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踢、打、摔、拿”是长拳套路演练中攻防技术的主要技击特点,武术长拳套路中的一拳一腿、一翻一跌及各种擒扑手法,无不是由“踢、打、摔、拿”组成的。因此踢、打、摔、拿是武术运动(包括长拳)的核心。今就长拳中的“踢、打、摔、拿”谈谈个人的浅析,供大家参考。“踢”:长拳特别注重“腿技”,历史上很早就有  相似文献   

2.
点穴法是武术中的技击精华,是以点、打、踢、拿等技法而制人经络穴道,阻其气血,使人失去抵抗能力的技击绝招。故历来被人视为秘技,从不轻易传人。点穴应注重穴道。首先要把人身的筋骨形态、经络穴位弄清楚,才能学好点穴法。人身有14经络,360余处穴位。其中可点者有36处致命穴,72处不致命穴。其中又分死穴、晕穴、哑穴、麻穴等(见图一)。拿穴应以六道为辅,以拇、中、食三指为主。  相似文献   

3.
陈步瑞 《武当》2012,(7):45
传统武术技击练习,应在具备一定武术基础后,遵循以下要点逐渐进行,不要急于求成。一、格斗式:格斗式也称戒备式,是格斗时的预备姿势。掌握正确的格斗式是进入武术技击殿堂的第一步。格斗式应立足于防护功能,又要方便于步法运用,能够轻松地前后左右移动,便捷地进攻。总之要具备进可攻、退能守的特点。二、基本技术学习:武术技击技术由踢、打、摔、拿、击、刺、劈等攻防技术组成,运用手、腿、头、肩、背、腰、髋、臀等部位实施,徒手技击技术主要有拳法、肘法、腿法、膝法、摔法、拿法配合步法运用。技击动作运动路线分直线型与弧线型。拳法以打为主,腿法踢为主,肘法有顶、横、挑、砸,膝法有冲、刺等。摔法是破坏对手重心,使对手失去平衡倒地。拿法主要是制住对手的关  相似文献   

4.
高腿搏击技术,是以踹、旋、鞭、摆、撩等腿法,专攻对方头部的技击方法。其腿舒展、快猛、威力强大,易于踢中,中之则伤,伤之则重,因而很受实战者的注重。现将其法介绍如下:一、高侧踹腿踹击面部  相似文献   

5.
郑剑锋  张秋 《中华武术》2003,(11):52-55
通背实战摔击法摘于通背一百零八击技实战法及奇形绝命腿法和通背摔法。以手法、身法、步法、腿法相合为击技实战所用。 此实战摔击法汇通背击、摔、拿、腿法之精、之绝,各法贯通,相辅相成,腿击手掩、手攻步辅,上下合一,内外合一,拳到步到,远踢、近打、贴身摔得心应手,特别是其中的腿法以暗腿、绝腿、进步为主,以  相似文献   

6.
秦进 《精武》2006,(5):19-19
自然门腿法分为外八式(弹、蹬、勾、跨、铲、摆、扫、刷)和内藏八式。后者历来为秘不外传之技,其特点是打法奇特,出腿怪异,招内有招,腿中藏腿。很多门人只知有外八式,未闻有内藏八式。笔者现将内藏八法整理公布出来。第一式踢击(回环踢)单练:1.双手握板捶,成本门中桩技击式(图1)。2.身体前移,左脚进步,右脚跟进,屈两膝,同时左拳向左击,拳心向下,高与眼平(图2)。3.收  相似文献   

7.
一、散手运动释意和发展散手运动是两人运用各自肢体的特殊功能和技击技巧,在特定的规则的制约下进行攻防实战的一项传统徒手对抗性体育运动,是武术这项宝贵遗产的重要运动形式之一。散手近可用手,远可用足,贴身可摔,人体各部位都可以成为攻击对方的武器。概括起来为七拳:头、手、肘、肩、足、膝、胯。技击方法分踢、打、摔、靠、撞、跌等。踢就是腿击法;打就是进攻和防守的手法;靠、撞就是以自身的体重,巧妙地贴身撞击对方,使其失去平衡的击法;摔就是二人相抱使对方例地的技巧;跌就是利用合理倒地而进攻对方的能力。散手的技艺高低,是身体素质、技击招法、战略战术、心理意识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结合反应,是以实战能力来此较,以实战对抗效果来评价的。  相似文献   

8.
在截拳道中,凡用腿法做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连续攻击,即为组合踢技。这种技巧可以用一只腿去踢击,也可用左右两腿交替进行踢击,属于截拳道攻击五法之配合攻击法。下面,谨为众同道介绍几组在实战中常用的低高位组合踢技的战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以左前踢为先导的组合技术 拳谚有“无上不起下,起腿半边空”之说。起腿一定要重视防住对方的反击,特别需注意保护头部。前踢是距对手最近的脚法,一般有三个主要作用:①可作为阻击对手前进的第一动;②作为假动作,引诱对手注意前踢后,再接其他动作进攻;③故意让对手防住,把对手置于你的攻击范围内。前踢,作为实打,低可击对手胫骨(中国称为七寸腿),中可撩裆、击腹,上可踢对手下颏或心窝。  相似文献   

10.
第一节 侧踢 虽然手被认为是技击中最重要的,但在格斗中,脚也是具有威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和一个优秀拳击手对垒,你若始终或经常运用两脚,那将会占优势。一个不懂得防御脚的攻击手,其腿以下的部位就都容易遭受攻击。 在技击中使用脚,就能避开对手的拳头,因为腿比手臂长。此外,若对踢击的时机掌握得好,那要比击拳更为有力量。  相似文献   

