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害怕作文     
从不好变成好,是一个愉快又有动力的过程;而从好变得不那么好,却是一个让人不愿意面对的过程,而我就是害怕后者。从过去的一气呵成,到现在写作时的犹豫不决,写写停停,我不得不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江郎才尽”、“力不从心”,但我又常常给它以否定的回答。但是,我还是害怕。  相似文献   

2.
我的成长是离不开广州的美食的。虽然我没有足够的精力走遍广州的每个角落,但是15年的经历却让我饱尝了广州的各式食品。当我要写关于“吃”的文章时,我发现,几乎每天我都在经历那些让人“入口难忘”的美食。  相似文献   

3.
以前,我是班上独一无二、最爱吹牛皮的人,同学们都喜欢听我吹。有一次,我又得意洋洋地说:“暑假,我去广州的动物园看见了企鹅。扁扁的嘴,像鸭嘴;浑身毛茸茸的;毛色黑白相间,像斑马,我还摸过它呢!”许多同学听得津津有味,唯有罗志威撇着嘴说:“又说大话。”我一愣,难道他见过企鹅?不行,我绝对不会承认自己是吹牛的。“你凭什么说我在吹牛啊?”“我虽然没见过真正的企鹅,但老师说过,企鹅只在南极生存。广州的动物园根本没有企鹅。再说,世界上根本没有像斑马的企鹅。”罗志威反驳道。同学们用疑惑的目光看着我,可我又不肯善罢甘休,就想浑水摸鱼…  相似文献   

4.
从中小学开始,我们studyEnglish———教材、参考书、听力磁带、广播、电视节目、原版影片、电脑软件、English辅导班……花样繁多的手段伴随着我们,一轮又一轮地向English发起冲击!English,却一直让我们处于尴尬的位置———除了极少数人“学有所成”,其余的大部分人都是ABC:最上口的永远是那一句“Sorry,myEnglishisverypoor!”或者又说“我认识它,它不认识我”“我是中国人,不用学洋文”!但是,English不好真的可以吗?求职,English是敲门砖———外企、合资、民营,好的公司是绝不会容忍“国际文盲”的;考研,English…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这所最具“江南”风格的学校里,似乎所有学生的头等大事,就是让自己“欢型”一些,也就是潮一些。虽说这应该是那些“高富帅”、“白富美”(家境好,又长得好)的同学的专利,但这或多或少会让“矮穷丑”——像我这样家境不富裕、相貌又平平的人羡慕忌妒,甚至也想潮一把。青春期的男生女生嘛,自尊心强,事事不甘落于人后。于是,有好长一段时间我都认为,头戴鸭舌帽,身挎“大嘴猴”,手拿iphone5就是时髦,同时也是证明自己长大了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参差世界     
<正>“初次”是一个极具魔力的词,它浑身散发着年轻而又让人好奇的气息,像嫩芽第一次顶破泥土,像雏鸟第一次啄开蛋壳,总会有各种美妙而又离奇的接续。小学作文课上,我无比兴奋地写第一次上学“第一次春游”第一次做手工”……任何第一次的尝试,都让我满怀期待,若是和课业相关,  相似文献   

7.
得到挫折     
有一个博学的人遇见了上帝。他生气地问上帝:“我是个博学人,为什么你不给我机会让我成名呢?”上帝无奈地回答:“你虽然博学,但样样都只尝试了一点儿,不够深入,用什么去成名呢?”那个人听完上帝的话后便苦练钢琴,虽然弹得一手好钢琴,却还是没有出名。他又去问上帝:上帝啊!我已经精通了钢琴,为什么您还不给我好的机会让我出名呢?”上帝摇摇头说:“并不是我不给你机会,而是你抓不住机会。第一次我暗中帮你让你去参加钢琴比赛,你缺乏信心;第二次缺乏勇气,又怎么怪我呢?”那人听完上帝的话,便又苦练数年,建立了自信心,并且鼓足了勇气去比赛。他…  相似文献   

8.
“一个车夫的悲惨世界,一段历史的社会剪影.”这是故事的开篇,用粗大楷体写下的一句话.起初,我并没有太在意这句话,直到看完全书,再回过头来看它,竟觉得是那样生动贴切、撼人灵魂! 《骆驼祥子》是老舍经过多年材料收集、长久酝酿著成的呕心沥血之作.这部作品运用平易的北平口语,让人觉得既新颖,又亲切.不过,我稍有“抱怨”的是,这些北平方言着实让我陷入了“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的窘境.  相似文献   

