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传播理念的更新,更出于媒介竞争的需要,电视新闻中的深度报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节目形态也有了新的变化。中央电视台和各地电视台的大型新闻栏目中纷纷推出组合式报道,在探索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取得了良好效果,成为新闻栏目中的一个新亮点、新特色。  相似文献   

2.
北京卫视《档案》栏目是一档兼收人文、历史和军事等题材的揭秘性纪实栏目,2009年2月4日开播。2011年伊始,栏目由周播改为日播。解密历史事件真相、探寻人物传奇经历,《档案》的成功不仅因其题材选择满足了观众的猎奇与求知心理,更重要的是其独特的节目构建方式。本文试从节目元素和情节叙述两个方面探讨和解析《档案》栏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3.
电视军事栏目(节目)在电视这个百花园中,真可谓一枝独秀。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它遇上了好时机,抓住了好机遇,取得了好成绩,令亿万电视观众欢欣、爱戴。如中央电视台开办近20年的军事栏目《人民子弟兵》,90年代开办的《军事天地》,以及全国部分地市台开办的军事栏目,对全民国防教育,普及当代高科技军事介绍,介绍古今中外军事名人,增强全民国防观念,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国际军事格局的多变,电视观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进一步办好电视军事栏目(节目)已摆到了电视人的面前。为此,笔者想从如下几个方面阐述地方台如何办好军事栏目(节目)。  相似文献   

4.
目前,广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节目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各频率的节目大都似曾相识,归根到底是栏目内容的同质化。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打造广播特色栏目,使之成为具有自身特色的栏目品牌,进而在众多的广播栏目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将特色栏目品牌效应放大到频率发展中,从而提升广播频率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北京卫视《档案》栏目作为一档兼收人文历史和军事等题材的揭秘性纪实栏目,自2009年2月4日开播以来受到业界、学界和观众的广泛好评,在激烈的电视竞争中完成了栏目品牌的树立和频道亮点的打造,与同类题材电视栏目的差异之处显而易见。本文试从节目元素和情节叙述两个方面探讨和解析《档案》的节目形态,发现其特色和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6.
真正意义上的电台直播节目有近二十年的历史,无数新闻工作者和热心听众进行了探索,使直播节目从最初的“松散型”发展成现在节目栏目化的“稳定型”,出现了一个个好栏目,造就了一批批主持人。因此,节目“栏目化”使直播节目逐渐走向成熟,栏目“人格化”使主持人在逐渐成熟中尽显特色。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兴起,各家卫视节目的发展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要想增强栏目的关注度,就要增强栏目的特色。县级电视台的自办节目一直呈现的特色就是,对当地的风土人情进行传播、扩散,但是近几年由于其发展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因此县级电视台逐渐向栏目化方向发展,本文针对县级电视台自办节目的栏目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军事科技>是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中一档富有军事特色的科普栏目.栏目创办于2002年4月,起初以影像资料的串编整合为创作模式,后来逐渐加大节目自采量和选题策划的力度,以系列专题片为主要模式探索规范的栏目化运作.  相似文献   

9.
湖北电视台体育部有个棋类节目专栏叫《赛事解析》。播出时间为每周二中午12:10是围棋,周五中午12:10是中国象棋。栏目长度是50分钟。这个节目和中央电视台,北京、上海、辽宁等省市电视台同类节目长度差不多,内容雷同,形式也非常相像。就像同名的学生,老师如果点名会站起来一大排,如果湖北台的《赛事解析》依样画葫芦,就没有特色,观众不欢迎。因此,栏目从形式到内容必须要有变化。 怎样变?《赛事解析》如何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呢?我们先看其它地方台棋类节目的“特点”,找出它的“特色”。在地方台办棋类栏目不…  相似文献   

10.
2004年曾经拥有9亿农民做观众、曾经拥有最强大的广告支撑、时间长达11年的央视王牌对农栏目《金土地》淡出了荧屏。而与此同时,一批地方台的对农节目却搞得蓬蓬勃勃,近年来吉林台的《乡村四季》,山东台的《乡村季风》,北京台的《京郊大地》等一批有特色的栏目的崛起,使长期不被人看好的对农节目也逐渐变得神气起来。其实,无论是地方台还是中央台在对农栏目上都有着各自的优势,重要的是各自怎样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找准切入点。首先看央视,广泛的观众群是地方台所无法相比的。从栏目的报道深度、广度、速度来看,农业技术的科技含量更高,对农…  相似文献   

