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当今媒体系统以无所不在、融合以及网络化为特征,但大众传播和大众媒体仍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新的模式、现象和行为越发重要,而常见的网络传播概念并不适于描述和研究它们。因此,本文尝试提出网众传播、网众和网络化用户的概念,这一组概念脱胎演化自传播学及受众研究理论。本文认为:人们通过积极的媒介使用行为,以跨越各种媒介形态的信息传播技术为中介相互联结,构成了融合信息网络与社会网络的新型网络,成为网络化用户。网络化用户的集合即网众。网众通过社会性媒体生产、发布和接受信息,发动并参与了网众传播。而网众与网众传播,可以成为一种传播与媒介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短视频平台用户交互行为的差异,对平台导向和用户选择有着重要价值。文章基于趣味区隔理论对不同短视频平台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各维度的差异性进行研究,以抖音、快手、b站3个平台“徐州八孩母亲”事件相关视频为例,对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中传播者、内容、接收者、反馈效果4个维度的差异性进行假设检验,结合主题模型挖掘标题文本与评论文本的主题倾向,并借助布尔迪厄趣味区隔理论对差异性进行阐释与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短视频平台的差异性源于用户间形成的趣味区隔,用户在短视频传播的交互中不断强化其价值观边界,同时平台逐渐形成趣味共同体;短视频平台用户交互行为差异反映出不同的阶层需求和价值观差异,而平台又通过自身调性构建来迎合和强化其特性。  相似文献   

3.
高丽华 《新闻界》2013,(16):67-70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WEB2.0时代带来的技术转变,基于WEB2.0技术的社会化媒体以其参与、公开、交流、对话、社区化、连通性等优势成为最受欢迎的互联网应用形式。社会化媒体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从媒介组织、媒介用户、媒介生产等重构了数字时代的传播模式,主要体现在从传播者到"共有媒体"系统的建立;从传播媒介到交互式信息平台的形成;从传播内容到用户创造与分享信息的传播机制;从被动的受众到互动参与的积极用户;从碎片化传播到受众的重新聚合,一系列的变革要求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必须以用户参与、即时互动和信息共享为核心加以展开。  相似文献   

4.
佟雪娜  杨倩莉 《传媒》2021,(17):91-93
人工智能延展了传播过程中人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对音乐传播的智能化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对人工智能在音乐传播活动中的应用进行探析.首先,阐述了人工智能在音乐信息采集、音乐内容生产、音乐媒介分发、音乐用户体验等传播活动中的渗透现状.其次,分析了人工智能对音乐传播者的核心功能、音乐传播内容的价值、音乐传播媒介的转型发展、音乐用户的体验以及音乐传播的风险等产生的全方位变革影响.最后,提出推动传播过程中音乐内容智能化创新建设、发挥音乐把关人的身份作用、强化音乐媒介平台的监督属性以及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应对措施,以合理规避人工智能对音乐传播活动带来的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社交媒体的风靡深刻变革了大众的媒介使用方式,进而重构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心理情感和思维意识.微信是当今中国网民最常使用的社交媒体,腾讯发布的《2016年微信用户数据报告》显示,61%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每天打开超过30次的重度用户占36%.①微信已深度渗透用户生活.对微信用户传播心理的探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进行自我认知、媒介认知及社会文化认知.本文从自我传播心理、人际传播心理和群体传播心理三个层面对微信用户的传播心理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6.
刘玉雅 《传媒》2015,(13):66-67
近年来,自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以用户之间极强的互动性和密切的关联性特征对传统的媒介传播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基于信息情景理论,对自媒体广告的媒介特性、情境变化,以及角色转换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未来广告传播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7.
在新新媒体发展的今天,移动互联网无疑是各大互联网公司竞相占领的高地,而在媒介多元化和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微信何以从众多社交媒介中脱颖而出成为用户最多的媒介之一,其独特的传播模式和营销模式值得探析。本文将结合传播学和新闻学相关原理对微信的传播模式进行探析。探析微信本身的商业价值及其作为媒介形式本身所具备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8.
薄莹 《东南传播》2012,(2):16-18
个人网络电台是广播媒体与互联网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产生的新兴媒介产品,在"个人化媒体"日趋兴盛的时代背景下,本文关注的视角主要包括菠萝台的内容产生方式、传播路径、传播效果以及媒介使用者接触媒介动机等方面内容,通过传播学的基础理论来分析菠萝台在传播过程中所显示出的用户制作内容、高交互性、自主性、共享性等新媒体传播特性。  相似文献   

9.
媒介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传播带来了新特点新规律,也为传播模式研究带来了新思路新方法.本文根据用户信息行为特征构建互联网群体传播的网格化研究模式,抽象概括了用户、信息及其之间的链接关系,提出了运用大数据思维对用户进行文化属性和社会分层的网格化分类方法,探讨了用户画像分析、传播效果优化和网络文化发展预测的研究路径,为互联网群...  相似文献   

