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
2017年年初,央视《朗读者》《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火爆荧屏,掀起了人们对文化综艺节目讨论和关注的热潮.其中《朗读者》以新颖的节目形式,清新的语言风格,注重情感的沟通和交流而备受关注,堪称电视综艺节目界的"一股清流".文章以之为代表,分析其在节目内容、节目形式、节目元素运用的创新点和成功之处,希望能为综艺节目的发展带来一些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日益受到观众们的喜爱.2017年初,央视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亦犹如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滋润着万千观众的心扉. 《朗读者》以嘉宾们的个人经历与传世佳作相结合,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积极作用,展现了文化的魅力.在《朗读者》节目中,主持人董卿曾说:"人不只靠吃饭活着,我们还需要别的东西来滋养."  相似文献   

3.
《朗读者》在央视一经播出,就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它以独特的内容形式成为当下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节目通过朗读这一最简单的口语传播方式,将文化之美通过朗读、仪式感和语言符号传递出来,让观众领略到节目所传递出的真挚的情感.这一切是《朗读者》能够取得如此高的关注度以及如此高的口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当前,各种形式的综艺节目充斥荧屏,但很多节目因为过于追求收视率而失去了综艺节目应有的"底线",甚至走向低俗和炒作.由央视推出的《朗读者》和黑龙江卫视播出的《见字如面》和这两档综艺节目,在当前综艺节目娱乐化的浪潮中脱颖而出,成为综艺界的一股清流.  相似文献   

5.
综艺节目是当下广播电视节目当中的主力军,其中的文化类综艺节目被誉为"综艺界的一股清流",本文选取了当下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朗读者》,分别从口语传播的主体、口语传播的内容、口语传播的形式等几个角度进行研究,以此折射出文化类综艺节目当中口语传播效果的基本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其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综艺节目持续走热,竞技、亲子、旅行等明星真人秀充斥荧屏,文化类综艺节目式微。自开播起,《朗读者》在收视和口碑上赢得双丰收。本文以《朗读者》为例,从定位、人物、制作三个方面分析它成功突围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韩秀娟 《东南传播》2012,(11):171-173
从综艺节目《快乐蓝天下》的子栏目脱颖而出,升级成为一个独立的有影响力的节目,2011年浙江卫视的《中国梦想秀》获得了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也开启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梦想"、"幸福"和"公益"时代;2012年,第三季《中国梦想秀》节目全新改版出炉,在节目构成上与前两季呈现出很大不同,从"大型公益圆梦惊喜秀"的品牌树立到"大型公益慈善圆梦秀"的品牌升级,《中国梦想秀》节目的创意与设计在多个方面完成了转换。本文拟从选手构建、才艺表演、游戏规则、节目节奏、情感表达、意义升级等细微之处比较和分析其改版前后的节目构成。  相似文献   

8.
马婷 《传媒》2017,(17)
当前,在娱乐节目统领市场的环境下,众多的选秀、冲关、歌舞等真人秀节目甚嚣尘上,而由央视重磅推出的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一改往日综艺节目的路数,不过分追求眼球经济,而是安静地为观众讲述一段经历、诉说一段情、朗读一段文,成为现象级的文化节目.该节目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9.3分,不禁让人惊叹节目文字和情感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2017年初,随着《朗读者》、《向往的生活》等一批注重情感文化体验、节奏舒缓自然、风格温情和谐的综艺节目火爆荧屏,慢综艺已然成为今年最流行的电视节目类型,同时也是电视发展史上不可忽视的节目现象。据此,本文试图从传播学角度来探析慢综艺走红的原因,一窥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相似文献   

10.
李志勇  张亮 《新闻传播》2009,(6):122-123
《情书》曾是韩国最火的大型综艺节目《实际状况!星期六》中的一个板块,3年前通过网络传入中国,在年轻人中掀起了不小的热潮。和我国内地的其他速配节目相比,《情书》的品牌定位和栏目形式有很大的不同,《情书》虽然是以速配类节目的面貌出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传媒行业快速兴起,娱乐产业日渐丰富,综艺节目的数量飞速增加,在这些节目中,《王牌对王牌》节目脱颖而出,成为综艺节目中的佼佼者。本文致力于对《王牌对王牌》节目的研究,探析综艺节目该如何寻找创新发展之路。本文以《王牌对王牌》为具体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王牌对王牌》节目创新的背景,其次剖析了《王牌对王牌》节目在传播内容、游戏环节、叙事方面进行的创新。最后得出结论,未来综艺节目发展要打造品牌文化、宣扬真善美的理念、以受众为本位、注重与受众的互动。  相似文献   

