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申奥 《视听》2024,(4):142-145
在知识经济风靡的当下,东方甄选抓住机遇,开拓知识分享型电商直播模式。其头部主播董宇辉凭借密集的知识输出和强大的情绪感染力,在主播与消费者之间构筑了较稳固的关系网络,实现了电商直播影响力的社会扩散,持续赋能其货品销售渠道。以互动仪式链为理论依据来阐释主播与消费者间的互动机制,并结合引爆点理论分析构筑主播与消费者间稳定互动仪式的策略,可以发现知识分享型电商直播的互动仪式机制包括成员聚合、情感共鸣、仪式破圈三个维度。参与式文化与主流媒体互补叙事,加速社会下公众知识需求激增,乡村振兴与农产品电商直播契合,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知识分享型电商直播的破圈。  相似文献   

2.
马宁  阮一婷 《传媒》2021,(10):55-56
当前,以电商、真人秀、游戏等直播为代表的传播形态广受关注,网络直播自2016年"中国网络直播元年"发展至今,用户规模已突破六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直播带货进一步推动了电商直播普及应用,但以主播为焦点的舆情事件也层出不穷.在以直播平台、MCN机构、网络主播、商业企业以及监管机构、协会组织等为主体的网络直播数字文化传播体系下,有效的自律他律已成为网络直播发展需要从数字媒介素养、社会协同共治等方面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下,电视新闻节目的直播已经成为常态化,作为电视新闻主播如何应对新闻直播的常态化,这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直播"的理解,电视新闻主播的团队意识以及主播个人的经验和直播能力的构成,解构电视新闻主播在节目中直播能力的运用,并对此做出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袁野 《视听》2022,(2):139-141
近年来,直播市场不断扩张,直播乱象层出不穷,网络主播"蹭热度"事件时有发生.网络主播在"蹭热度"的事件选择上具有热点话题、互动体验、景观联动方面的共性特征,而借势营销成了网络主播性价比较高的选择.规范网络直播行业健康发展,必须强化对热点事件的提前介入机制,把握热点事件舆论主导权,明晰网络主播对热点事件应用的规律,明确网...  相似文献   

5.
回顾2016年,网络直播绝对是文化产业创新的热门标签.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视频直播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竞争异常激烈,其中YY Live格外显眼.通过对这一典型个案的直播生态环境和商业模式的研究,发现其"平台+公会+主播+用户"的模式建构了比较完整稳定的直播生态链,而这一闭环生态链的催生正是资本、移动技术以及观众三方需求的耦合.同时,对于网络表演业乱象的治理,也应该把握这一耦合机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网络视频直播悄然兴起,视频主播在这一热潮中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直播软件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们投身到视频直播的热潮之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认识个体参与网络直播的现象,文章从拟剧理论角度对视频直播中的主播角色进行分析,认为非职业主播通过直播活动,实现了虚拟的自我角色实现过程和身份重构体验;半专业化主播经由直播活动,实现了其主播的大众角色认知转向明星的身份重构;专业化主播通过直播过程,实现了主播的大众角色认知走向多元的重构。在我国转型时期下加强对网络直播现象的关注,才能更好促进该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潘娣 《今传媒》2016,(6):47-48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革新与网络直播平台的不断发展,网络主播数量实现了爆炸性的增长,呈现出一种热度化的景象。但在其异常火爆的背后,存在由于直播平台社会责任感低、网络主播专业素养的缺失、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与受众娱乐取向的相互影响等原因导致直播内容低俗化的问题。要使网络主播行业健康发展下去,让网络主播不再成为新形势下的贬义词,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功能的日益完善,近些年,依托互联网而实现的强大的交互功能吸引着来自于中国各个年龄段的网民们。从最初的网上聊天,网络交友到微博的实时更新和直播这种新型网络沟通方式的出现,这些都使得网络传播功能越来越强大和万能。2016年是中国的直播元年,国内竞技类游戏直播作为网络直播最初的生力军,通过近两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该行业固定的模式。在这期间涌现了一部分知名且具有代表性的网络游戏主播,他们作为主持人的一种,在网络直播中起到了主体作用。本文就直播行业和主播这一职业目前的状况,对网络主播的播出风格加以归类、整理和探讨,希望能对主播这一职业的发展和未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直播带书是新媒介环境下传统出版企业与社交媒体、电商平台跨界融合的新生事物.在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这一新型线上商业零售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出版营销实践.文章从主播的身份角度分析了当下直播带书的应用模式,以符号消费、拟剧论、受众商品和准社会交往理论为观照,从构建主播人设形象、提升主播图书选品能力、丰富直播带书营销场景、创新直播营销话术4方面探讨了新媒介环境下提升直播带书营销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当前火爆的网络直播现象是新媒体技术发展后出现的,究其本质,网络直播就是主播身体的展演,以及观众对其所进行的"凝视".本文提出在主播与观众的身体在看与被看的过程中,身体成为主播自我呈现的媒介,也成为观众在文字符号后潜在的主体对象.直播中呈现身体并进行一种面对面交流,由此可以看出人的身体是网络直播的基础.同时,在网络直播间中,可以说是建构了一处虚拟的场景,该场景提供了主播与观众之间交流互动的虚拟空间,也是伴随着身体而存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移动电子产品的普及,"掌上购物"已成为新型的购买方式,网络直播以其可视化强、互动及时、真实便捷等优势,迅速吸引用户成为新型的在线营销模式并形成直播产业链.本文以网络直播的现状为切入口,分析了当前我国图书直播营销的常见模式与面临的困难,提出为用户打造合适的产品、为产品找合适的主播、创造良好的直播场景、创新直播方式等建...  相似文献   

