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依据洛克原著《人类理智论》对其实体观进行分析,可知洛克虽然肯定了实体的存在,却否定了它的可知性。  相似文献   

2.
欧洲哲学进入近代,经院哲学的实体学说已经极大地阻碍科学的发展,笛卡尔把实体的存在看成建立知识的先决条件。但是,由于他的二元论观点,致使他陷入唯理主义独断论。洛克在经验论原则的基础上,对实体观念的产生、实体的名称、实体的存在进行了系统地反思,成为英国经验论从洛克到贝克莱到休漠的非实体化运动的转折点,并影响了康德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简要介绍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一书中关于心灵和物体 (即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 )的本质属性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主张 ,力图揭示洛克在心身关系问题上由于受经验论的影响一方面陷入二元论与交感论的矛盾之中 ,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动摇于一元论与二元论之间所带来的有利于西方心身学说向前发展的倾向 ,从而使人们能够合理地把握洛克的心身学说  相似文献   

4.
英语经验伦哲学发展到洛克以后,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体系日趋完善。然而由于经验论本身的内在矛盾,使得从洛克开始,在认识上由可知论逐渐转变为不可知论。导致洛克陷入不可知论的原因有三:洛克坚持了狭隘的经验论立场;割裂了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辩证关系;传统的唯名论思想的影响。对洛克在论述物质实体不可知思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合理成分应予辩证地扬弃。  相似文献   

5.
洛克从两个方面论述其思想,一是认为一切知识都导源于后天经验,即上部感觉经验和内部反省经验。二是认为对于事物的认识,我们只能认识其名义本质,不能认识其实在本质,因此他认定物质实体不可知。但同时却又肯定它的存在。贝克莱则通过对洛克物质实体的批判和对精神实体的肯定,提出“存在就是被感知”,认为对一切外在事物的认识都与主体的感知性有关。他否定了不可被感知的物质实体,却又肯定同样不能获得确实保证的形而上学精神实体的存在。休谟贯彻经验论原则,把认识论问题转向人自身,通过对形而上学实体的怀疑和对因果推理的诘难,走向了怀疑论。  相似文献   

6.
自人类开始思考身心问题以来,心灵是否实体便一直是哲学史上争论的焦点。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提出实体范畴及其两种属性,笛卡儿认为身心是并存的,洛克和休谟认为实体存在但不可知,贝克莱主张心灵是唯一实体,科学实在论者认为心灵是具有特殊功能的器官。当代心灵计算理论认为,心灵仅仅是大脑的生物化学活动,其中的细节远远超出了哲学探讨的范围。然而,心灵是否像物质那样也是实在的问题,依然是哲学家继续质疑和争论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洛克是英国经验主义的奠基者,他在《人类理解论》中详细地论述了感觉经验认识论要优于理性主义的基本思想。本文从洛克认识论的历史和理论背景、洛克认识论的主要内容、反思洛克认识论的局限性三个方面论述了洛克认识论的基本思想,为今后学术界研究洛克经验论思想提供一些简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洛克的语言哲学和文字理论,从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中展开了认识论的研究和阐释,提出并论述了实体本质、名义本质;简单观念、复杂观念之间的关系,进而研究了名称问题以及语言、文字的能、所意义与功能结构,为当代媒介问题与符号学的研究,提供了认识论的参照。  相似文献   

9.
英国经验论哲学的形而上学基础,是与其哲学的本体论息息相关的。培根提出了物体的分子学说和关于形式的理论,洛克则提出实体的学说,而柏克莱则提出反物质的学说。这三位哲学家在本体论上提出的不同思想,构成了英国经验论哲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梦幻的洛克王国里,龙星是一个平凡的小洛克,他贪玩、调皮、不爱学习,他和他的伙伴们在洛克王国学习魔法,训练宠物,过着开心快乐的日子。然而有一天,黑暗降临,神秘的黑暗法师施法笼罩了洛克王国,阳光明媚的洛克王国遇到了灭顶的灾难,传说只有圣龙骑士才能打败黑暗魔法师,拯救王国。  相似文献   

11.
洛克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绅士,在绅士教育的各种目标中,洛克最为看重德育教育。洛克所主张的德育主要包含坚强的性格、优良的品格、良好的礼仪三方面内容。洛克进行德育教育主要遵循及早教育、培养习惯、因材施教原则,其方法主要有榜样教育、奖惩结合、说理等。同样,由于时代所限,洛克的德育思想也有一定缺陷。  相似文献   