12.
新春伊始,江西卫视各类栏目纷纷出台,七彩荧屏耀眼生辉,改版后的《相聚今宵》不负众望,以丰富的内涵、崭新的视角映入广大观众的眼帘。综艺节目(晚会式)一向深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它收视率高、反响大、议论也多,作为一个迄今已有五年历史的老牌栏目如何面临新形势、接受新挑战?我们不妨从它的改版说起:内涵实底蕴足综艺节目和新闻、社教类节目一样,内涵是它的生命线,没有丰富内涵的节目是难以生存的。综艺节目的内涵则表现为对具体节目的占有量(数量与质量)和节目之间的内在联系。改版后的《相聚今宵》,差不多每期栏目都由六、…  相似文献   

13.
吴一阁  王勇 《今传媒》2024,(1):44-48
当下,许多电视台为了吸引观众眼球、获取更高收视率,倾向于制作娱乐综艺节目,导致泛娱乐化在电视文化生态中成为较普遍的现象。近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兴起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不仅让观众在心灵和身体得到释放的同时感受到了阅读的魅力,引发观众进行思考,更调动了观众阅读的主动性。中央电视台于2017年开创的首档大型文化类综艺节目《朗读者》,收视率的节节攀升也表明它既满足了观众的文化需求,也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总而言之,在当下综艺节目日益增多的市场环境下,综艺节目制作方只有不断了解受众的内心需求,才能使节目脱颖而出,这也是当代传媒人需要认真思考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文化类综艺节目《朗读者》为例,对我国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概述,并对其热播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其他综艺节目的创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陈鸣 《新闻世界》2015,(1):34-35
地方电视台综艺节目的质量提升,对地方电视台品牌影响力的扩大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浙江象山电视台综艺节目《海鲜总动员》为例,从节目内容的确定、艺术符号的塑造、现场嘉宾的选择和传播手段的拓展等四个方面,从传播学的视角探析地方电视台综艺节目的策划与创作。  相似文献   

15.
现如今,海外引进的综艺节目在大陆层出不穷,电视节目制作的策划们每天都在想方设法地抓住受众的眼球,但一味在电视机前被动接受信息的轰炸是观众早就厌倦的模式。央视综艺节目《谢天谢地你来啦》,以全新智慧型文化栏目的身份在大陆综艺节目阵营中崭露头角。该节目由崔永元主持,节目的亮点在于,对于参演嘉宾"一切都是未知"。这种新颖类型节目的出现引发了社会业界关于引进类节目的关注和热议。本文以《谢天谢地你来啦》为例,浅析中国综艺节目从引进到改造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文化类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了平台,带给观众耳目一新之感.其中,《朗读者》节目自开播以来获得很多现象级的成功,成为文化类电视节目制作的优秀典范.因此,本文从节目理念、朗读内容、环节设计和节目嘉宾四个方面入手,深入剖析《朗读者》节目的价值坚守和模式创新,以期为文化类电视节目今后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电视综艺节目甚嚣尘上,满屏都是明星游戏真人秀,歌舞真人秀,我们的电视节目已经完全沦陷于爆米花综艺中.在综艺节目厮杀甚为激烈的第一季度,央视综合频道在周末推出了文化类节目《朗读者》,这股充满情感和文化的清流,浸入了每一个观众的心脾.节目以朗读打动人心,通过文字与声线打开历史,传递文字背后的情感魅力,带着观众回归到幽美沉静的人文精神世界,展示了人们向往的一个真善美爱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在收获高收视率的同时,也在网络上赢得高关注度.节目中所呈现的优美诗句和专家们的解读,引发网友大量的热议.观众对《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热情还未退去,央视文化综艺节目《朗读者》又创收视新高,并"刷爆"了各大社交平台.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综艺节目开始在国内发展起来。从《正大综艺》的全民参与到《快乐大本营》的全民游戏,再到《非诚勿扰》的全民相亲,综艺节目的属性发展由最初的单一娱乐性发展到社会服务性,综艺节目的节目形式由单一到多项,综艺节目的节目样态由单一到多元。基于此,通过对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节目定位、节目内容及节目主持人三方面进行研究,采用分析比较的方法,阐述其如何体现节目的多元素融合,进而得出当今综艺节目的多元素融合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以朗读经典文字为主要内容的朗读类综艺节目在电视及网络平台上热播,引发大众对经典阅读的广泛关注,也为高校阅读推广工作提供了新角度。[方法/过程]通过比较《见字如面》及《朗读者》这两款朗读类综艺节目的特色,分析其对阅读推广活动的作用以及成功因素。[结果/结论]提出朗读类综艺节目对高校图书馆的活动、讲座、荐书、空间改造以及宣传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