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元素符号。表示数、常数的字母、符号称为元素符号。 1、表示数的字母“a”、“x”。法国数学家韦达于1591年在代数中建立了抽象的符号。他和另一名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先后都用拉丁字母a、b、c表示已知数、用x、y、z表示未知数。 2、表示常数圆周率的符号“π”。英国数学家琼斯于1706年首先用“π”表示圆周率;瑞士数学家欧拉于1736年也用  相似文献   

2.
“+-×÷”符号第一次在数学书中出现是1498年,是一位德国数学家在他所写的数学书中首先使用的。在横线加一竖,表示增加;在“+”上减去一竖表示减少。但作为加减运算符号正式被公认,是从1514年荷兰数学家伊克开始的。“×”是在“+”的基础上发展的,它也表示增加的意思,所以是倾斜的“+”号,它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在1631年提出的。由于“×”与“x”很相似,在数学运算内容易混淆,数学家赫锐奥提出也可以用“·”表示相乘。“÷”也是奥屈特提出的,他用“:”表示除或比。也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如“-”。后来,把这两个符号…  相似文献   

3.
问题:已知集合4,B,C,用符号“→→”、“←←”、“→←”表示下列条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相等的关系,也会遇到许多不相等的关系,表示不相等关系的式子就是不等式,如5〉-2,a+3〈a+5.3x+2≥5x-1,用“〉”,“〈”,“≥”,“≤”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其中“≥”的意义是“不小于”或者说是“大于或等于”.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数学是一门符号科学,事实的确如此。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威德曼(Widman)从表示箱子重量的符号中得到启示,把“+”“-”符号引入数学运算,“+”表示增加,“-”表示减少。“+”,“-”渐渐成为数学中加减运算符号,延用至今。十七世纪,英国数学家欧特莱,(Oughted)认为乘法是加法的特殊运算,他就把表示加法的“+”斜写成“×”,表示相乘。十七世纪的著名数学家、微积分创始人、德国的莱布尼兹(Leibniz)认为,棺乘符号“×”容易同表示  相似文献   

6.
儿童掌握抽象的符号,要经历动作——表象——符号这样的心理过程。在教学“>”、“<”时,我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利用动作化、形象化的教学,以适应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历程,使他们通过动作、形象来掌握抽象的数学符号——“>”、“<”。一、讲清意义,儿歌强化教师操作积木,形成左边的示意图,提问:“4和3比,谁大谁小?”学生能看出4大3小。4大、3小,我们就说4大于3,大于怎样表示呢?我们用一个符号“>”号表示(大于)。“4>3”读作“4大于3”。交换积木的位置。3和4比呢?3小于4,我们也用一个符号“<”(小于)表示。指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符号有什么不同的地万:一个大口对左边,一个大口对右边。  相似文献   

7.
数学运算中经常使用符号,如+、-、×、÷、=、>、<、∽、()、姨等,你知道它们都是谁首先使用,何时被人们所公认的吗?加、减号“+”、“-”,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了这两个符号,但正式为大家公认是从1514年荷兰数学家荷伊克开始。乘号“×”,英国数学家奥屈特于1631年提出用“×”表示相乘。另一乘号“·”是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除号“÷”,最初这个符号是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流行,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也有人用分数线表示比,后来有人把二者结合起来就变成了“÷”。瑞士的数学家拉哈的著作中正式把“÷”作为除…  相似文献   

8.
一、“ 、-、×、÷”的来历“ ”号是在水平面平行的一横上加上垂直的一竖,表示增加的意思。在符号“ ”上去掉一竖成“-”号,表示减少的意思。这个符号的最早使用人是15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号是18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来首创,将符号“ ”号倾斜过来,表示几个相同加数连续相加。“÷”号是18世纪瑞士数学家哈纳制定,他是根  相似文献   

9.
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人们进行表示、计算、推理、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并指出:“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此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的符号感.  相似文献   

10.
无数据计算题的特点是整道题元一个数据,全是文亨叙述.在题干部分提供有天元素化合物的信息.给出一些组成相关的物质(可写出化学式)或化学反应事实(可写出化学方程式),将解题所必要的数据隐含在这些化学符号中,同时题目中常给出“相等”、“相同”、“前后不变”等字眼.即用来表明各物质间量的关系,将解题所需的等量关系巧妙地给出,而待求的结果要求用具体数据来表示.  相似文献   

