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课题,传统“意见领袖”的主体权威受到挑战,教育者信息“把关人”的作用被弱化,“议程设置功能”出现转变,“沉默的螺旋”作用在增强,在“微时代”的背景下应重视和善用微媒体,营造高校思政教育‘‘微环境”,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微权威”,丰富高校思政教育“微内容”,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微力量”。  相似文献   

2.
高校是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方面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微时代"环境为高校思政课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它适应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征和发展方向,有利于拓展和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新模式,有利于引导学生政治思想观念良性发展。同时,"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载体和教学方式又面临着新挑战,要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有效性,需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重主体作用,运用好微媒介和课堂两个载体,协调好课堂教学和学校管理两个环节。  相似文献   

3.
当前,微媒体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高校应准确把握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群体的微变化,精准掌握微时代的运行规律。本文在具体分析微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研究必要性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融入“微生活”、增强“微力量”、创新“微内容”、培育“微文化”、打造“微数据”的思政教育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微时代的到来,既给高校思政课教学载体、教学场域、教学方式的革新提供机遇,又给思政课教学的时效性、系统性、秩序性等带来挑战。只有因时而进地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引领微时代。党中央相关政策出台落实、思政课青年教师迅猛发展、微平台低门槛与超便捷性,为微时代高校思政课创新提供了现实可能。推动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必须发挥思政课教师这个“关键少数”的作用,强化微意识,培训微队伍,嵌入微应用,丰富微内容,关注微话语,有效打造微课堂。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微”转向及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时代”给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带来改变的同时,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和挑战,造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弱化。为了加强和改进“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微”转向:理念上从说教灌输转为平等影响,工具上要创建微平台、使用微工具,表达上要使用微语言、学会微表达,以适应“微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引导。  相似文献   

6.
"微思政"是大思政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崭新的载体和广阔的平台。微信作为新媒体应用的主要代表,以其强大的功能和优势渗入到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通过微信打造"微思政"教育平台,研究适应该载体的开发模式并进行探索,对于实现高校辅导员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联动、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即时化与立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温杰 《文教资料》2020,(1):132-133
移动互联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断创新和发展,"微思政"模式是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必然选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依托"微思政"的优势,建立一支能够主动发声、善于发声的"微思政"队伍,丰富和完善思政微作品,建设一个充满情感符合学生语态的思政交流微平台,打造"微思政",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微时代”的来临使“微教育”成为辅导员工作创新的必然选择。关注微情微意微需求、擅用微言微语微交流、立足微媒微介微载体,才能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亲和力和实效性,才能做好“微时代”的辅导员工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紧密围绕“微时代”这一特定社会背景,探寻如何抓住“微时代”这一契机,在大学生群体中创造性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使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政教育更具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随着思政教育思路的拓展和理念的转变“,微思政”成为构建“大思政”格局的重要一环。从传播学角度出发,积极探索如何借助网络信息“碎片化”传播特征扩大思政教育成果、如何增强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寻找高职院校“微思政”实施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1.
“微时代”是新时代下新的网络空间,包括信息传播、个体交往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多层内容。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中之重,在“微”时代下“教”和“育”更要齐头并进,使这种教育新模式发挥最大功效。本文首先从互联网、微信等“微”模式的普及与影响方面展开探讨;进一步分析“微时代”下家校共育方式的转变以及如何利用“微”平台为学生...  相似文献   

12.
“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时代"的到来对传统思政教育的内容与渠道都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必须重视"微时代"发展的新趋势。通过变革观念,改进工作方法,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内容",打造校园"微文化",有效地应对"微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随着"微时代"的快速发展,微媒介已经深入到了文化、政治、科学教育、社会经济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种崭新的网络环境。"微时代"的兴起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了挑战,又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本文首先分析了"微时代"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其次,深入探讨了"微时代"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得出结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意识到微媒介的重要性和特点,将微媒介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努力帮助青年大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微博等微媒体作为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媒体,已在青年中造成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如何面对强大的自媒体微时代,加强对微媒体的正确认识,完善工作机制,构建工作平台,创新工作思维,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思政工作,进一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当今思想工作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薛杨 《亚太教育》2019,(9):68-68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迎来了一个由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视频等共同构建的“微时代”。微时代高度的概括性、传播性和先进性,代表着时代的发展方向,也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推进延伸了新的发展路径。本文主要围绕“微时代”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政课有效性的价值含义、存在的问题及实施路径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6.
以微博、微信为主要推动力的“微时代”已经来临,影响着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青年大学生作为使用“微媒体”的主力军,在思想行为上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准确把握“微时代”发展趋势及给大学生群体带来的影响和变化,积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应对之策,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当前社会也带入到微时代,社会民众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思维意识和行为意识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微时代的社会环境下,对高校的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针对网络舆情下大学生"微思政"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分析网络舆情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微思政"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适用性以及网络舆情下大学生"微思政"的有效措施,以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微时代背景下,碎片式、移动式的虚拟生活正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行为方式,多元文化正冲击着校园的文化生态,学生获取信息的形式日益复杂且多样,这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方式及内容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基于此,高校应深入分析微时代对思政教育工作所带来的影响,明确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理念要求,进而从师资建设、内容整合、方法改进等维度出发,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实效性、有效性,促进并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政教师媒介素养主要体现在对微媒体平台信息的解读能力、应用能力、辨别能力等方面,因为思政教师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多以“00后”为主,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若教师坚持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文章分析了微时代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媒介素养发展现状,探讨了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媒介素养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处理好“微小”与“宏大”的辩证关系。一要透过“小”叙事折射“大”道理,二要立足“微”视角展示“大”格局,三要借助“微”传播弘扬“大”时代,四要用好“小”课堂讲好“大”思政。高校思政课教学只有紧密联系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心理与接受教育的特点,注重以小见大,方能实现对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有效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