9.
我在一家电脑公司工作的时候曾经接到这样一个电话:“你们为什么让我的计算机不停地开、关?”“开、关计算机?您的意思是不是您的Modem总断线?”“不是,我是说你们把我的机器给关掉,然后又打开!每当我在网上冲浪的时候这种情况就会发生!”“您能详细描述一下吗?”“好吧,当我正在浏览一个网页时,屏幕就会莫名其妙地‘死’了!当我随便按一个键时,它又好了!”原来如此,我只好绞尽脑汁向这位先生解释什么是屏幕保护了!小贴士:哈哈!你知道什么是屏幕保护吗?屏幕保护是指当使用较长时间离开电脑的时候,为防止其他人看到屏幕上的内容而自动动的一…  相似文献   

10.
睡午觉是幼儿园老师感到头疼的事。我园幼儿睡的是“席梦思”床垫,老师一放下床垫子,孩子们便把它当成了“蹦蹦床”,在上面又跳又叫,寝室里立刻沸腾了起来。我大声喊:“别吵了!躺好!安静!”也无济于事,真是让人头疼。一次睡午觉,陈小康小朋友跑来问我:“老师,睡觉时是不是要关上‘小窗户’?”“窗户关上了呀。”我很奇怪。“不是,是眼睛!”原来她把眼睛当作小窗户,是啊,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多么富有想象力的孩子呀!她的话启发了我,我立刻指着眼睛和嘴巴,对小朋友们说:“现在,让我们关上‘小窗户’,闭上‘小门户’,好…  相似文献   

11.
挫折的礼物     
有一个博学的人遇见了上帝。他生气地问:“我是一个博学的人,为什么你不给我机会让我成名呢?”上帝无奈地回答:“你虽然博学,但样样都只尝试了一点儿,不够深入,用什么去成名呢?”那个人听完上帝的话后便苦练钢琴,虽然弹得一手好钢琴却还是没有出名。他又去问上帝:“上帝啊!我已经精通了钢琴,为什么您还不给我好的机会让我出名呢?”上帝摇摇头说:“并不是我不给你机会,而是你抓不住机会。第一次我暗中帮助你去参加钢琴比赛,你缺乏信心,第二次缺乏勇气,又怎么能怪我呢?”那人听完上帝的话,便又苦练数年,建立了自信心,并且鼓足了勇气去参加比赛…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寒冬的夜晚,有一位阿拉伯人正坐在自己的帐篷里。这时,门帘被轻轻地撩起来,他的那头骆驼从外面朝帐篷里看。阿拉伯人很和蔼地问它:“你有什么事吗?”骆驼说:“主人啊,我冻坏了。恳求你让我把头伸到帐篷里来吧。”大方的阿拉伯人说:“没问题。”骆驼就把它的头伸到帐篷里来了。过了不久,骆驼又恳求道:“能让我把脖子也伸进来吗?”阿拉伯人也答应了。骆驼于是把脖子也伸进了帐篷。它的身体在外面,它把头很不舒服地摇来摇去,很快它又说:“这样站着身体很不舒服,让我把前腿放到帐篷里来,也就只占用一小块地方。”阿拉伯人说:“那你就把你…  相似文献   

13.
生命的盛意     
“生命”是一个硕大无朋的命题,不论是在堂皇的剧院,还是暗夜里的独自思忖;不论是用声音还是用眼睛“读”出它们、抚摸它们,我想,它的后面紧跟着的决不是逗号,而应该是感叹号、破折号或省略号……它太重了,让我们没法轻薄;它太庄严了,让一切傲慢在它面前瞬息萎顿;它太妙曼了,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却又被它牵引着走过一个又一个流程。万物蓬勃、星移斗转的世间,人并非惟一的主宰,从蜉蝣到大象,生命无处不在,关于生命的论述也从未停歇。但是,没有一个确切的词语表明——这就叫“生命”,没有!生命从来不是一个僵硬的物件,而是鲜亮的、跃动的、流畅的,如草儿的葱笼、马儿的舞驰、河流的蜿蜒、笑容的灿烂……我看见“生命”在那儿一动不动地“行走”,带着厚义和深情……——主持人:飒飒  相似文献   

