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图变——冯斌与他的研究生的中国画当代性研究》展的主题“图”,有3层含义:第一层是“图像”。在当代艺术中,图像主要指20世纪以来,以机械复制的纪实写真的影像如摄影、电视、电影及用电脑设计制作的卡通或动漫,在架上艺术中的利用和借鉴。对图像的利用,使艺术方法和审美趣味不同于传统绘画的新方向上向当代艺术转换;第二层含义是“图画”,是艺术本体意义上的“图”。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绘画命名作品的方式是其名称后都有个“图”字,如《庐山高图》、《清明上河图》。  相似文献   

2.
陶咏白 《世界文化》2008,(1):I0001-I0004
林江东女士与韩国的金京嬉女士一个从中国传统的水墨起步,一个从西方的油画开始,这两位东亚人,在东、西两个不同绘画的体系中学绘画,在两个不同的绘画“母语”中来完成自己的绘画理念和技能的修练。不可思议的是当这两位早先从无往来的女画家所呈现的系列作品共同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会发现她们有那么多的相似,不仅仅是她们在互不相识之时都走向了绘画的抽象,如果说,绘画形式观念上的类似,可以解释为世界艺术发展大潮中艺术走向抽象的一种趋势,但剥离艺术作品形式的表层,在她们作品的内核中,也是如此地相同。  相似文献   

3.
沙画是用细沙与石粉在地上或地板上堆洒成的绘画或图案,也是一种极其原始的绘画形式,主要流行于北美西南部的印第安人中,特别是纳瓦霍人。印第安人的沙画不是为了审美,而是为了求神或治病。北美印第安人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有三灾六难是由于冒犯神灵,或恶魔缠身的结果。唯一解救之方是设沙画并大喝赞歌以取悦于神灵,抑制邪恶,消灾免难。  相似文献   

4.
远古的画卷──中国绘画艺术的源头闫秀芝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它的所中可上溯到距今五千年以前。我国最古老的图画在内蒙磴口县境内格尔敖包沟南口东岸一块高1.28米,宽0.60米的黑色岩壁上。画面上有七只鸵鸟,中间夹有人面和马鹿。这是凿刻在岩石上的。根据鸵...  相似文献   

5.
马竞 《世界文化》2010,(4):29-31
<正>数百年来,围绕着意大利绘画艺术大师达·芬奇的巨作《蒙娜丽莎》的谜团一直不绝。然而一次前所未有的技术检测在有关大师技法、画中人物和油画原始状态等研究方面  相似文献   

6.
张咏 《中国文化》2014,(1):257-259
作为中国人物绘画体系之一大宗,罗汉题材之绘画有其绵长悠久之历史。作为曾被广大中国民众信仰之对象,罗汉造像与佛和菩萨一样,在佛教艺术中有着大量表现,而将罗汉摹写入图,则始於六朝,东晋戴逵尝画有《五百罗汉图》,是为吾国迄今所见最早之罗汉题材绘画。由唐宋至明清,  相似文献   

7.
啸声 《寻根》2008,(3):114-117
中国艺术作为世界上一种独立的美学体系和表现体系,具备数千年的优秀传统。从商周青铜到秦俑汉石,从南北朝石窟的佛教艺术到唐宋五代的山水绘画,特别是宋元以来文人画的兴起,到明清之际登峰造极……都使这一中国传统在历史演变中,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生命是一种不能承受的轻,那林莎绘画中透露出的人翔及对生命的执,却是另一种无法承受的重,林莎20世纪末叶的作品,是从易经、八卦、中医及传统哲学的交互论证中,寻找宇宙万物原始的生命信息,而这股信息,通过林莎细腻的笔触及其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呈现在艺术作品上,不啻不生命中那股沉重的最佳诠释。[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韩冰 《寻根》2008,(2):13-17
南阳汉画像石是我国艺术史上特定时代产生的一种雕画相济的艺术形式,以浮雕为主的方法在粗粝凝重的石材上创造出形、意、神和谐统一的艺术形象。在表现手法上,南阳汉画像石作品兼具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特征。在实际创作中是以生活中存在的实物作为原始模特儿的,通过丰富的想象创造出形象生动、充满活力、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艺术群像。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南阳汉画像石以各种类型的形象交叉配合使用,其中多以人物与神、兽等一起构成图画。  相似文献   

10.
气韵论在谢赫的"六治"中被表述为"气韵生动",是中国绘画的第一法则。"艺术即模仿"是流行于古希腊时代,甚至迄今为止仍是西方艺术的主导理论之一。中西绘画美学依托"气韵论"与"模仿说"等命题各自成立。在审美效果上,二者折射出中西绘画在主客体关系上迥然有别的美学观。  相似文献   