11.
马杰 《武当》2012,(9):43-45
脚打歌诀:脚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凭后脚蹬;蓄意须防被敌觉,进步必用卷地风。脚在下节为梢节,但在全身仍为根节。脚有左右两脚,技击中常与手法结合,脚既是支持全身的支撑点,又是进攻敌人的有力武器。在技击运用中的地位远远超过对手,所谓"脚打七分","全凭脚胜人"。它的用法多,变化快,是七星八打的主打之一,故拳谱曰:"脚打七分手打三"。脚打要踢要踩,  相似文献   

12.
<正>一、武术运动的技击属性与攻防情境属性《辞海》对武术的定义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由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运动规律组成,是锻炼身体和自卫的一种手段。这一定义不仅将"踢、打、摔、拿"作为武术运动最核心的动作内容,而且强调这些动作是以"自卫"为前提存在的。自卫即自我防卫,以他人的进攻为前提,所以该定义其实强调了武术运动具有的情境属性,即"攻防"。因此,武术运动的本质属性是技击,而技击属性必须在一定的攻防情境下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3.
孙国玺 《精武》2006,(10):50-50
为习练武术和探求技击,我敢说也下过不少苦功,如踢木桩、打沙袋、练举重、玩哑铃、拉滑车、扔沙袋、拧千斤棒、握拳倒立、负重长跑等。从柔韧性、稳定性、灵活性、弹跳性及力量、速度、硬度、反应上狠下功夫,但木桩换了再三,打、扔、背、绑的沙袋换了一茬又一茬(我现负重57斤铁砂袋,两腿各绑八斤沙袋,每天早晨10公里长跑),十几年来,虽觉臂、腿力量大增,步法、身法也觉得轻灵多了,但总觉腰裆劲、拳腿的力量、速度欠佳。近年来,为提高拳腿速度和力量,苦思冥想,改进了踢木桩,打沙袋的练法,感觉受益匪浅,今介绍给武林同道及武术、散手爱好者。  相似文献   

14.
纵观搏坛,无论何种流派对腿法都倍加重视。跆拳道被誉为“踢的艺术”,泰国拳的重腿,李小龙的踢技,中国武术亦有“手是两扇门,全凭腿赢人之说”。 腿法在实战中成功运用,包含了心理、技术、战术、时机、距离等众多综合素质。我谨结合多年练功、教学之心得,就腿法应用的原则、时机浅谈自己的观点,供同道参考、指正。 低腿 实战中常用的低腿有蹬、踹、边、弹踢、踩腿、扫腿、勾踢等。低腿的特点是收放自如,重心稳固,变化多端,速度快,杀伤力强,一般在实战的开局时应用,主要攻击对方下盘。 低腿在实战应用时应抓住以下时机: 当对方步法移动时。  相似文献   

15.
胡家戳脚拳     
单汝柏  马世良  孙劲 《精武》2010,(12):38-39
戳脚拳是中华武术百花园中不可缺少的一枝奇葩,因为各门各拳种在技击对抗中,都强调“拳是两扇门,专凭脚打人”,或是“拳打三分,脚打七”、“拳是两扇门,无腿不打人”,从这些名句中不难看出,在武术技击中缺少腿功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16.
后撩腿,又称蹶子腿,鸳鸯腿,是北派武术独特的腿技,在实战对搏中无论远距离、近距离均可出腿踢击对手,同时踢击点上至腹腰、胸背、头面,下至小腿胫骨、膝关节、裆部等,部位非常丰富。后撩腿发腿多以转身背向出招,具有隐蔽性,易造成对手麻痹大意、上当受骗。根据实战情况后撩腿分有直膝后撩腿和屈膝后撩腿两种,其着力点有脚后跟与脚前掌之别。此外,发腿者上体多宜与地面成150°踢后撩腿,以求自身稳定性、出腿力道、速度等的最佳发挥。后撩腿对战时讲究眼要明、胆要壮、气要顺、力要足、招要快、身要活、步要稳、手要合等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武兵 《精武》2006,(2):41-43
撩腿,又称蹶子腿、后撩腿、鸳鸯腿,是北派武术独特的腿技,在实战对搏中无论远距离、近距离均可出腿踢击对手,同时踢击点上至腹腰、胸背、头面,下至上腿胫骨、膝关节、裆部等,部位非常丰富。后撩腿发腿多以转身背向出招,具有隐蔽性,易造成对手麻痹大意、上当受骗。根据实战情况,后撩腿分为直膝后撩腿和屈膝后撩腿两种,其着力点有脚后跟与脚前掌之别。此外,发腿者上体多宜与地面成150度踢后撩腿,以求自身稳定性,出腿力道、速度等因素的最佳发挥。后撩腿对战时讲究眼要明、胆要壮、气要顺、力要足、招要快、身要活、步要稳、手要合等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散打腿击法,是吸取传统武术腿功、跆拳道踢术、泰拳绝命腿精华,并根据现代擂台比赛而精心设计的一套完整的腿技,它在擂台上起到先锋作用,找准机会可以把对手一举击溃。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在擂台上常见的腿法。  相似文献   

19.
武术最本质的特征是技击;而技击亦是古代战争的基本手段。古代兵家的理论和思想对中华武术技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中《孙子兵法》是最重要、影响最大的一部。从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水浒传》中《武松醉打蒋门神》这一事件可以看出来,中华武术的技击思想与《孙子兵法》是分不开的,是深受其影响的。可以说《孙子兵法》是运用好武术技击的最佳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刘世君 《武当》2001,(6):37-38
腿技是传统技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攻击距离远,范围广,力量大,而且灵活善变,隐蔽性强。腿技实施的成功与否在于基本腿法是否娴熟。在技击实践中,有效地击中敌人,除了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外,还要掌握最佳的攻击时机、角度及距离等因素,并与其它技法有机地配合,乘隙出击,才能重创对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