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包平 《小学生》2010,(4):63-64
1观察内容的指导 1.1观察物体数量多与少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观察内容,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主要依赖两种经验前提,一是已有的观察方法;二是旧有知识基础。学生观察物体数量的多与少,首先从观察单一物体数量的多少入手,然后逐步发展为不同类物体数量的多少,最后还要训练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将物体分类。  相似文献   

2.
教材为什么要把空气单元编排在低年级怎样认识物体系列的最后呢?这是因为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教材首先要让学生认识有一定形状的固体,然后让儿童认识没有一定形状的液体,最后让儿童认识没有一定形状的并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教材这样编排,使儿童从外形显著特征去分辨物体到能从性质方面去分辨物体。从  相似文献   

3.
低年级自然教学中应注意的八个问题张秀珍,袁锦星一、弄清知识内容,把握事物的显著特征在低年级自然教学中,要求学生“认识周围自然界党见事物的显著特征。”这里的显著特征是一个个自然物体的外部特征、表面现象,都是以感觉器官或借助简单仪器(如放大镜)直接感知的...  相似文献   

4.
三年级在小学阶段属于中年级。学生在低年级自然课上认识了个别事物的显著特征,在中年级重点要认识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这可以说是认识的一个飞跃——由个别到一般。本册教材所选内容,力求符合中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达到这一飞跃。例如:果实、茎的共同特征,哺乳动物、鸟的共同特征,地球上和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受到地球引力,空气中的物体都受到大气压力,水中的物体  相似文献   

5.
《影子》一课,教学重点是影子产生的两个条件,即光和挡光物体,而低年级学生对挡光物体这个条件的认识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呢?我们曾试图通过“透明的物体没有影子”这一实验结论来引导学生认识影子的产生必须具备挡光(不透明)物体这一条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又到哪里去寻找没有影子的纯透明实验材料呢?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自然教学中,突出低段自然教学的特点,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实现大纲精神和教材内容的要求呢?现将我校自然课教师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1循循善诱,提高学生对观察重要性的认识对观察重要性的认识,低年级学生常用的途径是通过观察活动的教学,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  相似文献   

7.
对称图形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中的一节内容.对这一新增的内容,一线的教师有很多疑惑:对称图形原本是高年级的内容,下放到低年级,学生能掌握吗?仅仅让学生简单地认识对称图形,还是有更高的要求?让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合适?尤其是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对低年级学生要求会用眼辨别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用耳辨别物体的声音,用鼻辨别物体的气味,用舌辨别物体的味道,用手辨别物体的冷热软硬、粗糙光滑。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落实上述要求,尤其是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我们的做法是: 边观察边分析。把观察与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总体上对观察对象有一个鲜明完整的印象,再引导学生把整体分成若干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进行更细致地观察。在观察实验中去发现、思考、探索、总结  相似文献   

9.
《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平面图形,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出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初步学会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0.
数学观察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重要数学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地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低年级段是数学学习的起始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观察能力的启蒙阶段,在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一、观察内容的指导1.观察物体数量的多与少。首先从观察单一物体数量的多少入手,然后逐步观察不同类物体数量的多少,最后还要训练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将物体分类数数。例如,指导一年级的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一幅图,问学生把10个方块分成两部分,有几种分法?首先我和学生一起  相似文献   

11.
巧用课本插图──教《怎样认识物体》(一)的体会陈建华小学自然课本第一册第二课是第一次教儿童用观察的方法学习《怎样认识物体》及初步认识水是什么样的物体。课文第二部分的4幅插图是引导学生应用第一部分中所获得的基础知识,认识物体并指导学生在用眼、耳、鼻、舌...  相似文献   

12.
学生在低年级自然课上认识了个别事物的显著特征,在中年级重点要认识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这可以说是认识的一个飞跃——由个别到一般。本册教材所选内容,力求符合中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达到这一飞跃。例如:果实、茎的共同特征;哺乳动物、鸟的共同特征;空气中的物体都受到大气压力;水中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等。课文的表述不再使用“看一看”、“想一想”、“试一试”等文字,而是直接提出“观察”、“实验”、“思考”、“制作”等。  相似文献   

13.
观察与思考,想象与表达─—谈谈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训练佳木斯市第一小学张淑玲看图说话写话是低年级作文教学的重点,低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是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图画是教材内容的形象表现,也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借助形象的图画,会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  相似文献   

14.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引导学生想象,对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通过引导想象,发展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观察实物想象,发展说话能力。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起步阶段。对实物的观察不仅符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低年级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可以适当安排学生观察实物,激发学生想象与实物相似或相关的事物,从而练习说话。观察…  相似文献   

15.
鄂教版小学自然第一册第12课《沉和浮》的内容是根据《自然教学大纲》总目标“使学生经历一些典型的认识事物的过程”而编排的。沉和浮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地认识与沉和浮有关系的自然事物 ,为学习水的浮力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打下基础。教材的编写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沉什么是浮 ;第二部分是指导学生分清哪些物体放入水中会沉哪些物体会浮 ,让学生想办法改变物体的形状使其在水中的沉浮发生变化 ;第三部分是小船载重的选学内容。教材的编写是以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为基础的 ,小学一年…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低年级教材的知识点是从对“形”的认识开始的.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幼儿期向儿童期发展,美术活动主要体现为游戏性.所以美术课不需要过多地讲绘画知识和造型原理、主要是使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记忆、想象来表现自己的生活感受,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造型训练方面着重培养学生对平面、形组合形的认识与运用.色彩方面要求认识颜色和名称,学习平涂着色的方法,并通过观察和练习启发学生感受色彩的深浅、冷暖变化.要求学生认识物体形状、物体大小和高矮对比,能运用并列的方法构成画面,同时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物体之间的前后遮档关系,并能表现在画面上.图案基础训练有单独纹样和二方连继纹样.手工制作以游戏为主.  相似文献   

17.
以《黄山奇石》为例谈低年级看图学文教学江苏省东海县教研室张洪生义务教育低年级语文教材(人教版)编排看图学文,是为了观察形象的画面,理解课文的词句,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怎样把握教材意图,在教学中,把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18.
《溶解》是人教版“九义”教材第六册第六课,该课是在低年级学习了水的一般性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水有溶解其它物体的性质。首先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溶解,初步建立溶解概念,然后通过判别一些常见物体能否溶解来巩固溶解概念,最后指导学生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本课属于建立科学概念的课型(自然课课型的新划分中的一种课型)。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溶解,能正确判断某种物体能否溶解在水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19.
训练学生的感官是低年级自然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任何知识的来源 ,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因此 ,在低年级自然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用感官去直接认识自然事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些尝试。1 激发学生用感官感知物体属性的兴趣  游戏式。低年级学生年龄小 ,好动、好玩 ,尤其喜欢做游戏。在自然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抓住学生的特点 ,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能激发学生用感官感知物体属性的兴趣。如教学《不倒翁》 ,教师组织学生玩“推不倒翁”的游戏 ,看谁的不倒翁能不倒。然后提问 :没有推倒的“不倒翁”与被推倒的“…  相似文献   

20.
秦亭 《湖南教育》2001,(7):52-53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是人从现实中获得感性认识的主动积极的活动形式,是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重视低年级学生的观察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