11.
《新闻周刊》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晚间播出的一档新闻杂志型深度报道栏目。作为周播性新闻杂志节目,自2003年开播以来,《新闻周刊》秉持浓缩过去七天的中国历史这一理念,迅速成为国内同类型栏目中的佼佼者。因此,对《新闻周刊》的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形态、内容、主持人三个方面浅析该栏目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始于去年的频道整合浪潮,人们更多关注的是频道的专业化问题,但是,不管是频道的专业化还是频道的市场化,最终都要靠栏目的创新来得到体现。那么,栏目的创新究竟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才更具有地方特色,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呢?笔者认为,在保证舆论的正确导向和节目品位的前提下,揣摩观众的口味,适应市场的需要和体现地域文化的特色应该是一个栏目调整和创新最好的取向准则。  相似文献   

13.
据1996年4月22日的《中国电视报》报道,从5月6日开始中央电视台将新设立一个45分钟的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栏目《新闻调查》。此举旨在加快电视新闻栏目化趋势的力度,使电视新闻栏目化建设更趋发挥整体传播效应。笔者拟就此作一探讨。 所谓电视新闻栏目化,是指电视新闻节目定期、定时、定量播出并冠以固定的栏目名称,赋予栏目特定的方针、内容和与之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节目形式,它的出现有一定的发展必然性。本世纪40年代末,世界上最早的专栏节目——美国的《骆驼新闻大篷车》出现,开始了电视新闻栏目化的探索。我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在70年代末创建,虽然获得了观众的青睐,成为了解国内外大事的窗口,但很长时间它是“一花  相似文献   

14.
刘通 《青年记者》2017,(30):78-79
作为央视新闻频道一档周播的国际新闻杂志型深度报道栏目,《世界周刊》“着力于信息整合,打破不同媒体间隔,开辟独具特色的全媒体地带,从海量的信息碎片中捕捉世界发展的轨迹,从每周的国际事件中提炼出最有价值的内容,协助正在融入世界的中国人对周遭的环境有一个全面和理性的认识”.①自2003年5月4日开播以来,凭借其稳定的节目形态、特色鲜明的内容版块、新闻杂志型的节目编排以及对国际新闻事件和人物的深度解析,《世界周刊》不仅在深度报道栏目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更在电视国际新闻深度报道方面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5.
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开办了《南京零距离》栏目,以贴近群众的报道视角、以民为本的报道内容和鲜活有力的报道方式,首开民生新闻的先河。近两年,该栏目实现了升级和转型,升级后的《零距离》形成了开放式演播室、双主持人、增强与观众互动的特色,它的编排既有板块划分,又有灵动活力,节目的包容度更大,是多种意  相似文献   

16.
大部分市县电视台会有少量的自办栏目,除了新闻类的节目之外,通常有12个专题节目。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诸多限制,市县电视台即便开办了一些专题节目,但并不能同中央、省市里的电视台相匹配,其运作方式也不同。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县电视台想要在其中具有一席之地,就需要结合当地受众的需求和自身所具有的地域特点办出具有特色的专题栏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节目内容进行不断调整、不断完善、不断充实,将多样化的节目形式同丰富灵活的节目内容相融合。  相似文献   

17.
河南电视台的戏曲栏目《梨园春》自1999年初改版以来,逐渐成为河南卫视“火”起来的名牌栏目。1999年10月27日,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广播电影电视厅共同举办了《梨园春》研讨会,专家、艺术家和新闻工作者及一些领导同志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指出不足,希望把《梨园春》办成全国省级电视台中的名牌栏目。《梨园春》栏目之所以在全国独树一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突出地方特色,创办精品栏目 电视原本就是综合的艺术,它要追求最大可能的观众收视率。面对喜好鲜明的观众群,如果没有吸引人的节目,便无法抵挡有更…  相似文献   

18.
与总政青年局合作组织"军队青年与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专栏征文。栏目稿件长度限定在1500至2000字,可带照片,内容将更贴近中心工作,更好地宣扬、激励我军青年积极投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考虑到这一栏目以人物宣传为主,为避免重复和一个版面上有过多的事迹性报道,2005年将以此取代《军旅新一代》栏目。 进行一个较大型的年度策划,  相似文献   

19.
与总政青年局合作组织“军队青年与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专栏征文。栏目稿件长度限定在1500至2000字,可带照片.内容将更贴近中心工作,更好地宣扬、激励我军青年积极投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考虑到这一栏目以人物宣传为主,为避免重复和一个版面上有过多的事迹性报道,2005年将以此取代《军旅新一代》栏目。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档以舆论监督为主要特色的新闻专题栏目,《浙江第一线》开办11年来长盛不衰,深受百姓欢迎,并且在全省、全国评比中屡屡获奖,跻身于全国名牌栏目前列中,这是与浙江经济台多年来在办节目过程中,不断注入理政类节目的新思维、新理念,及时调整节目格局、深化思想内涵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