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高丽丽 《考试周刊》2012,(10):15-16
舞蹈是表演艺术,是人体内在的爱与外在的美神韵的再现,也是天人合一的协奏曲。《列子.汤问》曰:"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易·系辞上》载:"鼓之舞之以尽神。"贾拉路丁·鲁米诗云:"你跳舞时,整个宇宙也在跳舞。"追溯文明之源头,可以看出,舞蹈与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一种艺术样式,舞蹈构成于“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总体来看,颇具东方特色的中华民族舞蹈艺术的生成与发展恰恰是舞蹈艺术本身的时间与空间特征的相互关照、协调统一的结果。有鉴于此,本文在中华舞蹈艺术发展的空间范围内,依循艺术发展的时间线索探究它的时空关照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拂尘的功能及演变、历史上的拂舞着手,追溯了拂舞的滥觞及拂舞这种古代舞蹈的当代遗存的展现方式。拂舞是以拂尘为道具的舞蹈,拂尘的材质形态决定了拂舞的观赏性和实际舞蹈时的局限性。由于拂尘在各朝各代的形态的不同,我们在探讨以拂尘为道具的舞蹈时就不可以仅仅拘泥于有"拂"这个字诞生的那时起。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有其各自的发展演化过程,拂舞也不例外。笔者把拂舞的历史演变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拂舞的原始形态阶段,即帗、旄、节之舞;二是拂舞的成型形态,即绳拂、马尾拂之舞;三是拂舞的变异阶段,即坐尾的发展;四是拂舞的雅乐时期,即拂舞形态定型后编入雅乐的时期。  相似文献   

3.
王娟 《现代语文》2006,(11):80-81
中国戏曲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戏曲用它特有的形式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化,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由演员装扮人物;在一定场合当众作故事表演;通过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感染观众。①而戏曲在故事表演当中,通过歌舞动作表现人物的某种情绪,来体现戏曲“唱、念、做、打”的艺术特点。王国维在《戏曲考原》中说道:“戏曲,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此种说法,抓住了戏曲的基本特征。戏曲的舞蹈美贯穿在戏曲表演体系中被人们习称的“做”和“打”这两种功法之中。戏曲舞台上人物的一切行动都是舞蹈化了的,戏曲舞台上人物形象,可以说是舞蹈艺术的形象。戏曲舞蹈需要演员调动起自身肌体和精神的一切因素,实现美化和舞蹈化,而且服饰、道具等,也都参加了美化和舞蹈化的创造。戏曲演员手中拿的、头上戴的、腰上系的……都可以形成舞蹈化的身段组合,如羽扇舞、团扇舞、折扇舞、闭扇舞、双扇舞、方巾舞、马鞭舞、船桨舞、水旗舞等等,还有舞帽翅、舞鸾带、舞甩发、舞红绸等,任何一种生活用具一经纳入戏曲舞台而成为道具时,就会产生出精彩的舞姿,构成富有表现力的戏曲舞蹈。  相似文献   

4.
赵娟 《运城学院学报》2006,24(3):102-104
山西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包括鼓类舞、秧歌舞、狮子舞、龙舞、高跷、旱船、背棍、铁棍、抬阁等。反映社会生活蕴含深厚,戏剧性较强且戏、歌、舞杂糅,尤以二人台出名,是山西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一系列以山西民间舞元素为动作素材的优秀剧目,将黄河流域浓厚的文化特征、山西人民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民风民俗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5.
主要探讨了敦煌壁画中静的眼神是如何变为敦煌舞蹈中动的眼神,敦煌舞眼神是如何产生、确立,敦煌舞眼神的训练体系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眼神如何传达敦煌舞之"神",以及敦煌舞眼神有什么不同于其他舞蹈眼神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舞蹈是一门"美"的艺术,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也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它主要是通过人的肢体语言来抒发感情、塑造艺术形象。美的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教育,美育的作用不仅仅是在于欣赏和享受,更在于开阔眼界,充实心灵,提高觉悟。美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着不可取代的独立地位。有人说:"没有美育就没有素质教育。"时代要求每位舞蹈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位美育教师。因此,从美学的观点出发,认真研究一下舞蹈教师形象美的构成特色,可以说是一件很有价值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浚县正月古庙会是集神秘性、集体性、娱乐性、继承性为基本特征的典型庙会,是中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是原生态文化的缩影,已经作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在整个庙会中有着大量的舞蹈表演,其中,舞龙、舞狮、高跷、秧歌、背阁、大头舞等民间艺术舞蹈表演是其主要表演内容。本文利用浚县的民俗文化优势,对庙会舞蹈进行了调查研究,将浚县正月古庙会中的舞蹈形式挖掘出来,最后通过论文的呈现,将其记录并保护下去。  相似文献   

8.
舞蹈是一门表演艺术,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的手段,是反映生活、感悟生活的表现形式,也是一种美的教育,它通过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浸透人们心田,感染着人的思想、品质、情感。英国有位舞蹈家认为:"舞蹈是由感情产生的运动。"我国现代戏剧家认为:"舞蹈是单独用动作来传达情感的,它所表现的是高度的集中。"舞蹈从内而外地对人进行全面...  相似文献   

