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性,就在于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因而,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发展商品经济不仅是不可逾越的,而并是相当紧迫的。没有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就无法实现生产的社会化和现代化。我们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才能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是我国经济走向新的成长阶段的源泉,但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  相似文献   

2.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谈到从社会主义初级阶的实际出发,应确立哪些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时指出:“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大发展,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方针,是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采取了一系列的决策。党的十三大又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实现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我国九年来改革的实践冲破了僵化的经济体制,使经济活跃起来了,社会主义经济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蓬勃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态势已为我们深化教育改革提出了客观的要求,指出了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通过对社会主义重新认识,得出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根本的特征就是社会生产力落后,还没有实现现代化,由此便决定了在生产关系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必须的生产社会化程度还很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还占很大比重;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很不发达。也正是由于生产力落后,也决定了我们还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才能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实现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  相似文献   

5.
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李化龙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经济的发达形态。“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党经受执政、改革开放和反...  相似文献   

6.
第十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导论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存在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经历一个很长的过渡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已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因此,初级阶段是我国在生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要经历的特定阶段。2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城乡差别是有其历史渊源的。有鉴于此,我国社会主义城乡差别也是有其特殊性的。正确地研究分析我国现阶段城乡差别的趋势和前景,自然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我国的经济建设,肩负着既要着重推进传统产业革命,又要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双重任务。”毫无疑问,伴随着“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现代化”的实现,必将是城市化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这些年来,对于中国为什么要经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从自身国情分析,基本达到了共识,即“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也就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不是脱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决定的”。(钱淦荣主编《邓小平理论概论》,63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也就是说,由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商品经济不发达,决定了我国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来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这是由“老国情”(…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经济理论界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研究,偏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基本的国情,探讨的只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一般”。本文认为: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所决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价值的生产。这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进一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尊重企业经济实体地位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一般”,在理论上由于超越了社会发展阶段而流于“空想”,在实践中弊多利微。至于满足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只能通过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通过让渡商品价值来间接实现。  相似文献   

10.
第十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导论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存在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过渡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已实现的国家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因此,初级阶段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要经历的特定阶段。2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当前,如何加快发展我国农村商品经济,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解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但由于长期来指导思想上受“左”倾错误影响,没有很好地以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来发展农村落后的生产力,没有用社会化的生产来克服农村自然经济的落后状况,而是片面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片面强调“以粮为纲”,以致农村生产力没能以应有的速度发展,我国农村还没有摆脱自给半自给的经济格局.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一系列关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我国农村已从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从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彻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必经之路,是我国当前一项伟大的历史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大力发展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论断是我国改革以来经济理论方面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基本经验的总结。在商品经济的发展面前,我们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但人们往往比较直观地看到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高教战线出现的某些消极现象,如:领导和教师把很大的精力放在创收、开发上,而忽视了教育质量的提高;不少学生中产生“厌学”情绪,弃学从商的问题日趋严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新的矛盾,精神文明建设也有某种“滑坡”的表现,等等。这些现象确实是存在的,但它们是不是商品经济的发展给高校带来的冲击波中具有本质意义的现象呢?我认为不是。恰恰相反,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它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冲击,就本质上说,不仅是积极的,而且具有革命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现在,我国社会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经得到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社会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社会生产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这一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整个社会产品的分配还必须按照“按劳付酬”的分配原则进行。本文试从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就教师劳动和教师劳动报酬等问题,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4.
五十大代初,我国采取了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到1956年,私营经济在中国大陆上已销声匿迹。以后连城市中个人经营的供应热水的“老虎灶”、农民的自留地与家庭副业,都当作私营经济的“尾巴”而被革除,从而形成单一的所有制结构,给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搞活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 1982年中共十二大指出“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总的说来还比较低,又很不平衡,在很长时期内需要多种经济形式的并存。”1987年中共十三大又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这个阶段的突出问题是生产力落后。正确认识我国当前所处的历史阶段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使我们懂得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社会化的多层次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业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这对于湖南农村来说,是一项极为艰巨的战略任务。要实现这个转变,必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湖南农村经济的现状、优势和发展趋势,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战略措施,逐步深化农村经济改革,促进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业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这对于湖南农村来说,是一项极为艰巨的战略任务。要实现这个转变,必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湖南农村经济的现状、优势和发展趋势,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战略措施,逐步深化农村经济改革,促进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根本上说,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是生产力还不发达,工业化程度以及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程度还不高,还没有最终摆脱贫穷落后和不发达的状态,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并存以及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并存这种二元经济结构还十分显著。所以,公有制经济不能囊括社会经济的一切领域,还需要其他非社会主义经济成份作为必要的补充,而且,公有制经济本身的成熟和发展以及向高级形态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要使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就不能避免市场竞争。关于社会主义竞争问题,《决定》也作了明确规定。现在仅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是社会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品经济是迄今为止促进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有效  相似文献   

20.
一、农村是教育工作的“主战场”佛山的各类教育事业,近年来都有较大发展。但就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来说,教育仍然落后于经济。而且农村教育相对弱薄,落后于农村经济的情况尤为突出。在教育落后的情况下,发展教育是发展经济的必要前提。把农村作为教育工作的“主战场”是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共同需要。 1、振兴农村经济是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佛山市农村经济进入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阶段,现正朝着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