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家庭体育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家庭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研究认为:社会发展及其转型为我国家庭体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而家庭内部的主客观因素和外部的宏观微观因素等制约了我国家庭体育的发展;从把家庭体育的开展情况纳入各级体育职能部门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考核范围、加强舆论与社会风尚导向、合理利用现有体育资源、健全家庭体育市场服务体系等环节提出我国家庭体育的发展对策,并围绕家庭体育多元化的社会功能、未来家庭休闲生活的主流形式、多元化的家庭体育网络等方面对我国家庭体育的发展前景给予展望。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家庭体育发展趋势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社会学角度对我国家庭体育的开展意义、现状特点、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我国家庭体育的开展提出了发展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初我国部分城市青少年家庭体育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对我国青少年体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我国青少午家庭的体育态度及行为、体育活动、体育观念、体育消费等问题,全面了解我国城市青少年家庭体育活动的现状、青少年体育消费情况及家庭的健康理念等相关问题,探寻我国家庭体育开展的內在规律与发展趋势,为更好地改善和解决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降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对我国青少年体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我国青少年家庭的体育态度及行为、体育活动、体育观念、体育消费等问题,全面了解我国城市青少年家庭体育活动的现状、青少年体育消费情况及家庭的健康理念等相关问题,探寻我国家庭体育开展的内在规律与发展趋势,为更好地改善和解决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降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现阶段家庭体育的发展状况,结合软式排球运动的特征分析,对影响我国家庭推广软式排球的社会因素进行探讨,重点论述了软式排球具有开展家庭体育的巨大优势,继而提出了推广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根深蒂固的家族意识或家庭情结昭示农村体育的发展不能游离于家庭之外,以家庭体育为落脚点发展农村体育具有历史和时代的依据.传统文化规约着农村家庭的生活方式和农民的思维方式;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加深了家庭情结,并且凸现了家庭的体育教育功能;农民工返乡、家庭规模和结构的小型化赋予我国农村家庭体育更多活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家庭体育发展现状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4-2005年有关家庭体育研究成果的综合论述,认为我国家庭体育研究存在概念界定不清晰、研究对象不均衡、对国外研究不够、家庭体育开展现状的比较研究较少等问题,预测家庭体育的发展趋势,并根据分析提出相应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家庭结构的变化,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家庭观念的转变,"学校、家庭、社会"体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后奥运时期全民健身热潮的到来,构建和谐社会新目标的确立,家庭体育的功能也随之出现了新的变化,更加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论文从素质教育、"学校、家庭、社会"体育一体化、全民健身、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分析新时期家庭体育的功能,以提高对家庭体育功能的认识,为推动家庭体育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通过比较分析小学生开展家庭体育活动一年来对体育的认识和身体素质的变化,认为家庭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补充.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和发展的必要性。总结实践经验,分析了选择家庭体育活动内容的依据、特点及成效等,为如何组织开展小学生家庭体育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我国近十年来知网发表的有关家庭体育的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家庭体育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家庭体育消费、家庭体育对于孩子锻炼行为和意识的影响、家庭体育主要发展的路径,而对于农村体育的研究不足。  相似文献   

11.
家庭体育作为德国全民健身运动的突破口,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对德国家庭体育的缘起以及管理、运行、保障、促进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德国家庭体育缘起于德国"黄金计划"的实施,具有以下特征:以国家体育的最高管理机构为纽带,注重家庭与俱乐部的协同管理;注重多部门与机构的协调合作,整合社会资源;注重体育俱乐部的责任体现,创编家庭体育指南;注重以家庭友好为中心的发展模式是推动家庭体育发展的机制动力。得到以下启示: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培育各类推动家庭体育发展的社会组织;基于学校、家庭、社区的一体化模型,创建良好的家庭体育开展环境;完善《家庭体育指南》,引导我国家庭体育的开展;坚持"以家庭为中心"的家庭体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研究澳大利亚"课外体育社区"计划的背景、理念、资金投入、组织支撑等。研究发现:"课外体育社区"计划以"游戏"的形式开展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政府、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俱乐部积极参与、协调合作,开创了组织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的一种新模式,能够为我国开展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黄江林 《体育世界》2013,(12):50-51
在探讨家庭体育的概念及功能、家庭体育模式的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家庭体育模式类型及各类型构成要素特征,影响不同模式形成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家庭体育模式的形成机制,旨在为相关部门制定促进家庭体育开展的政策和制度提供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论证分析等方法,对近年日本在促进少年儿童校外体育活动方面的措施进行研究.其发展少儿校外体育措施包括:利用社区运动俱乐部开展少儿体育、开设社区儿童教室、组建运动少年团、拓宽运动健康知识普及渠道、充实少年儿童户外体验活动、针对少年儿童开展的家庭体育等.在借鉴日本相关举措的基础上,对我国少年儿童校外体育发展提出了建议:社区应成为少儿校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平台;应建立具有广泛接纳性的少年体育团体;为少年儿童提供更多户外体育活动机会;拓宽他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发挥父母的启蒙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小康社会背景下家庭体育和全民健身体育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5年来我们曾4次采用问卷、观察和阅读文献等综合方法,对我国家庭体育与全民健身体育的情况进行抽样调查与研究.在全面回顾我国家庭体育现状与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探寻小康社会背景下全民健身体育发展的规律与趋势,预测和展望人民生活进入小康水准后家庭体育随之产生的主要变化,以更好地推动家庭体育和全民健身体育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小学“快乐体育” 的教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沈斌 《体育学刊》2002,9(3):89-91
通过引入“快乐体育”教学思想,采取创建快乐体育园地、优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开展家庭体育活动等策略,全面改革现行的学校体育教学。经实践后认为“快乐体育”教学是当前农村小学开展体育工作的一种有益模式,能极大地促进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采用综合研究方法对北京、上海、广东、新疆和黑龙江等22省市区9291户家庭体育进行了抽样调查,在全面了解我国家庭体育的现状与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探寻我国家庭体育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预测了人民生活跨入小康水准后家庭体育随之产生的主要变化,以更好地堆动我国家庭体育的发展和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8.
家庭体育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分析、专家咨询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普通家庭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体育在河南省家庭生活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但在对体育功能的认识上还缺乏整体化观念,影响家庭体育开展的因素是场地、时间和经济水平.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导向,强化家庭体育观念;加大社会体育的投入,缓解家庭体育设施的不足;开放现有体育场地,为家庭体育提供必要条件;尽快建立有关促进家庭体育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为家庭体育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9.
论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三位一体实验实施素质教育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外学校教育、学校体育发展的方向,结合我国学校体育实际,提出了学校体育向家庭体育、社会体育延伸、实行以学校体育为主,家庭体育、社会体育以辅,“三位一体”实施素质教育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浅谈发展家庭体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体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社会生活现代化和人性化逐步发展的现代家庭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体育社会化的必然选择。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及社会调查法对发展家庭体育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通过开展家庭体育运动,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让人们意识到健康是人类自身前途和命运的终极关怀,体育,是体现这种终极关怀的最佳执行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