大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出现了不可忽视的违法犯罪现象。通过对其犯罪的现状、特点、原因及对策的分析,提出了对大学生违法犯罪研究的重要性及如何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现象日益严重、社会危害性不断加大,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必备的法律素养,已成为现代市民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立足社会的基本要件。从大学生的法律素养的现状,培育大学生的法律素养的意义等几方面入手,对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人格障碍与违法犯罪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有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中存在一定数量的人格障碍患者,其中来自农村家庭、单亲家庭、寄养家庭和贫困家庭的学生人格障碍阳性率较高;大学生人格障碍有不同的类型与特点,学校可通过心理辅导、危机干预以及不同治疗方法,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教育与行为矫正工作,以减少大学生因人格障碍而从事违法犯罪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人格障碍与违法犯罪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有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中存在一定数量的人格障碍患者,其中来自农村家庭、单亲家庭、寄养家庭和贫困家庭的学生人格障碍阳性率较高;大学生人格障碍有不同的类型与特点,学校可通过心理辅导、危机干预以及不同治疗方法,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教育与行为矫正工作.以减少大学生因人格障碍而从事违法犯罪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从大学生犯罪本身的特殊性出发,分析该犯罪现象的特征,挖掘大学生犯罪的动机及各种犯罪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学校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中的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必须从认识青少年心理特点着手,从本源上下功夫,净化青少年的心理环境,加大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的力度,充分发挥学校在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犯罪现象日益严重,给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如何减少犯罪,已经成为全社会待解决的问题,关注大学生犯罪,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对这一现象加以预防和控制,是家庭,学校以及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维护校园安全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有明显增长趋势 ,而且犯罪类型向多样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大学生法律素质低下、法制观念淡薄是大学生犯罪最直接的原因。预防大学生犯罪教育是关键。“法律基础”课是一门针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思想品德课。为有效预防大学生犯罪 ,高校应该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对“法律基础”课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校大学生违法犯罪有逐步上升的趋势。了解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基本类型及特点,分析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和心理因素,探讨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基本对策,对降低在校大学生的违法犯罪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