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南方人物周刊》自2004年创刊以来,以其独特的报道视角和鲜明的报道特征,成为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杂志。本文选取其2012—2014这三年来封面"小人物"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南方人物周刊》选取"小人物"的原因及目的,并对其报道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孟磊  张舵 《今传媒》2011,(12):44-45
《封面人物》是《南方人物周刊》与读者交流的第一道关卡,也是体现其风格特色和编辑理念的核心栏目。本文将选取2010年全年45期的《封面报道》报道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来探寻《南方人物周刊》在报道特征和处理方式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赵耕 《青年记者》2016,(16):56-57
近年来,人物报道逐渐成为各大媒体对垒的阵地,并且呈现杂志化团队操作的发展趋势.对《南方人物周刊》《人物》《环球人物》等杂志人物专题报道的研究并不少见.其实人物报道最初在我国是在报纸上出现的,并一直在报纸上占据一席之地.报纸的人物报道,能反映出时代发展变革的脚步中办报思想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张婷  谢毅 《传媒》2012,(8):48-50
《南方人物周刊》2004年6月15日创刊,定位于新闻人物类杂志。几年来,无论是发行量还是社会影响力方面,《南方人物周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得到了来自业界同行和受众的肯定。目前,《南方人物周刊》拥有40万固定读者,在新闻杂志和风起云涌的人物类杂志中,以独特  相似文献   

5.
《南方人物周刊》创刊于2004年6月,是一份由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主管、《南方周刊》出品的综合类人物周刊。创刊至今,《南方人物周刊》以其特色和个性在期刊市场上争得了一席之地。对于《南方人物周刊》来说,封面文章就是该杂志的封  相似文献   

6.
朱清河  李靖 《当代传播》2008,(6):106-107
《南方人物周刊》的成功,不但给人物类期刊带来了勃勃生机,而且也给传统典型人物报道的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板。它的“典型”人物报道不同于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因此称之为非典型性典型人物报道。本文从该刊“典型”人物报道的人物选取多元化、文本表述多样性、专题报道整合性等的角度来阐释这种非传统典型人物报道方式的新景观,力图为传统典型报道改进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白霞 《东南传播》2015,(2):111-113
《南方人物周刊》青年领袖封面是其旗下的年度青年领袖评选的结果呈现,2005年至2012年,年度青年领袖评选活动的品牌策划、93位青年领袖的选择、报道叙事角度的选取体现了《南方人物周刊》严密的媒介逻辑,它以公知、责任充分发挥了媒体的力量,在人物个性中寻找到了共同的精神追求,以青年领袖影响青年,以代际影响、精神传承证明了青年领袖评选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8.
与以往人物典型不同,现在人物报道从数量和种类都大大超过以往.<娱乐人物周刊>聚焦一周热点娱乐人物;北京广播电视报的<人物周刊>则把人物锁定在:新闻人物、故事人物、奇特人物、情感人物、劣质人物、历史人物、图片人物和知名人物;南方周末报系的<南方人物周刊>对准的是新闻人物、公众人物和民间人物,还与搜狐网合作,实现受众与"人物"的零距离接触.  相似文献   

9.
话语分析是一种语用研究方法,赋予了理解新闻的新路径。本文以《南方人物周刊》的新闻语篇为研究对象,结合话语分析的经典理论范畴,通过详细的文本分析来探讨《南方人物周刊》人物类新闻写作的一般规律,探求其话语制作的基本特征以及事实建构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0.
6月15日,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周报《南方周末》迈出了构建“南方周末报系”的重要一步:其旗下新锐杂志《南方人物周干彩宣布正式创刊。妁萄方人物周于岈是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主管、南方周末报社主办的综合性新闻类周刊,以“记录我们的命运”为宗旨,关注那些“对中国的进步和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彰显出人类的向善力量和深邃驳杂的人性魅力的人”。为历史豳存一份关于当代中国人的记录底稿。《:南方人物周千崂报道领域涵盖新闻人物、公众人物和民间人物,占领中国广大城市家庭的阅读视野。据《南方日捞《南方人物周刊》创…  相似文献   

11.
周雪远 《新闻世界》2009,(10):53-54
记者作为新闻的叙述主体,对新闻报道起着最直接的作用。考察《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中的叙述主体,发现“我”和“记者”是其主要的角色定位。同时,叙述主体主动将话语权下放,大量使用“直接引语”,使人物报道生动、真实,信息平衡。这是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商业利益对业务操作的侵蚀让人忧思。  相似文献   

