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来西亚有关媒体报道,书业这一行在马来西亚几经沉浮,反反复复,难以壮大,近期更有沉落之势,图书馆都减少了买书,但新马人爱读华文书这一点却是肯定的。华文书在新马也几经沉浮有关报道回顾华文书在新马的历史时说,上世纪50年代,新马的读书风气很盛,中国大陆出版的书在那里供不应求;以后随着时局的变化,有50多家中国大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被禁  相似文献   

2.
自中国加入WTO后,华文出版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华文出版的格局也有了新的变动,作为出版人我们有必要了解中国大陆、港澳台及新马等地区的出版情况如何?整个华文市场到底有多大?未来的华文出版融合程度有多少?针对这些问题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华文出版领域知名学者辛广伟.  相似文献   

3.
缪立平 《出版参考》2006,(3S):5-6,8
自中国加入WTO后,华文出版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华文出版的格局也有了新的变动,作为出版人我们有必要了解中国大陆、港澳台及新马等地区的出版情况如何?整个华文市场到底有多大?未来的华文出版融合程度有多少?针对这些问题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华文出版领域知名学者辛广伟。[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博览     
海外华文报纸现况据一九八五年底的材料,在亚洲、南北美洲、欧洲、非洲二十二个国家和地区,有华文报纸一百零三种,其中日报七十一种,日报期发行数合计在一百万份以上,其中仅新加坡、马来西亚两国便超过七十万份,美国约为十五万份。海外华文报纸分布地区之广,规模和影响之大,为各国非本地血统居民主办的新闻事业所仅见。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记者缪立平)新加坡大众控股集团近年来动作频频,去年大手笔推出首届海外华文书市,在两岸三地及新马地区引起轰动。首届海外华文书展取得不错成绩,也证明了华文图书在当地市场的需求。如今,由新加坡大众控股集团与马来西亚星洲日报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海外华文书市,计划将于2007年5月27日  相似文献   

6.
据一九八五年底的材料,在亚洲、南北美洲、欧洲、非洲二十二个国家和地区,有华文报纸一百零三种,其中日报七十一种,日报期发行数合计在一百万份以上,其中仅新加坡、马来西亚两国便超过七十万份,美国约为十五万份。海外华文报纸分布地区之广,规模和影响之大,为各国非本地血统居民主办的新闻事业所仅见。海外华文报纸由于背景各异,反映了不同的政治倾向,特别是受到中国国内政局的影响,往往分成对立的营垒。随着形势的发展和中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目前明显亲台的报纸已是极少数。许多报纸强调为当地华侨、华人社区服务,宣称要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来报道和评论海峡两岸的事态。还有的提出报纸要“政治淡化”,有的规定对两岸均不进行攻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海外华侨、华人越来越关心中国大陆的情况,华文报纸没有中国新闻就将失去读者,影响销路,因此各报不论政治倾向如何都纷纷扩大中国新闻的版面。以美国为例,各主要华文日报都辟有报道中国消息的专版。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虽然中国消息是作为国际新闻的一部分刊出的,仍占有一定篇幅。海外华文报纸的前途如何?有一种意见认为,由于华文教育在许多国家受到压制,华人新一代已不懂华文,因而华文报纸最终将消失。但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中国出版界看到了东南亚华文图书市场的巨大潜力,以版权贸易、参加书展等方式加大了国内出版物对新加坡、马来西亚市场的开拓力度。虽然在图书外销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出版方面与新马同业的合作却成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内出版业对新马华文出版的本地化缺乏认识,国内图书在选题和形式上与当地华文出版物有相当的距离,出口至新马地区的图书不能充分适应当地华人的阅读口味,库存滞销较为严重。国内直接输出版权至新马的也很少。与国内出版业为打开新马市场的付出不成比例。因此,对新马华文出版业的发展轨迹进行研究,以探究国内出版业与新马华文出版业的最佳链接方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众多美国主流报纸发行量呈下跌趋势,相比之下,美国华文报纸却势头良好,不仅发行量增加,种类也呈现百花齐放之势。据统计,近10年间,美国华文报纸的发行量增长了约三成。华人集中的美国大城市如纽约、洛杉矶、旧金山、芝加哥等,几乎都有本地华文报纸,有的城市华文报纸多达几十种。其中,发行量和影响较大的有《星岛日报》、《世界日报》、《侨报》等10家左右。华文报纸发展势头良好,越来越凸显其文化桥梁、社会聚集和宣传平台的功能。尽管美国华文报纸竞争激烈,但其维护华人权益和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新闻传播领域里 ,华文传媒是大中华文化圈的重要媒介 ,同时是华人与所在国不可或缺的沟通桥梁 ,美国是海外华文传媒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本文针对华人聚集最多的加利福尼亚洲 ,透过访问及调查研究 ,分析华文报纸发展原因、现状和发展范式  相似文献   

