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赵玉岗 《报刊之友》2014,(9):152-154
作为战争时期的根据地报纸,《晋绥日报》的编辑理念和编辑风格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和进步意义。本文通过《晋绥日报》的发展历程、编辑理念和编辑风格的系统分析,从而条理、清晰地将其编辑理念和风格呈现出来,对当今新闻事业给予启示,为现今纸媒编辑的思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新闻与写作》2008,(10):45-45
《晋绥日报》1940年9月18日创刊,原名《抗战日报》,1946年7月1日改名为《晋绥日报》,为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社址在晋绥区委所在地的山西兴县高家村。社长为廖井丹.总编辑赵石宾.报头为毛泽东亲笔题写。  相似文献   

3.
在毛泽东发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70周年之际,回顾《晋绥日报》在土改宣传中发生的"左"倾错误,毛泽东委婉地批评《晋绥日报》没有执行和宣传中央的土改政策,鼓动群众冒险蛮干,不敢旗帜鲜明坚持真理,不依靠群众开门办报,势必要犯"左"的错误。这些观点对办好党报具有深刻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晋绥日报》(前身系《抗战日报》),是中共中央晋绥分局的机关报。《抗战日报》于1940年9月18日创刊,1946年7月1日改名为《晋绥日报》,1949年5月1日终刊。共出版二千一百七十一期。该报是四开四版铅印报纸,曾出三日刊、间日刊,从1944年9月18日起改为日刊。  相似文献   

5.
专栏副刊的眼睛《宜宾日报》庄剑宜宾日报自1988年复刊以来,注意利用专栏的优势来策划副刊,通过专栏来充分体现“党报性质、晚报风格、名城特色”的办报宗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且得到了读者与同行的认可。复刊初始,我们在考虑《宜宾日报》副刊的栏目时,既构建了相...  相似文献   

6.
《晋绥日报》初名为《抗战日报》,是晋绥边区机关报。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是党和边区军民互动的重要平台。其忠实践行党报姓党的办报方针,在积极探索报刊大众化的传播策略方面积累了地方化办报、副刊践行群众路线、语言本土化、杂志化编辑等重要办报经验;其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走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的办报宗旨对当下新媒体时代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面前放着一本战争年代晋绥日报、晋绥新华总分社编辑出版的《新闻战线》创刊号。这本一九四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在兴县高家村用粗马兰草纸印刷出版的,颜色变得发黄的新闻刊物,第一篇刊登着四月二日毛泽东同志《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的记录;第二篇是陆定一同志在晋绥日报编辑部的谈话。一九四八年三月三十日,当时的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同志,由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宣传部长张子意同志陪同,骑马来到晋绥日报编辑部。这时,编辑部正根据毛泽东同志二月十日为党中央起草的《纠正土地改革宣传中的“左”倾错  相似文献   

8.
我国抗日战争史上曾出现了多家《抗战日报》,其中以1938年创刊于湖南长沙的《抗战日报》及1940年在山西兴县创刊后改名为《晋绥日报》的《抗战日报》最为有名。由于后报头系毛泽东同志题写,且后来毛泽东同志又对该报编辑人员发表了名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学术理论界和新闻界对山西《抗战日报》提得最多,研究的也最多,而在湖南我党宣传抗日思想取得卓越成绩的《抗战日报》则少有人提及。  相似文献   

9.
在远东中创新──浅析《天府》副刊版面语言廖中美今年初,四川日报扩版后的副刊,诞生了一个“新生儿”──《天府》综合性副刊。编辑们在形成《天府》副刊的版面风格上,作了些有益的尝试,在读者中产生了一定影响,有关领导也评价说:“《天府》在规范中创新。”1月份...  相似文献   