9.
儿童舞蹈是师范舞蹈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搞好儿童舞蹈教学的重要前提之一是要有好的儿童舞作品。近些年好多儿童舞蹈作品"成人化"倾向严重,为克服"成人化"倾向,笔者提出了几点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拂尘的功能及演变、历史上的拂舞着手,追溯了拂舞的滥觞及拂舞这种古代舞蹈的当代遗存的展现方式。拂舞是以拂尘为道具的舞蹈,拂尘的材质形态决定了拂舞的观赏性和实际舞蹈时的局限性。由于拂尘在各朝各代的形态的不同,我们在探讨以拂尘为道具的舞蹈时就不可以仅仅拘泥于有"拂"这个字诞生的那时起。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有其各自的发展演化过程,拂舞也不例外。笔者把拂舞的历史演变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拂舞的原始形态阶段,即帗、旄、节之舞;二是拂舞的成型形态,即绳拂、马尾拂之舞;三是拂舞的变异阶段,即坐尾的发展;四是拂舞的雅乐时期,即拂舞形态定型后编入雅乐的时期。  相似文献   

11.
"高跷扑蝶"是流传于长汀民间一项传统的民俗舞蹈。而今,无论在表演形式还是在艺术特征上都没有太大发展,并且受到的当代新兴文化的冲击。"高跷扑蝶"这个民俗舞蹈跟其他民俗文化一样,走向濒危。为了保护这一传统民俗舞蹈,文章将从长汀民俗舞蹈"高跷扑蝶"的历史由来、该民俗舞蹈的传承现状、发展的办法与措施的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我爱舞蹈     
从小我就特别爱跳舞。我觉得舞蹈是优美的,可以展现出女孩的柔美和男孩的阳刚。说起我最喜欢的舞蹈,非印度舞莫属。我之所以这么钟爱印度舞,是因为它跳起来特别欢快。另外,我认为印度舞有一点像我们新疆的维吾尔族舞蹈,优美而不失奔放。其实舞蹈也是一种语言,精通舞蹈的人就像多学了一门外语,掌握了一门技能。  相似文献   

13.
敦煌舞作为古代舞蹈与西域舞蹈的集大成者,将细腻的中原舞蹈和中亚、西亚舞蹈糅合在了一起,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敦煌舞。敦煌舞是丝绸之路发展过程中的一道靓丽景色,不仅凸显了我国古典舞蹈的博大精深,也体现了浓厚的宗教文化,体现了西域地区鲜明的文化特色。可见,敦煌舞是集多民族文化于一体而创作出来的舞蹈形式,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十个朝代的舞蹈文化发展,还可以感受到鲜明的印度舞、波斯舞等风格。这些融合为一体的优美舞姿,全部的集聚到了敦煌舞身上,进行广泛的容纳与吸收。本文通过对敦煌舞的本质内涵及价值影响进行深入的解析,对敦煌舞的艺术特色有更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4.
被喻为"世界客都"的梅州,在客家文化这个大背景下,在历史的进程中,衍生出了独具特色的梅州客家民俗舞蹈。以风俗道具为主要特色的两大类舞蹈——喜庆舞和宗教舞,体现了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表演风格,更折射出客家文化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5.
古人在《乐记》中曾经说过:"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由此可见,早在人类文明的启蒙时期,言、声、舞都是同出一源——"心"的产物,只不过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相似文献   

16.
傩舞是傩仪中的舞蹈部分,其表演时间一般为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期间。湘西苗族至今仍保留着数量较多的傩舞。傩祭仪式的主要目的是祈求人丁繁衍和祈祷农业丰收。傩舞是苗族祭祀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反映了苗族人民祈福和祝祷的愿望,同时也表现了苗族人民热情善良的品格。本文主要从湘西傩舞文化内涵、湘西傩舞发展现状以及湘西傩舞发展方向等三个方面,讲解湘西苗族傩舞文化的现状及发展。  相似文献   

17.
原始舞蹈粗犷、单纯、情感执着、群体意识等,正是原始民族舞蹈的普遍性特征。它充当着原始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原始舞蹈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劳动,正是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也为原始舞蹈艺术产生提供了物质前提;原始舞蹈产生主要源于人类求生存发展的劳动生活需要,并根据各种需要形成了如原始狩猎舞、图腾舞、生殖崇拜舞、原始战争舞、原始巫舞以及原始自娱舞等不同的舞蹈形式,模拟性是这些舞蹈形式最大的外部特征。  相似文献   

18.
纳西勒巴舞溶舞蹈、音乐和诗歌于一体,具有神圣性、审美性、整合性的文化特质和深厚的教育意蕴.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形态,勒巴舞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民族认同和民族文化传承、艺术教育、生态保护等方面.勒巴舞丰富的文化内涵对民族教育发展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民族教育须遵循民族文化的特质,以"人"的发展为旨归,秉持"个性"教育的理念,坚持与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的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19.
"伞头秧歌"是流传至今的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舞艺术,其表演分扭秧歌和唱秧歌两个方面,且扭时不唱,唱时不扭。扭秧歌有"过街"、"掏场子"、"小会子"三种主要舞蹈表演形式。"伞头秧歌"几种角色富于变化的舞蹈动作特征主要表现在:"伞头"的道具运用及步伐和肢体动作;"鼓子"的道具运用及击鼓的动作;"拉花"扇舞的"绕"和"甩",步伐的踢与吸,体态的扭倾含腆。  相似文献   

20.
足球舞作为幼儿园舞蹈的一种,开启了孩子梦幻的火花.幼儿足球舞的魅力在于展示出了祖国未来足球运动员的风采,这也是幼儿足球的神奇之处,能够让孩子在舞蹈的过程中心旷神怡,让足球在孩子的脚下发挥更大的作用.主要针对舞蹈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以足球舞为例对舞蹈活动的实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