10.
曾有这样的一句名言:“海水所到之地,必有华人。华人聚居之地,必有中华文化的滋长、茁壮。”此话不假。当我来到华人占当地总人口(约400万)70%左右的东南亚小岛国新加坡时,也就无须担心看不到华文报纸了。在新加坡出版发行的10家报纸中,华文报就有4家之多。它们是:《联合早报》、《联合晚报》、《新明日报》、《星期五周报》。这些华文报章,对于在读者中传播、培养中华文化价值观念和道德传统,以及成为人民与政府间沟通信息的桥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加坡的华文报,办得活泼、有生气。它们每天向广大读者提供大量信息…  相似文献   

11.
今年9月,我随中国报业协会赴泰国代表团,考察泰国的报业。这里我想介绍一下在泰华人创办的华文报纸经营情况。泰国的报纸主要使用3种语言:泰国语、汉语和英语。其中泰文报纸种数最多,发行量也最大。第二种发行量多的属华文报纸,因为在泰国5500万人口中,10%是华人。目前,注册登记公开发行的华文日报,有《京华  相似文献   

12.
美国华文报纸是华人接触的主要母语媒体.据统计,美国华人移民约270万人,阅报人口近1007Y.当前美国华文报纸有50多家,纽约、洛杉矶、芝加哥、旧金山、休斯敦等城市,大大小小的中文报纸多达十几种甚至几十种.①  相似文献   

13.
我国各大报刊和世界华文报纸登载“神州五号”成功发射新闻的号外 ,1 2月 1日开始集中展示于北京国家图书馆中文报纸第二阅览室 ,展示了报道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报纸号外共计 5 0多种 70余份 ,分别由 46家报刊社出版 ,数量之多为馆藏号外之最。———摘自 2 0 0 3年 12月 13  相似文献   

14.
蒋冬英 《兰台世界》2016,(20):96-98
通过新马华文文学及书刊,了解到一位尚少人知的新马华文学的拓荒者、杰出作家、潮籍华侨报人曾圣提的一些研究资料线索。本文试图把他丰富的办报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以及对南洋社会文化活动影响作一个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5.
今年9月,我随中国报业协会赴泰国代表团,考察泰国的报业。这里我想介绍一下在泰华人创办的华文报纸经营情况。泰国的报纸主要使用3种语言:泰国语、汉语和英语。其中泰文报纸种数最多,发行量也最大。第二种发行量多的属华文报纸,因为在泰国5500万人口中,10%是华人。  相似文献   

16.
传媒链接     
纽约华文报纸竞争激烈 在纽约的地铁车厢中,你可以随时看到乘客在翻阅报纸,但如果你认为他们都在浏览《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那就大错特错了。作为全美民族文化大熔炉的心脏,纽约至少有300多份非英语类报纸,而近年来华人移民的日益增多,也让纽约华文报业的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目前纽约每天出版的华文日报主要有4家,分别是《世界日报》、《星岛日报》、《明报》和《侨报》,其他一些华文周报  相似文献   

17.
苏彦韬 《中国广播》2011,(10):14-17
美国是中国海外华文媒体发展最蓬勃的地区之一,早在1854年就诞生了全球最早的一份中文报纸《金山日新录》。华文媒体1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在美国出现过的华文媒体种类和数量都在海外华文媒体中名列前茅。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华文媒体在国际上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8.
当历史回到1815年8月5日,<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在马六甲创刊之时,这份当时由英国传教士创办的期刊就掀开了中国海外华文传媒的崭新一页.著名中国新闻史学家戈公振就在其<中国报学史>一书中高度评价它为"华文报纸第一种"、"我国有现代报纸之始".  相似文献   

19.
东南亚华文报纸版面编排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华文报纸历史悠久,如果从1815年<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计起,迄今已有190年了.在这190年的发展中,华文报纸的版式从呆板到活泼.笔者根据世界印刷出版史对出版物的时间分段,以及综合考虑印刷机的发展和东南亚华文报纸购买外国印刷机的实际情况,把华文报纸的版面编排历史分为版面编排粗糙期、版面改进期、版面精美期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报刊之友》2010,(4):115-116
2009年,世纪华文沿用SIS报刊研究体系和SRR研究系统,对全国报纸发行市场做了连续性监测,研究的内容主要分报纸发行和读者研究两个角度,其中,发行部分细分为零售发行与订阅发行(含家庭订阅和单位订阅)。依据渊研数据,我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北京、上海、南京、珠三角地区、沈阳的报刊发行作为典型案例,对都市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