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03年4月3日到5日,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美国历史与化中心主办的“面向21世纪的中国与美国:历史、化与国际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成功举行。来自国内外四十多个高校及科研单位的一百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共收到近八十篇论,涉及中美关系、美国政治、经济、化等多个方面,全面反映了当今美国史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首届汉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由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与首都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首届汉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10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10月9日上午,会议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德国、菲律宾、日本、韩国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史学会第五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7月12日至15日在南昌市滨江宾馆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经济史学会主办,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中国经济史研究所承办,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协办。来自美国、日本及国内多家单位的145名学者参与了本次会议,提交学术论文或摘要或主题发言112篇(人次),是一次大规模、高层次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董志凯研究员作工作报告,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方行研究员、李根蟠研究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赵德馨教授、清华大学秦晖教授分别作了主题报告。大会闭幕…  相似文献   

4.
由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组委会筹办,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具体承办的“赣州与客家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1月18日至20日在赣州隆重召开,会议旨在重点探讨客家社会的结构和文化以及赣州在客家民系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来自美国、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和中国大陆等国家和地区共80多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2003年4月,在天津举行了“面向21世纪的美国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此会得到美国驻华大使馆的赞助,是近年来规模较大、学术层次较高的美国史学术会议。主持这个会议的是一位青年学者,他就是李剑鸣。李剑鸣,43岁。36岁时即为博士生导师,38岁时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今年又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可见其学术成就卓著。他是美国史研究的专家,后起之秀。11月14日,首都师范大学齐世荣教授和南京大学钱乘旦教授为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讲解了世界主要国家发展的历史。胡锦涛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还要学习世界历史”,对历史要“深入思考,科学分析”。学习历史要做到深入思考、科学分析并非易事。对于美国历史的某些内容,可能至今我们的理解既不是美国人的,也不是中国学者认同的。李剑鸣教授的治学之路与学术见解,对青年读者应该会有更多的启迪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8月20日至23日,"杨万里与南宋文化暨纪念杨万里诞辰8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井岗山大学召开。会议就杨万里的生平思想、文学创作、政治影响、学术著述、历史地位,以及如何打造杨万里文化品牌,促进区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此次会议由庐陵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来自国务院参事室中华诗词研究院、武汉大学、西北大  相似文献   

7.
2010年6月26日至27日,由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伊犁学研究中心主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史志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史志办协办的"伊犁历史文化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在伊犁师范学院召开。这次研讨会共有来自乌鲁木齐、重庆、塔城、伊宁等地的专家学者71人与会,其中17位作了大会发言。  相似文献   

8.
2004年12月11—12日,由暨南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所、华侨华人研究所、国际关系学系联合主办的“暨南大学第一届美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暨南大学学术会议厅举行。来自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中国大陆、台湾等地的二十多家学术研究机构的六十多位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他们向大会提交了三十余篇论文。会议安排紧凑,讨论热烈,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9.
2010年11月27至12月2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与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的“新时期与新世纪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年会”,在海口燕泰国际大酒店隆重召开。此次学术研讨会和学会年会,适逢新世纪文学进入第10个年头,当代文学自身的繁盛与新变,为会议提供了丰盈的话题和展开反思、总结的历史角度。会议共有三百多人出席,43人大会发言,一百二十余人小组发言,对当代文学学科建设和文学研究给以富有建设性的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2008年4月19日至24日,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和香港青松观全真道研究中心主办,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所、湖北省道教协会和武当山道教协会协办。此次会议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道教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2007年4月13日至15日,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主办的"世界历史上的文明/文化的比较与交流"学术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大厦隆重举行.全国各地百余名世界历史领域专家、学者就"人类历史上的文明/文化的比较与交流"进行了精彩的主题发言和深入的交流探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2.
2013年6月22日—26日,"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在大连召开。本次会议由辽宁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大连大学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22篇。会议的主要议题涉及到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及相关问题、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中国历史上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1月9日-11日,由常熟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和"南京大学当代资本主义研究中心"、"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当代资本主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常熟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的40多位专家参加了研讨会.专家们围绕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的理论形态史、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效应、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的新发展等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历史分析和事实分析,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批判理论形态史等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前近代史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评述由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暨历史系主办,日本中国史研究会、中国唐史学会协办的“中国前近代史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4月28日至5月3日在武汉大学举行。应邀参加本次会议的中外学者共有44人(其中日本学者8...  相似文献   

15.
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和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主办的“中美苏关系的演变与冷战转型”学术研讨会于 6月 6日至 7日举行。同时 ,以“紫江”特聘教授陈兼为学术带头人的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也由此启动运作。有 3 0多位国内学者代表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他们分别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研究所、当代中国研究所、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浙江师范大学以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应本次会议邀请 ,美国威尔逊中心冷战国际史项目主任克里斯汀·奥斯…  相似文献   

16.
2007年8月21日至24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乐府与歌诗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内地、台湾以及日本文学界与音乐学界的60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0月3日至7日,第四届东方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来自中国、韩国、日本、加拿大的60多位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共有20多位代表在会议上作了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西亚北非史学术研讨会在辽宁师范大学召开由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和辽宁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承办的全国古代西亚、北非史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9月21~24日在大连市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0月25同-27日,由美国圣约翰大学亚州研究所主办,美国华侨协会总会纽约分会、华美族研究会协办的“华族留美史:160年的学习和成就”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美国纽约法拉盛隆重召开。来自美国,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及澳门的李又宁、张玉法、黄培弋王庆余、欧阳哲生、周棉、石丽东、浦大祥、浦丽琳、李洪山、孔繁岭、陈熙远、汤熙勇、区志坚、黄涛等地近百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20 0 1年 6月 6日、 7日 ,“中美苏关系的演变与冷战的转型”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这次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主办 ,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欧亚研究所、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浙江师范大学以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美国威尔逊中心冷战国际史项目主任克里斯汀·奥斯特曼应邀赴会。会议的主要论题有三个 :一、冷战转型的历史探索和冷战历史经验的现实意义 ;二、 6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