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网络传播的社会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的所有传播活动,都是一定社会发展的产物,都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网络传播虽然在技术特性和传播方式上与其他传播形式有很大不同,但其传播的性质、功能以及与社会的关系却是一致的,同样具有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属性;同样担负着社会责任并受到社会的控制和制约。  相似文献   

2.
任何传播都存在着控制的因素。关于传播控制的理论主要是"把关人"理论。对传播的控制包括来自外部的各种软硬控制,还有五种自热的"控制"。本文讨论了把关人概念的提出以及把关人理论发展的过程,并重点讨论传播中自然发生和不可避免的五种控制的情形。  相似文献   

3.
政治传播的本质反映的是一种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其功能就是它在特定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虽然政治传播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现象广泛地存在每个国家与社会之中,但不同的国家和社会之间政治传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完全相同的。中国的政治传播具有自身特殊的发展阶段和环境、发展模式、以及在社会中特殊的结构性地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别于西方国家的政治传播。中国语境下政治传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服务、控制、发展三大方面,这是中国政治传播功能的核心体现。创造良好政治传播环境和条件,充分发挥政治传播的积极作用,对于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空间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赋予了空间以传播性征,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传播主体借助空间的传播功能对受传者进行控制,即空间占有下的集群效应,对空间走向的控制实现空间的聚合与分散以及空间重组对传播进程的影响。自然空间与社会空间都成为传播者实施控制的场域,这使得实现空间的公平正义变得十分紧迫且重要。  相似文献   

5.
杨刚  阎文平 《青年记者》2007,(14):26-27
危机传播,是指针对社会的危机现象采取大众传播及其他手段,对社会加以有效控制的信息传播活动。它的目的在于按照社会传播和新闻传播的规律,对危机处理过程进行干预和影响,促使危机向好的方向转化。危机传播是一种在极大时间压力下对不确定状态做出的无章可循的传播。危机传播研究发端于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1982年在泰勒案例中,危机传播研究领域从政治领域拓展到商业、  相似文献   

6.
反负控制新闻学中的负控制概念专指各种势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势力)为维护自身的不正当利益或违法犯罪行为,对新闻传播主体的正义的新闻传播活动进行的反人民性控制,即阻挠甚至扼杀新闻传播主体的客观、公正的新闻传播活  相似文献   

7.
战争与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沛林  张雯 《军事记者》2003,(11):19-20
在战时,任何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和社会政治集团,都要借助传播手段(包括组织传播、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表达反映国家利益和国家意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伦理道德准则,这是在战争这种特殊环境下一个国家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发挥政治领导和舆论影响作用的重要机器,也是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执政者掌控舆论、确保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这种制军事传播权,就是对军事传播权占绝对优势的控制和使用。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伟大奠基人,全世界无产者的伟大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和思想舆论的力量。他们有一句石破天惊的名言…  相似文献   