12.
新闻是非虚构的叙事文本,人物类新闻作品是研究新闻叙事学的重要范本。本文以热奈特的叙事学理论为基础,以《南方人物周刊》的新闻文本为案例,通过文本分析方法剖析深度报道作品的叙事规律,探讨叙事学策略对于新闻作品内容建构的可能性功能以及叙事学理论对新闻业务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去年10月初,关于安徽省原省卫生厅副厅长尚军“以色谋权”的新闻被某刊报道之后,转载该新闻和对该新闻的评论一时不绝于耳。但随后《南方人物周刊》记者亲赴安徽阜阳、安庆实地进行采访调查,得出的结论却与“桃色”新闻大相径庭。尚军“以色谋权”一说没有确凿的证据,几乎全都是臆测后被夸大了的新闻。(2006年10月16日《南方人物周刊》)  相似文献   

14.
孟磊  张舵 《新闻知识》2012,(5):48-49
《封面故事》是《南方人物周刊》与读者交流的第一道关卡,也是体现其风格特色和编辑理念的核心栏目。它从读者最平凡的生活故事中,折照出这个时代、反映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新课题,提供人们崭新的生活理念和生活资讯,在受众心中留下对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5.
北京人爱读报的习惯在全国首屈一指。8月20日,又有一张以人物报道为主的报纸《人物周刊》闯入北京报刊市场。 据悉,这张每周三上市的报纸体现了周报的阅读特点,以整版篇幅每期报道20多位人物,将大量的人物故事展现在读者眼前。这种不  相似文献   

16.
有“中国特稿教父”之称的李海鹏一手打造的“ONE实验室”,最近解散了. “ONE实验室”专门生产非虚构故事,团队成员可谓熠熠生辉.大学三年级时在《南方人物周刊》采写出《少年杀母事件》的林珊珊,阅读量超过3000多万的《太平洋大逃杀》作者杜强,曾获2015年腾讯传媒“年度特稿”奖的《大兴安岭杀人事件》作者魏玲,《在北京,2000万种死法》的作者钱杨……他们来自于《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时尚先生》等著名媒体,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记者.  相似文献   

17.
目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拥有“九刊”:《南方月刊》、《城市画报》、《名牌》、《南方人物周刊》、《21世纪商业评论》、《商务旅行》、《南都周刊》、《风尚周报》、《第一消费》。九大刊物有直接属于集团主办的,更多是分属其不同的子报。如《城市画报》、《mangazine名牌》、《南方月刊》均属集团直辖管理,而《南都周刊》、《风尚周报》属其子报《南方都市报》出品,《21世纪商业评论》、《商务旅行》由21世纪报系运作,《南方人物周刊》则是由南方周末报系产出。  相似文献   

18.
麦尚文 《新闻界》2005,(6):82-83
在平面媒体出现广告负增长、投资相对低潮的情形下,国内人物类媒体的发展却进入一个新的拐点。2004年,广州、北京相继诞生两份综合性人物类媒体:《南方人物周刊》和《时代人物周报》,成为中国人物类媒体变迁发展的标志性事件。这一新媒体形式在特殊的媒体竞合环境中南北齐放,使得“人物类媒体”作为一个媒体品类的产生而开始引发,、一泛关注;另一方面,以相对窄众的人物报道为主而定位各异的综合性人物类媒体,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观传统的人物报道手法并由此影响着受众的阅读方式,作为一类新生的媒体力量,它的发展又面临着怎样“瓶颈”,本文试就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取2008年11月17日《三联生活周刊》和2008年11月17、18日《南方人物周刊》中,关于程春明案的报道文本。本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了分析,以期管窥两家媒体在对同一事件进行报道时,倾向性有何不同。并对媒体报道产生倾向性的原因作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麦尚文 《新闻实践》2005,(12):28-29
访问者:麦尚文(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以下简称“访”) 被访者:徐列(《南方人物周刊》执行副主编,以下简称“徐”) 《南方人物周刊》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南方周末报系”打造的又一强势品牌。它以“记录我们的命运”为办刊宗旨,关注那些“对中国的进步和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彰显人类的向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