11.
“π”是希腊字母,由希腊文中“周长”(Perimetron)一词演变而来.最早用π代表圆周率的是瑞士数学家欧拉,他在1737年首先使用了这个符号;最早算出3(10/71)<π<3(1/7)的人是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而最早证明π是无理数的人是德国数学家兰伯特在1761年给出的.我国南北朝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429-500)利用割圆术,在全世界最早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圆周率,3.1415926<π<3.1415927,这项纪录保持了近一千年,直到1427年,才被中亚的阿尔·卡西打破.表示7π近似值的最佳分…  相似文献   

12.
儿童掌握抽象的符号,要经历动作———表象———符号这样的心理过程。在教学“<”“>时(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二单元),教师可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原理,采用动作化、系统化的儿歌教学,以适应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使他们通过动作、形象来掌握抽象的数学符号———“>”“<”。一、讲清意义,儿歌强化教学时,教师操作积木,形成下列示意图,提问:“2和1比,谁大谁小?”学生能看出2大1小。2大、1小,我们就说2大于1。大于怎样表示呢?我们用符号“>”(大于)表示,读作“2大于1”。变换积木的位置。1和2比呢?1小于2,我们也用一个符号…  相似文献   

13.
“+、-”这两个符号最早用于商业,分别表示“盈余’”和“不足”,那么“+、一”作为加减运算符号始于何时呢?根据历史记载,公元1498年在一位德国数学家所著的数学书中首先使用了“+”和“一”号.但当时并没有被人们公认为加减运算符号而加以应用.时隔十六年,直到1514年荷兰数学家荷伊克开始,才被公认为加减运算符号而沿用至今.真是好事多磨!到现在,“+、一”符号又有了新的用途,人们又给它赋予了新的意义.为了便于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需要,比如,本上5度,记为十5℃,零下5度,记为一5℃.而且把十SPq做正数,一5…  相似文献   

14.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一关系,应用较为广泛.如果应用恰当,可以既简单又巧妙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示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学生在现实的生活经验中已经潜藏着“符号意识”,这是发展学生“符号感”的重要基础。比如,路口有标志“一”,表示此路不通;某场地有标志“P”表示可以停车;某路边标志牌上画有轮椅,表示残疾人的行道;铁路、公路、航空都有它们各自的标志;还有地图上的各种标识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生活在一个被“符号化”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在语言符号系统性的理论研究中,所谓“组合关系”是指,在语言的同一层级上组合起来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如“名词+们”是一种组合;“数词+量词+名词”也是一种组合。就具体的“词”而言,又有它特定的“词”可以与之形成组合关系,比如,“同学”和“们”之间存在着组合关系,可以说成“同学们”。但是,“石头”和“们”之间就不存在这种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17.
英国著名数学家罗索说过:“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怀特海曾说:“只要细细分析,即可发现符号化给数学理论的表述和论证带来极大方便,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数学符号除了用来表示外,也有助于思维的发展。如果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符号的组合谱成了“体操进行曲”。那么,什么是符号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呢?用符号化的语言来描述数...  相似文献   

18.
1.“ ”“-”和“∑”:加号“ ”和减号“-”是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迈提出的。他认为,在横线上加一竖,表示增加的意思,从加号中拿掉一竖,表示减少的意思。此后,加号“ ”和减号“-”便在世界上广泛运用。到十八世纪,瑞士数学家欧拉将连加之和用“∑”记录,从此,这一符号也就问世了。 2“×”号和“·”号:乘号“×”是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最先使用的。他把加号横  相似文献   

19.
雷劈数     
一天,数学家卡普利加外出旅行,途中突然天空乌云密布,顷刻间狂风暴雨、雷电交加.马路边的一块里程碑正巧被电击中,石块被劈为二,上面的数据“3025”,也正好一分为二,一半是30,另一半是25.数学家的敏锐,使他很快发现了其中一个绝妙的数学关系。  相似文献   

20.
“+”、“-”,加法与减法运算符号。德国数学家威特曼(1460—?)在《简算与速算》一书中首先使用的。在横线上加一竖,表示增加;“+”减一竖就表示减少。后来经过法国数学家韦达(1540—1603)的宣传和倡导,在1630年终于获得了公认。“×”,乘法运算符号。这是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得(1574—1660)在1631年根据“乘”是另一种增加的方法,把“+”斜写成“×”。另一乘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