8.
本文辨正政治统摄传播、传媒政治、传播政治经济学等几个政治传播研究中常常混淆不清的核心命题.从国家、经济、社会三个维度所规限的政治,可以归纳为政治的国家化、经济化、社会化过程.这种过程正是政治从无到有、从己到人、从私到公、从内到外、从一到多的通过“传播”这一根基性路径的生成过程;政治传播,着力的是人类社会中政治与传播的本质性融合,它立足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政治生活.这种理解中,政治与传播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均居“本体”地位;而所谓传媒政治,已经是下沉到政治传播很低层面——以媒介作为传播工具的一种具体的媒介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是传播学研究中一个独特的流派,其关注大众媒介的所有权结构、所有制关系及其控制;政治社会化属于政治传播范畴,政治传播内在地包含着政治社会化.但是,政治传播却不限于政治社会化,因而也不等于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纯政治学的传统理论范畴,这个范畴的本质是在政治范围内讨论政治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基于网络和数码技术的新型传播方式,手机短信具有多元传播、社会动员和政治参与的功能。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短信传播效果,探讨新型传播在信息控制背景下的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论新闻控制     
新闻控制是新闻传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新闻传播中社会控制主要通过政治控制,信息控制,经济控制,法制控制等手段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政治传播反映了人类传播活动表达政治、服务政治、参与政治的特性。媒体是实现政治传播最主要的中介方。媒体在政治传播中通常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独立性。虽然政府与媒体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但媒体是独立于政府和民众之外的第三方。媒体在政治传播中受自身特定的办报宗旨和把关标准制约。第二,多元性。媒体作为独立的社会组织,在发挥着本体性功能的同时,还受到社会多元利益的影响。媒体在政治传播中通常表现出不同的报道特点和立场倾向。第三,动态性。媒体在政治传播中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媒体在政治传播中发挥作用的内容和形式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政治传播可视为所有关于政治讯息传播过程之行为,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狭义观之,政治传播可视为政府事务的沟通。文化政策传播对社会文化之作用,主要是融合居住在共同生活地域里,不同文化背景族群之工具,故文化政策传播对社会具有重要之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传统大众媒介传播到社交媒体传播,传播系统的控制始终以媒介为中心,将媒介视为控制的主导力量或中介力量,对传播主体实施绝对可控的控制措施,从而忽略了主体对媒体或系统的反向控制作用。智能技术的进步引发了全新的智能传播现象,特别是机器主体成为重要的参与者,不仅使传播主体的反控制地位日益崛起,更带来了诸如未知主体传播、传播无节制扩张以及传播系统螺旋式进化等全新问题。文章认为,智能传播时代的控制策略应该从发展的人类主体性与人类需求出发,在平衡其与可能存在的他者传播主体间的关系的基础上,从分级控制与动态控制的不同视角,发挥智能传播系统的巨大价值,同时也规避潜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党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一种,其特殊的政治使命决定了它要有良好的传播效果。以往的党刊都是以刊登政治理论和工作经验为主要内容,以"灌输"式的说服教育为主,不怎么讲究传播技巧,不注重发挥受众的能动性。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刊在市场经济环境的驱动下,与时俱进、扬长避短,在追求传播效果最大化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本文力求把传播学的理论运用到党刊的工作实际中,从传播信息控制、传播技巧和受众三方面阐述了党刊如何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会议新闻作为政治活动的传播,其实,是政治共同体内部政治活动的社会延伸,是政治行动者借助媒体将其政治活动向社会的扩散,以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和社会行动的过程。会议新闻具有议程设置、政治宣示、社会动员、政治沟通、舆论引导等功能。会议新闻政治传播功能的实现是政治行动者、媒介、公众相互作用的结果,要实现会议新闻的政治传播效果,需要保持三者的协调和适度的博弈张力与统一。  相似文献   

16.
传播新技术在给社会发展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对传统的社会控制提出了挑战。由于时空的重组、数字化的发展、社会身份的隐匿以及网络化的发展,传统的社会控制面临着失序的危险;数字化造成传统法律控制的无力,社会身份的隐匿使得传统道德约束产生弱化趋势;开放性、网络化带来了传统组织控制的失灵。如何应对传播新技术的挑战,维护我国家社会内部的协调、稳定发展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政治传播与政治社会化是一对联系非常紧密的概念,从西方引进之后,中国学者对它们的涵义、特征、功能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政治传播的互动性推动个体政治社会化,其功能性促进社会共同体的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过程即政治传播的过程,二者具有同一性和同步性。政治社会化程度反过来要求政治传播与其高度匹配。  相似文献   

18.
试论文献传播的法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杰 《图书馆》1999,(1):32-35
本文从文献传播和文献传播的法律控制的概念入手,简略回顾了中外文献传播法律控制的种种现象,得出了文献传播法律控制的实质,并着重论述了文献传播法律控制的内容及其控制体系,最后结合实际简略分析了我国文献传播法律控制的现状和不足。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定州事件”受关注度有限、传播控制存在失误的基础上,提出:有关部门应该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更新传播观念、转换传播模式,促使信息从组织传播走向大众传播、由垂直流动转为横向流动。由此,才能塑造良好的传播环境,社会管理才能趋向“善治”。  相似文献   

20.
"微新闻"是新时期传播方式发展的重要表现,是社会影响比较大的传播媒介。"微新闻"是以网络平台为传播媒介的一种新型化服务形式,具有云传播模式的新闻独特性。具有时效性,但是相应的控制性较差,新闻内容会对社会舆论情况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对"微新闻"的传播特性及传播控制方式进行分析,在网络复杂性基础上讲"微新闻"控制在一定的传播方式之内,实现其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