10.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的经典文献,根据1942年4月2日毛泽东接见《晋绥日报》社的编辑人员和新华社晋绥分社记者时的谈话整理而成,共约2000多字.谈话地点为山西省兴县蔡家崖村,时为中共中共晋绥分局总部所在地.谈话中,毛泽东基于延安时期新闻工作的经验,结合解放区土改运动中新闻报道出现的问题,对党的新闻工作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周桂清 《青年记者》2017,(15):104-105
今年是《晋绥日报》反“客里空”运动70周年.《晋绥日报》作为当时解放区的一份区域性报纸,通过自下而上主动反“客里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肃清虚假新闻报道,创新新闻编辑手法,树立了真实客观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锤炼,《晋绥日报》成为新闻媒体中的知名品牌,在全国家喻户晓.当今全媒体语境下,反“客里空”运动对传统媒体回归新闻、杜绝虚假新闻、坚守真实客观性报道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郁达夫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也是一位爱国的新闻工作者。郁达夫从事新闻工作的时间不算长。一九三八年末,为宣传抗战,郁达夫应邀到新加坡,服务新闻界,直到一九四二年二月因日寇侵占新加坡而开始了到印尼苏门答腊岛的流亡生活。在这三年多一点的时间里,他担任了当时新加坡最大的华文报纸《星洲日报》三大副刊(日报副刊《晨星》;晚报副刊《繁星》和《文艺》星期副刊)的编辑工作,兼编《星槟日报》文艺副刊和《星光画报》文艺栏,接编《星洲日报》的《教育周刊》副刊,还一度代理过《星洲日报》总编辑,以后又主编英国当局在新加坡创办的《华侨周报》。这三年多里,郁达夫前后发表了时评政论、文艺评论和杂文、随笔等四百多篇。  相似文献   

13.
在毛泽东同志发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65周年之际,结合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及中央领导同志对新闻工作的重要论述,感到重温《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对于办好党报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更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谈话的精神对于与时俱进办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党报有着更加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醒 《编辑之友》2011,(12):136-138
《晋绥日报》的前身是《五日时事》和《抗战日报》,在这三个时期,毛泽东或亲笔题写报名,或多次指示具体的办报方针,使晋绥的新闻事业具有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五日时事》报时期1938年初,中共晋西南区党委成立,林枫任书记。为了及时传达中央政策和区党委的指示以及报道战争形  相似文献   

15.
蒋凤  杨春明 《新闻窗》2009,(4):68-70
副刊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办好副刊,使副刊真正起到为正刊帮忙、增色的作用,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副刊品牌,与正刊相得益彰,共同提升报纸的权威性、可读性和亲和力,使报纸更受读者欢迎,就必须加强对副刊的策划。《毕节日报》作为一张地级党报,自创刊开始,就一直重视副刊的优良传统,先后开办了不少发生过深刻影响的栏目。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毕节日报》从4开小报到对开大报,从单色报到多色彩报,副刊也迅速调整思路、调整栏目,强化策划意识,与正刊与时俱进,成为《毕节日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文学副刊作为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宣传贯彻“三个代表”的思想实践中,必须旗帜鲜明地高举“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精选丰富多彩、情操高尚、积极健康的文学作品与读者见面,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文学副刊《春秋楼》是《许昌日报》自1987年创刊时就有的专刊,17年来,从不间断,已出版六百多期。它以清新大方的风格赢得了读者的青睐,成为《许昌日报》重要的一翼。  相似文献   

17.
坚持群众路线无往不胜学习︽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谈话︾的一点体会徐人仲毛泽东同志《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发表已50年了。这篇谈话精辟地阐述了办报的群众路线问题,今天重温它,又一次深受教诲。在新的历史时期里,坚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是加强新闻...  相似文献   

18.
《河北日报》一版的“杨柳青”专栏评论,不但是该报的“名牌产品”,同全国各地党报的专栏评论相比较也有其独特的鲜明特色,几年来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94年度《中国新闻年鉴》作为“新闻改革典型经验”予以介绍。(一)“杨柳青”专栏能够在当前卓而不群,主要在于它具有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的战斗风格。  相似文献   

19.
张恨水先生系安徽省潜山县岭头乡人,他是一位誉满中外的高产作家,又是主编报纸副刊的高手。他自1919年步入新闻界,在长达30年的新闻生涯中,先后主编过《皖江日报》副刊、《世界晚报》副刊、《世界日报》副刊以及北平《新民报》副刊等。张恨水主编报纸副刊有以下特色:  相似文献   

20.
夏俊俊 《新闻世界》2011,(7):284-285
本文以《郑州日报》的副刊《郑风》为例,探讨了文学作品对当今对报纸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