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社会历史变迁导致了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建国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历程经历了6个阶段.这些阶段的变迁历程具有稳定性与变动性交织、物质性与功利性一体、开放性与"拿来"性共在、自主性与自我性并存和多元性与主流性统一5个方面的特征,也呈现出价值观变化的基本规律.同时,大学生主体在信仰与理想、具体内容、联系与发展等方面表现出时代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要在复杂多元的价值传播战中赢得大学生信任、坚定大学生信仰、引领大学生发展,就必须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效性。基于历史框架,教育大学生以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客观地认识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可以为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确立并坚定崇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要意义,其信仰引领价值,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实现大学生健康成长与社会发展进步的统一、个体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导向的统一、"理想的意图"向"理想的力量"的转化。在当代中国,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信仰引领价值,应当倡导以真理的光芒引领信仰,以人格的力量示范引领信仰,在对科学理论的体悟和践行中引领信仰。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轨迹及其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是社会变迁的晴雨表,对社会主导价值观有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先后经历了反思与觉醒期、多元分化与价值冲突期、理性与世俗化时期、多元整合与回归超越期。社会变迁特别是阶层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变化是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原动力,多维价值冲突以及社会主导价值整合是其变迁的次生动力和外在表现形式,外来文化的辐射和高校校园文化的浸润是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5.
按照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脉络,从痛苦反思、历史调整、重新整合、建构发展四个阶段,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进行了历时性的梳理;从价值观的构成即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评价三个方面,对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主要表现进行了共时性分析;从培养价值选择能力、价值认同品质和宽容精神三个维度论证了多元文化冲突时代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6.
底线伦理作为社会道德最低标准,依然面临着屡次被破坏的境遇。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公民,不仅要遵守、践行底线伦理,还应该在此基础上追求更高的理想与信仰。实现大学生从底线伦理到价值理想的教育过程,必须从以道德信念引领大学生对底线伦理的遵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理想的培育,以信仰教育引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守。  相似文献   

7.
由于"互联网+"时代发展特点及当今社会问题负面影响、经济模式的创新、多元文化的冲击及高校理想信仰教育的脱节,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情况及信心程度令人堪忧,片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盲目追求所谓西方民主模式、缺乏信仰,对马克思主义及社会发展持冷漠态度、质疑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及他们信仰的多样化与功利化。因此,党要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心及信仰、高校既要做好教书育人角色,又要正确引导大学生信仰、大学生也要正确对待西方文化及宗教信仰,建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  相似文献   

8.
丁玉霞 《考试周刊》2011,(62):190-191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物质财富迅速增长,社会上新观念和新现象层出不穷.这一方面为大学生在道德发展、价值追求和人生观等方面提供了多元的选择,另一方面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也给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带来了冲击.使其人生理想迷茫、信仰缺失、道德失范、责任感淡薄。从在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现象来看.国学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健康人格教育和道德修养提供了方向和宝贵的资源。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中一个重要课题,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人才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仰具有主流信仰与多元信仰并存、科学信仰与宗教信仰同在、个体信仰明确而共同信仰模糊、信仰价值取向功利化等特点.文章分析了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的主要因素,包括民族地区发展的差异性、意识形态的复杂性以及价值观念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青年大学生信仰问题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精神生活、人格培养、健康成长。在当前价值多元的社会背景下,青年大学生信仰问题更显重要。研究和探索大学生信仰生成规律,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工作。  相似文献   

11.
信仰,作为人类历史上普遍存在的精神现象、社会的价值导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与灵魂,是社会人的精神家园。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呈现多元化、功利化、物质化、非理性、不稳定性、政治信仰淡薄等特征。影响其信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发展、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外部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成长、成熟等内部原因。因此,应从多方面着手,形成社会合力,共同培育大学生的科学信仰。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国文化的核心部分,是科学的理论与信仰的统一,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支柱。互联网改变了传统舆论引导格局,对大学生信仰教育带来严峻挑战。网络环境下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大学生对多元价值和社会思潮的选择能力;增强了大学生抵御"西化"、"分化"的能力;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网络环境下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用马克思主义信仰引领网络舆论,争取网络话语权;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发挥网络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转型与变革引发大学生价值观念产生新的变化 :价值观核心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偏移 ;价值目标由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 ;价值信仰由一元主导向多元并存发展 ;价值取向由单一型向多样化发展 ;价值评价标准由内在精神型转向外在功利型。本文在分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变化趋势的基础上 ,提出构建大学生科学价值观教育体系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正处于深层变革期,多元文化不断交融、冲突与发展,使新时代中学生的信仰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加强和改进中学生的信仰教育,重建新时代青少年精神家园,必须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转变信仰教育理念,拓展信仰教育内容,改进信仰教育方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信仰教育实践,锻铸优良信仰品质,实现青少年理想信仰与现实生活、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为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信仰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不仅是人生观的重要问题,而且是意识形态建设和发展的枢纽问题。大学生是社会成员的重要构成,是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信仰与未来中国社会信仰结构的重组和变迁有很大关系。对信仰宗教的大学生.应积极寻找思想政治教育时镱.努力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60年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变迁探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价值观念来源于价值意识又高于价值意识,它是价值意识经验形态的理论化提升。价值观念的外部冲突与内部冲突是促使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变迁的两种基本模式。新中国60年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变迁经历了初始、探索、拓展三个阶段,这一变迁历史启示我们:推进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发展就必须使党的核心价值观念不断创新发展,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必须正确处理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与社会多元价值观念之间的共生关系;必须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17.
高校是大学生信仰养成的重要场所。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根本作为就在于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人的信仰主要地和直接地与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相关。环境因素影响的复杂性,要求在开展信仰教育过程中,重视对各种影响因素加以调控,使之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挥作用。大学生信仰教育既要遵从信仰的性质和特点,又要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不断改进教育方法,拓宽教育途径,实现信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的教育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院校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和哲学课引导大学生尽早确立科学的信仰,把个人人生信仰和社会理想信仰有机结合,把“献身科学与造福人类”作为最高的理想信仰;并引导大学生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认识和科学信仰的统一,进而确立共产主义理想信仰。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道德信仰的历史逻辑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困境,并不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真理性价值的丧失,也不是大学生主体性价值需求的不足,而是作为真知的社会理想信念与大学生个体价值认同的矛盾分裂。在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法权地位的基础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实现社会理想信念与大学生个体价值认同的统一。在由特殊向一般、个体向社会转化的过程中道德信仰起着价值中介、基础的作用,具体表现为道德信仰的社会历史功能和理论逻辑功能及其统一。而这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又具有普遍性,并具有示范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0.
《滁州学院学报》2020,(3):58-63
繁昌中分徐姓祀祖仪式音声中蕴含的"多元文化",体现了历史变迁进程中,徐姓族民对祖辈宗族文化制度的传承与发展。今日徐姓祀祖把祭奠革命先烈与祭祀祖先同等对待,对应于祭族礼仪体现的红色文化精神,音乐参与的内容、形式也均与之对应。祭奠新四军先烈,已成为中分徐姓族人民间信仰的统一整体观念,一祀融入两种文化内涵,使民间信仰的主旨,有了深广的拓展,凸显出中分民间文化信仰的鲜明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