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地方高校思政课大班教学普遍存在着学生差异大、学习兴趣难以激发、教学实效性难以提高的困境。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因材施教,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日渐成为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改革新的突破口。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积极影响是显著的,但是,在实践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混合式教学的优势能否真正发挥出来,关键在教师。要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推动互联网技术与思政课程深度融合,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克服大班授课的弊端,让思政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优质课程。  相似文献   

2.
刘小霞 《成才之路》2024,(10):29-32
高职院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与时代实际需求结合下的产物,能够提升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增强思政课针对性,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打破传统教学局限,有效提升育人效果,但其推广和应用面临普及不足、教师适应、教学方式方法待创新等挑战。高职院校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时,应积极宣传推广,加强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技能培训,优化思政课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性、社会和生活的积极面,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等积极品质。针对当前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不高、教师职业倦怠、学生学习兴趣低的现状,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贯穿思政课教学全过程,确立以学生成长需要为本,发掘美德善端,构建幸福课堂的理念;以分享爱的故事为载体,开展叙事式教学,激发学生积极体验、培养积极品格的方法。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两个路径改革,有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张娟  王辉 《成才之路》2022,(2):37-39
在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手段,积极创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丰富思政课教学方式,拓展思政课教学内容,使思政课教学更具时代感、亲和力和实效性.文章分析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与问题,对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元化语境,探讨高校思政课构建互动教学模式的意义,指出目前思政课互动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思政课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6.
近年为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高职院校纷纷开始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势,在思政课中大力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并已形成一定发展趋势。在思政课中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有助于弥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不足,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更好地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本文主要阐述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内涵和优势、教学原则、实践路径等,提出合理有效的方法全方位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有利于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为了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在开展高职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时,可以拓展学习内容,将"学习强国"的相关内容引进教学平台;也可以创新理论教学模式,实现"直播课堂+教学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还可以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设立"思政课的故事"专栏.  相似文献   

8.
目前高职思政课普遍存在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学生缺乏兴趣和积极性的现象。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等积极品质,一些思想和主张为高职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从教师角度应注重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增强心理受挫弹性,完善教师自身的人格品质和人生态度,建立积极社会支持系统,形成育人合力。从学生角度应改变传统灌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努力发掘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引领学生积极向上,优化环境支持系统,营造积极成长氛围。  相似文献   

9.
三亚学院紧扣思政课教学目标,以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为突破口,依托清华大学"学堂在线"MOOC平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基于幕课的混合式一体化教学改革工作。通过10多年办学经验的全面总结,历经4年的项目试点改革和多年的成果检验,探索出幕课混合式一体化教学模式积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创造性地开辟了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新渠道,全面提高思政课课程质量,强化自身办学特色方面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现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基于幕课的混合式一体化教学试点单位之一,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效应,效果突出,并在国内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与主张为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关注学生需要,以激发其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认同感;教师要以积极态度和积极情感激发大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学校优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环境,增强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积极人格。  相似文献   

11.
王瑞莹 《科教导刊》2024,(10):48-50
积极心理学作为20世纪末兴起的新兴学科,与传统心理学过多关注消极情绪不同,该学科致力于激发个体自身潜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能为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发展和学生的自我完善提供新思路。文章从发挥思政教师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构建积极的思政学习环境三方面总结了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参与式教学是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的、有效的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引入参与教学模式有利于破解大班教学的难题,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近年来,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在思政课教学中得到了较广泛的运用,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运用参与教学模式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师生双方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必须体现师生双方的教学双主体地位,必须把握课堂教学的方向和节奏,做到课堂教学收放有度.  相似文献   

13.
为了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出“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下的“三位一体”高校思政课融合式教学模式。“三位一体”思政课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设计和评价体系设计,在平台选择和资源建设的基础上,突出线上线下、课堂内外、理论实践的融通整合;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组织实施中,把教学内容分解为师生任务,强调将虚拟实践适当嵌入各教学环节,并充分实现虚拟实践和线下实践的灵活翻转。“三位一体”思政课融合式教学模式对提升大学生思政课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具有显著效果。推进思政课融合式教学,需重点关注思政课教师的素养和能力,并增强教学支持与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14.
思政课教学不能仅限于知识输出与输入,更需要学生积极心理和乐观情绪的参与。思政课教学效果更不能只看重书面分数反馈,学生心理活动及其变化轨迹的记录与考察也应成为必要的参考指标。借助物理境、心理场等心理学概念及其相关理论,审视和反思当前思政课教学,探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机制,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有助于教师解放思想、创新思政课教学理念、改进思政课教学策略,从而推动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了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对于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发展趋势。本文从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点出发,分析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的障碍,并提出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政课为应对新任务、新形势和新要求,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体验式教学在百年前便已被提出,国内外亦有实际应用的经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学基础以及大学生社会化的客观要求四个角度论证高校思政课体验式教学的实效性和必要性,得出厚实的理论支撑。教师能力提升、教学流程设计、具体教学方法三个部分组成的高校思政课体验式教学的实践路径,为高校教师实施体验式教学提供了实践指南。本文研究认为,想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学习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更多适合高校思政课程的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疫情期间,实践教学不能按照传统形式开展,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思政课教师要总结和概括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迎接挑战,探索线上和线下混合式实践教学模式,针对实践教学开展系统化设计,从而更好地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社会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教学环境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变得尤为必要.文章从基本梳理、四维思考、政策建议等三个角度对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进行了思考与探究,希冀能对高职院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为顺应信息时代的教学发展、丰富教育教学资源、提升教育质量,很多高校思政课教师使用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这种教学模式具有很多的优越性,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弊端。从蓝墨云班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出发,探讨蓝墨云班课对思政课教学的积极作用,并进一步思考如何解决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广大高职院校必须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将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与共青团工作有效对接作为切入点,发挥两者在实践活动组织与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可以实现优势互补、相辅相成,从而开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该文从分析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共青团组织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引领中的作用进行概述,进而探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共青团工作对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