14.
窥行广州     
广州,一直被外来人奉为"搵钱"的天堂,也一直是外来者的寻梦之地。"生活在别处",我们总期望另一种经验外的生活经历,当真的生活在别处时,我们才恍然,羁旅在外,"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乡"。我每天的生活,都进行着与广州人无异的生存法则。说粤语,吃粤菜,听粤剧,广州人的生活美学早已融入我的体内。但我不想重述一些随便在旅游书里就能翻到的广州,我想展示的,是以我眼看广州,以我手写我心的广州。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恨不得有多远飞多远的女子。我说不清楚我对广州的情感,既厌恶它的市侩,又倾情于它的岭南文化;既不屑它的纸醉金迷,又庆幸为此提供了丰富的城市功能。或许就是因为这种说不清的纠结情绪,让我毅然选择留下。今年的艺考,我全部选的都是广州本地的学校。这次写广州,是我写作的一个重要转折。必须承认,这是开始,而最好的还在九曲回廊后。  相似文献   

15.
“宝宝”     
我五岁那年,家里养了一只黑白相间的小花狗。这只小花狗,不仅我喜欢,而且是人瞅人爱,它成了我家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全家及邻居都叫它“宝宝”。“宝宝”虽是小动物,却享受着“贵族”的待遇:一年四季奶奶每周都给它洗澡,吃好东西我都要先给它喂上一口,它和我的感情与日俱增,只要我在床上,它总要凑到我跟前,躺在我身边。记得那年冬天,外面下着鹅毛大雪,我想“宝宝”会冻坏的,就嚷着让奶奶做一套“花  相似文献   

16.
我的女儿叫许心,这个名字是她爸爸给起的,又好写,又好记,既不会让人认不出来,又不会引起歧义。更重要的一条是:“许心”,谐音“虚心”———“虚心使人进步”。所以,许心出生后,我几乎没怎么考虑就把“许心”二字填入了户口本中。许心半岁左右开始说话,叫的第一声是:“妈妈!”这可把我高兴坏了,在她爸爸面前得意了好几天。把她爸爸急得天天抱着他的宝贝女儿,软磨硬泡,“威逼利诱”,嘴里不停地说:“叫爸爸!叫爸爸!”女儿乖,叫了他“爸爸”,总算让他心理平衡了。渐渐地,我们开始教许心说话,背唐诗。有客人来我家时,女儿会叫“叔叔”、“阿姨”…  相似文献   

17.
小嘎屋     
《小火炬》2020,(12):40-40
莆田林怡婕:我和妈妈吃完晚饭在楼下散步的时候,发现一只被遗弃的小猫。它四肢又短又胖,太可爱啦。我费了好大力气才让妈妈答应收留这只小猫,条件是我保证每天练琴两小时。我妈妈简直是“趁火打劫”。最终,我把小猫咪带回家啦,没有什么比这更让我开心了。  相似文献   

18.
不同的人对教师有不同的理解。而我认为 ,教师应是风 ,一缕春风 ;学生是水 ,一池春水 ;风吹水起 ,在素质教育的天地间 ,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激越的浪花 ,翻卷成一幅幅壮丽的美景 ,教师要驾驭好这股“风” ,既不能“无风不起浪” ,让课堂死水一潭 ,又不能如狂风暴雨 ,让课堂失控。润物细无声是春风的追求 ,百舸争流忙是春水的境界。为此 ,我在教学中尝试教师“搭”台、学生“唱”戏的做法 ,在讲授“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内容时 ,巧借“东风” ,从而拉起学生自由驰聘的缰绳 ,点燃学生火山一般的激情。一、铺设平台 ,让学生“自动”每一个学生都…  相似文献   

19.
蚊子的奥秘     
<正>生活就像一本百科全书,我们要时不时地翻阅,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观察那些看似平常的事物,或许就能发现里面藏着你不知道的学问。炎炎夏日,让我记忆深刻的不只有“透心凉,心飞扬”的冰镇西瓜和冰激凌,还有每年准时“报到”、狂刷存在感的“烦人精”——蚊子。这不,正当我躺在沙发上享受悠闲的假日时,躲在暗处、阴险狡猾、不知疲倦的蚊子又来造访了。它围着我飞了几个来回,任凭我怎么驱赶也赶不走它。不一会儿,我便被它叮咬了,抓起痒来,大喊:“啊,好痒好痒!”夏天这么闷热,  相似文献   

20.
亲密接触     
张启杋 《作文》2023,(42):11-12
<正>以前,我只在动物园里远远地看过大象。这次来到大象保护营,让我有了与大象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大象可真是庞然大物呀!高大的身子犹如一面墙壁,柱子似的腿,蒲扇般的大耳朵,最让我震撼的是它的牙齿,月牙形,又粗又长,让人望而生畏。在保护营的第一课就是给大象“做饭”。我心想,大象会吃些什么呢?会不会和我一样:汉堡、可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