12.
洛克的政治哲学并不是传统所认为的那样在《政府论》中得以完整表述,而应当结合其《人类理解论》才能得以完整的理解。洛克以其独有的谨慎确保其政府学说的确定性,包括理论层面上的可能性与实践操作的可能性。在理论层面,洛克通过对那个时代自然法的三种理解即上帝、城邦道德及理性的三重颠覆,开辟了自然法向自然权利转变的道路,为政府起源奠定了其本身的政治哲学基础。在实践层面,洛克通过人类结成公民社会的心理分析及操作可能性分析,论证了政府何以可能持续运转。  相似文献   

13.
丘处机是金代全真教“北七真”之一。他的山水景物诗是他修道的心路历程的诗化表现。修道是宗教体验,作诗是审美活动,二者结合的契机主要在于丘处机的心性修炼走着一条感物体道的途径,具有古代传统思维天人合一、观物取象的特征,而这也正与古代诗歌“感兴”创作思维相一致。因此,他的山水景物诗中艺术蕴含较多,一般宗教诗的说教成分较少。  相似文献   

14.
约翰·洛克是欧洲哲学史上著名的哲学家,西方近代经验论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是极其丰富的,从而为他赢得在欧洲哲学史上盛誉的是他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思想。洛克在他的巨著《人类理解论》中系统地、深入地论述了他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思想。洛克认识论形成的社会背景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15世纪中到16世纪西欧哲学——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形成的历史追溯。第二,十七世纪的英国——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形成的肥沃土壤。洛克作为英国经验论的集大成者,其理论的形成是在英国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洛克的认识论认为知识的确定性是贯穿洛克认识论的主线。洛克认为,探求明白的、确定的知识,仅靠对理性或观念的考察是不能获得的,还要转向对语言的分析与批判。洛克对知识确定性的探讨,目的在于对人生确定性的探讨。因此,文中把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1)认识主题能力的分析;(2)观念知识的探究;(3)语言的理解分析。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对近代英国经验论发展的影响。(2)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对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和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发展的影响。(3)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康德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约翰·洛克是欧洲哲学史上著名的哲学家,西方近代经验论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是极其丰富的,从而为他赢得在欧洲哲学史上盛誉的是他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思想。洛克在他的巨著《人类理解论》中系统地、深入地论述了他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思想。洛克认识论形成的社会背景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15世纪中到16世纪西欧哲学——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形成的历史追溯。第二,十七世纪的英国——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形成的肥沃土壤。洛克作为英国经验论的集大成者,其理论的形成是在英国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洛克的认识论认为知识的确定性是贯穿洛克认识论的主线。洛克认为,探求明白的、确定的知识,仅靠对理性或观念的考察是不能获得的,还要转向对语言的分析与批判。洛克对知识确定性的探讨,目的在于对人生确定性的探讨。因此,文中把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1)认识主题能力的分析;(2)观念知识的探究;(3)语言的理解分析。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对近代英国经验论发展的影响。(2)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对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和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发展的影响。(3)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康德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及其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翰.洛克是英国哲学家,在哲学、教育以及政治领域都有重要影响。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教育漫话》一书中。本文在介绍洛克生平的基础上,交代了他的书信巨著《教育漫话》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进而分析了他的教育思想特点,以期对我国的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霍布斯与洛克是17世纪著名的政治哲学家,他们深入探讨了政府的起源、内容及运作,为政府理论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并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们认为政府不是根据神创造的,而是通过社会契约创造的,君权不是神授的,而是人民转让的,政府的目的是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霍布斯主张强势政府,君主的权力应当具有至高无上性,他是集权主义者。洛克则主张有限政府,政府的一切权力都应当受到限制,要求分权制衡,他是自由主义者。  相似文献   

18.
库萨的三一认识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巴门尼德提出了"思维与存在同一"的思想,恩培多克勒将其发展为有二元论倾向的"同类相知"理论。柏拉图区分理念和现象的同时也区分了灵魂和身体、思维和思维对象,这种彻底的二元区分与之前的感知理论依据的"思维与存在同一"相冲突。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说用"潜在的现实化"将被割裂的主客体联系起来。库萨在此基础上并结合基督教三位一体理论,把感官、理性、理智、上帝连接起来,构筑了一条从感性到上帝的寻觅真理之路,并且从理性主义过渡到神秘主义。因为上帝在人的认识能力之外,从理智到上帝的超越要依靠启示,理性最终要让位于信仰。  相似文献   

19.
洛克在其政治学名篇《政府论》里,将生命、财产、自由等作为人们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并以此为基石创立起他的宪政理论。他的宪政理论向人们明确展示了建立政府的目的是什么.政府与个人之间应是怎样的关系等等。洛克通过将自然权利作为国家权力的基础和权限,为现代国家的性质和国家的职能的确立提供了理念上的指导,有力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它所确立起来的权利政治观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