12.
尚烨 《传媒》2017,(23):43-45
随着信息技术的迭代与普及,互联网正在全方位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并对传统世界进行着颠覆性的改造.这一过程催生了许多依托于互联网载体而生长的群体及文化."网络直播"就是汇集多元众生相的互联网生态中极具特色的一种新型传播方式.然而,由于网络直播平台属于一种新型社交媒介,因此,相应的监管尚不规范,加之资本的追逐,金钱与名望对网络主播的刺激,导致很多网络直播平台主播为了成为网络红人(简称"网红"),不断制造各种媒体轰动事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基于此背景,笔者在对网络直播发展现状进行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对网络直播中的传播者、信息、受众等在网络直播中存在的失范现象进行了剖析,分析了当前网络监管的现状,并从提升技术监管、明确管理主体责任、加大法律监管的频度和力度等三个方面对网络直播的监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直播飞速发展,网络主播数量也呈爆炸式增长.由于网络直播入行门槛低,导致主播质量参差不齐.为了解公众对网络主播的态度,本文从公众对主播认知度及自身是否愿意当主播入手.通过描述分析法和推断统计法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同时探寻公众对网络直播未来发展的看法,得出公众心目中主播应该具备的能力.这些对促进网络直播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唐衍欢 《传媒》2018,(15):45-46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网络表演(直播)社会价值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网络直播用户已经突破4亿,其中游戏直播用户和真人秀直播用户规模分别占网民总规模的29%、28.5%.可见,网络直播3.0时代正在全面到来,网络直播行业的市场价值也正在得到全面释放.但客观来讲,网络视频主播崛起所衍生出来的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涉及色情、暴力、犯罪等内容泛滥,严重危害了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2018年4月8日,国家网信办要求快手和火山小视频暂停有关算法推荐功能,并将王乐乐、杨清柠、陈山等违规主播列入黑名单,做出了封号禁播处理.2018年4月8日,央视四套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新闻》栏目公开对五位主播进行点名批评.全媒体时代,从事网络视频直播已经成为许多人的"捞金"途径,但如何对这一群体实施有效监管,在确保网络直播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使其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播阵地,无疑是当前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孙信茹  甘庆超 《当代传播》2021,(3):79-82,85
网络直播开创了全新的观看模式,粉丝不仅"看"主播,还十分注重主播对自己的反观,进而形成一种对视的观看行为.本文分析对视中观看和反观的具体表征及其塑造出的新的情感互动方式,研究发现观看和反观共同作用,不仅确立了粉丝的话语权力,还将粉丝和主播分别构造为满载欲望和完美"他者"的角色,这也使得网络直播中的粉丝观看不仅追求视觉感官享受和本能欲望的释放,更追求一种需求互惠的满足.对视不仅形塑了观看行为的实践过程与主客关系,还催生了新的意义系统.  相似文献   

16.
刘洋  李琴 《青年记者》2017,(23):23-24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我国社会结构加速转型的背景下,网络直播近年来井喷式发展,不仅成为一种新兴职业,也相伴出现了新的社会群体——网络主播与直播观众.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际交往提供便利性的同时,也衍生出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网络直播热潮下,直播内容低俗、网络主播违法现象频频出现.从社会学视角对网络直播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7.
当下,国内正掀起虚拟数字人的热潮,AI主播作为其中一项新的技术,给传媒行业带来了新的变革,完善和发展了媒体信息传递的路径,为媒体的深度融合注入新的力量。从传统媒体、新媒体、网络直播到物理伴随,AI主播的功能不断升级迭代,运用场景不断丰富,创新和优化了媒体内容生产模式。本文聚焦AI主播在不同平台的运用和实践,关注AI技术发展可能引发的人机关系、社会秩序等方面的变化,为AI主播的良性化、科学化、法制化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唐梦婕 《视听》2023,(3):125-128
学习直播在当下作为一种基于媒介衍生的新型学习形态,在B站、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学习主播将个人学习场景主动公开到网络上供大家观看,借此收获了大量内容受众。本文从社会渗透理论视角出发,采用参与式观察和半结构访谈两种方法对学习直播中的互动现象进行探析。研究发现,学习主播通过适当的自我表露和意义符号的运用,推动与粉丝间的良好关系构建,并加深交往范围。但随着关系交往的不断深入,学习直播自身的局限性也使得主播与粉丝、粉丝与粉丝间的交流与互动关系有退化和终止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王贞瑾 《传媒》2018,(5):52-54
近年来,网络直播行业的规模呈现井喷式扩张,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网络娱乐类应用用户规模均保持了高速增长,其中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了4.22亿,年增长率最高,达22.6%.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间大约有3000多个直播"房间"同时在线,用户数可达200多万人次.业界普遍认为,网络直播平台是互联网发展的下一个风口,然而,随着网络直播平台不断爆出主播行为失范等新闻,2017年4月14日,文化部对斗鱼、虎牙直播、YY等主流直播网站的涉黄涉暴行为进行了处罚.这一系列行动使得人们在讨论网络直播平台"热"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冷静地思考网络直播平台发展过程中针对失范行为的引导与规制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朱珂歆 《出版参考》2023,(9):9-12+8
在移动网络日益融入日常生活、人们与纸质阅读渐趋疏离的当下,图书营销顺势而为积极入局短视频直播平台,已经成为出版行业的一种共识。而在出版业的不断摸索中,出版直播中“人、货、场”三大核心要素的内涵与外延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本文通过网络田野调查对其进行了观察与探究,总结出当下出版直播主播IP化、商品符号化以及场域动态化的发展趋向,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