11.
表现派是20世纪初产生在德国的西方现代资产阶级美术流派,其艺术主张不仅表现在绘画如油画和版画方面,且在学,戏剧,音乐,建筑等方面都有反映。作为绘画领域的表现派,与同一时期产生在法国的野兽派在艺术主张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西藏地区就已经有了相当发达的文明,并且产生了绘画艺术,但大多为陶器几何图案及部分岩画,图案较为单一。佛教传人西藏后,作为宗教绘画艺术的主要形式——唐卡应运而生。唐卡是用彩缎装裱成的一种卷轴画,据五世达赖《大昭寺目录》一书记载:“法王(松赞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画了一幅白拉姆女神像,后来蔡巴万户长时期果竹西活佛在塑白拉姆女神塑像时,作为核心藏在神腹内。”  相似文献   

13.
达·芬奇认为:绘画艺术中的猫几近完美。即使是在一些名不见经传的画作中,只要画的是猫,也就可以称得上是一幅“杰作”了,这大概是以猫为题材的绘画作品相当普遍的原因。艺术史学家斯蒂芬·佐菲在最近出版的新书《绘画中的猫》一书中阐述得很明白,他认为猫是一位过分卖弄的配角演员。  相似文献   

14.
原始先民在彩陶上的装饰绘画距今已经有5000-7000年的岁月,是已知最古老、最简朴的绘画。夏代不可能有用于绘画的纸张,画在帛上的图画也没有实物可证。但是我们见到了比夏代较早一些的玉质“神人兽面”纹饰,属于新石器时期,距今有4000年之久。那精细的纹饰,刻画出头戴羽冠的神人兽面,散发着远古的神秘色彩,不难想象当时人的描绘能力。据截“铸鼎象物”(往传》)说明夏代已经能铸造青铜器。陶器上的绘画也较原始时期有了进步,龙纹、蛇纹、鱼纹、切料和人像,用线勾出形象,有的还涂有颜色。在河南二里头商代晚期的陶器上,画有一头…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第一个朝代是夏朝(约前ZI世纪约前16世纪),其后是商(约前16世纪一约前1066)、周(约前1066一前256)、春秋(前770一前476)。从大约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476年的250O余年的岁月中,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始氏族公社逐渐解体,进入了奴隶制社会,这个时期的绘画在史籍中有记载,但已经无法见到原作了,而现在我们却能见到绘画性极强的青铜器文化。青铜艺术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艺术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精美绝伦的青铜制品,不仅形制奇异美妙,而且在其表面有各种各样极为生动的纹饰。当然,造型与纹样都需要绘制。翻铸。虽…  相似文献   

16.
“李洪涛──中国海岸的凡·高”──这是德国著名艺术评论家、德国路德维希国际艺术论坛主任沃尔福冈·贝克教授今年三月精选收藏了李洪涛先生的作品后的赠言。贝克教授对画家及其作品还评论道:“以一个欧洲人的眼光看,这些绘画作品在当代国际艺术上是一种综合艺术的极佳典范。这种艺术的综合包括了对中国丰富的绘画艺术或文化的深刻理解,而另一方面它实际上又具备了欧美艺术的强烈表现方式。这种综合艺术的睿智被笼罩在艺术家强烈的激情与生动的欲望当中。”李洪涛先生受到德国权威艺术评论家如此之高的赞赏并非偶然。在此之前,美学造…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书法与绘画这对姊妹花,植根于华夏大地之沃土,双双得以茁壮成长,进而成为世界艺术百花园内的两朵奇葩。关于"书画同体"的说法,古已有之。若上溯至盛唐,张彦远早在其传世著作《历代名画记》中引述过:"颜光禄云,图载之意有三。一曰图理,卦象是也;二曰图识,字学是也;三曰图形,绘画是也。"并明确地指出:"书画异名而同体也。"后至元代,赵孟頫因在《枯木竹石图》上的题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与八  相似文献   

18.
独具一格的中国画闫秀芝我国的绘画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百多年前,西方的绘画作品与绘画技法通过传教士、留学生、对外贸易三种渠道大量进入我国,为区别中西绘画,人们将我国传统绘画称为"中国画"。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中国绘画百花园中,岭南画派是一朵风姿绰约的奇葩。上世纪初,在时代的感召下,以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为代表的一批广东画家,致力中国传统绘画的革新,倡导“折衷中外,融汇古今”,立足传统,积极向日本欧美绘画艺术学习,创作表现时代的新中国绘画。岭南画派绘画突破传统文人画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个人怡情;台性的局限,主张写实,注重写生,描绘现实生活,在发扬中国画笔精墨妙传统的同时,吸收外来技法,加强了作品的色彩表现力。经历百年的实践,岭南画派绘画生机蓬勃,代有传人,为发展现代中国绘画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80年代,一场绘画新精神运动席卷西方艺术界,一举摧毁现代主义的森严壁垒,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这场艺术运动被赋予不同的名称,如德国新表现主义、英国的新精神、美国的新意象……尽管其均被冠以“新”字,但“新绘画”很大程度并非专指绘画风格的创新,而是对古典主义甚至现代主义传统的重新挖掘。总之,新绘画艺术属于后现代主义范畴,具备后现代主义最基本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