10.
Web2.0交互式传播技术与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使新闻业进入了社会化生产与传播的运行情境中。用户参与到新闻的生产与传播的整个流程中,用户解读新闻的过程,也是对新闻文本的意义解构和价值再激活的过程。本文从媒介文化传播的视角,研究了社会化传播中互联网用户的新闻解读行为及其动因,剖析了新闻文本在传播中的意义解构与价值激活现象及其在塑造媒介文化、构建公共议事空间方面的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字化传播时代,信息从大众传播转向个性化精准传播。电子阅读用户的需求细分成为吸引受众、提高传播有效性、推动电子阅读产业发展的首要工作。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人群对于媒介的"使用与满足"各有不同,表现在媒介期待、媒介接触和需求满足方面也各有差异。这些细分需求为电子读物的生产、设计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谢兰玉 《兰台世界》2012,(23):16-17
人类传播历经了前语言传播、语言传播、书写传播、印刷传播以及电子传播,媒介的演变促使传播方式逐渐多维便利,拓展了档案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媒介演变中档案文化得到积淀并世代相承,档案文化传播将最终实现社会化。  相似文献   

13.
占骏 《现代视听》2015,(2):58-60
本文对视听新媒介的定义、基本特征做了具体的阐述,通过分析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在视听新媒介中运用的营销策略总结了视听新媒介的营销优势——营销成本低,传播效果好;用户特征明显、实施精准营销;实现主动传播;用户广泛参与营销活动;用户参与性高,互动性强。  相似文献   

14.
申思达  孟媛 《今传媒》2016,(9):74-75
新媒体时代,谁掌握人性谁就能占有市场。用户的娱乐需求在游戏中得到满足,满足的过程同时也是用户关系重构的过程。在微信红包的使用中用户的心理需求和使用后的心理满足体现出新媒体与用户的使用满足关系,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从传播心理学出发,针对用户的需求心理和满足心理来分析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探讨新媒体时代媒介使用功能化对用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梁小凤 《东南传播》2016,(2):108-110
本文运用案例法和定性分析的方法,以豆瓣网为例,结合传播致效相关理论对豆瓣网的传播行为从实现传播致效的角度进行较为系统的剖析。研究发现,以下四点因素对豆瓣网实现传播致效影响较大:信息因素——通过为用户提供优质信息吸引用户,通过用户可自行生产信息提升用户粘度,信息具备实现传播致效的属性;行动因素——通过用户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反馈行动加速传播致效的实现;技术因素——先进数据分析系统是实现传播致效的前提;媒介因素——网站的用户身份认同为实现传播致效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6.
网络传播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对广告传播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Web2.0理念的出现以及对该理念的发展运用,使广告传播发生了巨大变化。传播手段和传播关系的革新,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传播环境的变化,让传统的广告运动中的多角关系发生了改变,广告主不再高高在上,广告代理公司的作用正在逐渐发生改变,或者说减弱,媒介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网络用户的地位不再消极被动,而是打破了传统的对于信息生产和传播渠道的垄断,掌握了传播主动权。本文在研究社会化媒体中的广告时,首先明晰社会化媒体的概念和传播特征,并根掘这些传播特征,与广告传播相结合,归纳出广告信息流动的新特点,然后分析这种变化给广告传播带来的影响,辨明社会化媒体作为广告平台的价值所在,最终彰显出社会化媒体在广告传播中的价值以及影响。  相似文献   

17.
传播的五要素诠释了传播学及传播应用的重要元素,媒介的生存与发展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受到关注。根据笔者多年在传播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深入探讨了传播五要素的相互关联性以及基于传播要素的媒介生存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18.
石静 《编辑学刊》2021,(3):46-52
面对"移动+"的传播生态、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编辑作为专业体现媒介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职业人,如何在话语权转移中合理体现把关人的控制引导?如何在继续扩大的智能化、交互化、市场化、线上化的工作情状里保持媒体的专业性与职业素养?如何通过媒介表征改造单向度用户,在实现引导的同时培养理性、思辨的用户?这是编辑身处技术制造的喧嚣的媒介景观中为保障传播力品格需要思考的立身问题,也是为拓宽传播力路径需要思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更是编辑个体在传播引发的消费社会的关系变动中,嵌入、脱嵌、再度嵌入的如何自洽的自我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颖 《青年记者》2020,(11):4-5
新闻传播格局重构,互联网个体用户成为关键因素近年来,媒介技术变迁,新闻传播格局重构.个体用户成为中心,专业媒体不再是唯一的新闻生产者和传播者.公共传播时代已经到来,公共传播机制重新建构,公共传播是通过传统媒体或互联网等新兴媒体面对不特定人群的开放性传播,它的传播主体既包括大众媒体,也涵盖网站、微博、微信、电子阅报栏、手机报、网络电视等各类新兴媒体.  相似文献   

20.
随着短视频层出不穷的更新,极大转移传统电视用户的注意力,新闻类栏目也更加式微.为了谋求生存,各级电视台新闻栏目也开始入驻短视频平台进行跨媒介传播,推进媒介的深度融合.文章主要从地方电视台新闻类短视频传播入手进行传播策略分析,并对当下的新闻类短视频传播现状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