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航标  饶雨婷  郭锐 《科教文汇》2013,(3):96-96,104
本文以现代索纳塔燃油压力、喷油量和脉宽的三维脉谱图的研究作为课题。搭建试验测试系统台,对喷油量与压力、喷油量与脉宽的试验,以燃油压力调节器为主要实验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喷油量与压力对脉宽的影响,并绘制有关曲线图。研究表明:发动机在不同的喷油量、不同的燃油压力的条件下其产生的喷池脉宽也不同,但之间却存在一定的关系,并且可以用一张三维脉谱图表达,最终将其输入ECU中。  相似文献   

2.
对电控喷油器的喷油控制原理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燃油喷射量的大小与单片机提供给喷油器喷油高电平脉宽的长短成线性关系,提出:通过主控制定时器和辅控制定时器实现对喷油高电平脉宽、线圈驱动脉冲信号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实现对喷油量的控制,控制程序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编写,采用模块化、对象化的设计思想,方便对程序的调试、检查和修改,也利于对硬件系统的灵活控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三维、非定常、可压N—S方程和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对地铁列车以不同速度通过不同截面形状、不同长度隧道引起的气动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铁列车相同速度通过三种不同截面形状隧道时,圆形截面隧道压力变化幅值最小,马蹄形截面隧道次之,矩形截面隧道最大;列车车体表面压力变化幅值近似与列车运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在此次选择的地铁列车和隧道计算中,最不利隧道长度在2km左右,其最不利隧道长度会因列车运行速度、列车头部外形、隧道截面形状和面积大小等目素不同而有所变化。其结果可为车体气密性和通风设备进排风口位置的设计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维等 《内江科技》2014,(4):138+156-138,156
<正>借助Fluent软件分析旋风分离器内部流场的运动状况,采用k-epsilon对切向入口的旋风分离器内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数值结果表明,分离器内部的流动空间可分为内、外2个流动区域,在不同的流动区域中,气体压力、速度场的分布有较大的差异。而且压力分布与速度分布不是轴对称分布。数值模拟结果对其设计优化研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进气压力传感器应用在D型EFI汽油喷射系统中,是D型汽油喷射系统中的重要检测元件,其测量精度对与发动机喷油量及点火时机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国内此类产品的测量精度大多在5~10%,已不能满足一些高性能汽车的需求.本文基于各类气体压力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及工作状况,深入分析影响传感器测量精度的各种因素,并得出:解决好温度补偿问题对提高进气压力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燃油进入和喷出的间歇性工作过程会导致高压油管内压力的变化,保持高压油管内压力的稳定对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高压油管的压力控制展开讨论,将高压燃油系统分成左侧高压油泵、中间高压油管、右侧喷油嘴三部分,以气体质量守恒为基础,结合气体体积公式、几何知识等,借助软件MATLAB对燃油进入和喷出高压油管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确定出在不同条件下控制高压油管内压力尽量保持稳定的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7.
郝春林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1):101-101,161
检测汽车燃油系统的故障,汽油的供油压力是一个必检项目。通常可以用燃油压力表来测定油压,这种方法需要断开油管和连接压力表,操作不便。根据直流电机的负荷和流过电机的电流成正比的原理,燃油压力,可以用燃油泵的工作电流来测定。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快速识别分析藻类的荧光检测的方法——三维荧光光谱法,以典型的无毒和鱼毒性藻类为研究对象,实验验证了三维荧光光谱法识别分析鱼毒性藻类的可行性。采用日立F-4600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典型藻类进行谱图测量,研究结果表明:无毒性藻类和鱼毒性藻类的三维谱图形状有较大差异,三维荧光光谱法识别分析鱼毒性藻类是可行的。该技术可以在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复杂预处理的条件下进行测试,这对实现海洋藻类实时、在线、现场测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飞机燃油系统管路的密封形式通常分为硬性连接和柔性连接两大类,连接形式的不同导致管路的维护方式也不相同。燃油系统管路属于低压管路,通常供、输油压力不大于2巴,主要为状态监控和视情维护方式,其失效主要发生在接头处,但管路本身也会发生泄漏等故障,有时需对某段管路进行气密试验以便确定泄漏点。  相似文献   

10.
陈智鸣  李炎 《大众科技》2012,(10):47-49
为研究伺服驱动滤棒成型设备参数对滤棒质量的影响及控制,运用正交试验,对开松辊压力、稳定辊压力及开松速比等参数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丝束规格及其他加工条件一定的基础上,伺服驱动滤棒成型设备的稳定辊压力及开松辊压力对滤棒质量的影响较显著,其影响关系和较适宜的参数控制范围为:(1)稳定辊压力对滤棒重量、吸阻和吸阻变异系数及硬度有显著性影响,其压力控制在0.06MPa~0.07MPa较为适宜;(2)开松辊压力对滤棒硬度变异系数的影响显著,其压力控制在0.20MPa~0.22MPa较为适宜;(3)在试验范围内,开松速比对滤棒质量的影响较小,使用3.0Y/35000规格的醋纤丝束在伺服驱动滤棒成型设备上生产时,其开松速比控制在1.30~1.45范围内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燃料电池     
王筱武 《科技通报》1999,15(3):242-243
论述了燃料电池的原因,详细分析了燃料电池的特点和类型,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13.
环保型汽车燃料———二甲醚二甲醚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常温下加压后会转变为液体,能象液化气一样运输。日本NKK公司成功地开发出了能用劣质煤为原料生产二甲醚的设备,并且和住友金属工业公司于1998年完成了使用二甲醚作为汽车燃料的试验,用它作汽车燃料的优点是不会排放黑色气体污染环境,产生的氮氧化合物比柴油少20%。我国西安交通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煤化工研究所经过5年协同攻关,于2000年研制出了“超低排放二甲醚汽车”。通过在TY1100单缸柴油机及装备有大连柴油机厂生产的498A柴油机的面包车上燃用二甲…  相似文献   

14.
燃烧原理灭火方法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 ment of electrochemical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 devices, includ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batteries, supercapacitors, fuel cells and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DSSC), are of significance for easing the energy crisis and raising living standards.  相似文献   

16.
17.
提升油品质量、降低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对改善我国空气质量至关重要。通过隧道试验测试了道路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水平,从我国8大城市加油站收集的汽柴油样品实测了其硫含量和烃类组成等指标,用先进的烟雾箱系统模拟了汽油车和柴油车尾气直接排放和二次反应生成的颗粒物,并探讨了机动车尾气对细颗粒物(PM2.5)的综合贡献与油品之间的关系。在分析我国油品升级所需的脱硫、重整、加氢等技术需求的基础上,初步估算了我国汽柴油全面升级的直接投资需求。文章也揭示了突破柴油发动机和柴油深加工技术对我国机动车减排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On 11 June, 2006, a bright red sightseeing van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at the Xinghai Square in Dalian, a coastal city of northeast China's Liaoning Province. This is no ordinary tour coach, as it is jointly driven by fuel cells (FC) and storage batteries. Acting as its "heart," the FC system could generate electricity not only for driving the mini-coach, but also for re-charging the storage battery system when excess power is yielded.  相似文献   

19.
<正>The nuclear fuel cycle(NFC)is the"main artery"of the nuclear power system.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uclear power industry,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an independent,complete and advanced research and industrial system appropriate for national circumstances.A consultative team of the CAS Academic Divis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