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7 毫秒
1.
挪威作家克努特·汉姆生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发表演说时,已经61岁,但他的演说不仅充满着深邃的思想,而且激荡着青春的热情、四射的活力。在写法上,作者做到了三个“谐合”:一抑、与扬的谐合演说一开始,作者就说自己在受奖的“盛情场合”感到“不知所措”,甚至觉得“已经飘飘然  相似文献   

2.
198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西班牙小说家卡米洛·何塞·塞拉在受奖演说《虚构颂》中说:“通过思想,人可以逐渐发现踪迹不定的隐藏着的真理,但是虚构的存在又使人能够创造一个与其所处世界和希望达到的境界不同的世界。真实、思想、自由和虚构,就这样被一种艰深的,有时是含混的关系及一条分出不少歧路(甚至有如迷宫)的永远走不出的黑暗通道所联结。但是,处境越危险就越有理由去冒险,历来如此。”  相似文献   

3.
2.交流式演说 交流式的说话训练方式有问答式演说、对话式演说、会话式演说、探讨式演说、辩论式演说等多种。 ①问答式演说 问答式演说是一种由问和答两个要素构成的双边交流的演说训练方式。其价值,主要在  相似文献   

4.
借助语料库及语料库检索工具Antconc 3.3.0w对奥巴马胜利演说进行分析,从关键词、类符形符比、代词、情态动词的使用几方面多角度对演说内容进行分析,从而分析出奥巴马的演说风格、演说特征、演说的主题等。  相似文献   

5.
清末演说的主体既包含有政府官员、教育界与教会人士、专业的演说员以及新女性这些个体,也有以各类演说会为主的社会团体。演说的内容主要包括宣传军政改革与时事;改良经济、发展实业;改良社会风俗;革新教育等四个方面。相对于宣讲等其他社会教育方式而言,演说具有形式灵活,贴近听众;开展时间较早;数量大,内容丰富;煽动性强,影响多集中于演说前后等特征。在蓬勃发展的同时,演说的主体和内容也受到了政府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正>演说是指在听众面前,就某一问题表达自己的意见或阐明某一事理。演说能力对学生来讲意义重大,演说能锻炼学生的胆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气质和内涵,帮学生养成勇敢、乐观、自信、外向的积极品质。下面我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演说能力的提升策略进行初步探讨。一、给学生提供演说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略论英文政治演说中预设的技巧化应用》一文,主要通过对英文政治演说代表作品的梳理,展开预设在这些具体作品中的意义解读,在代表作品的演说词语篇分析的过程中,找出预设是如何进行表情达意的,为预设与演说的语篇研究开拓出研究的方向,从而找到英文政治演说中,预设的应用技巧,更好地发挥出演说词的政治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一、演说训练概说 演说是在公开场合,面对听众发表意见、阐明道理、抒发情感的一种说话形式。广义的演说包括所有富于表情的系统发言,而不论听众的多少。当代社会对青少年一代的演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飞猛进的经济建设要求人们更充分地发挥演说这一最广泛、最简便的交际手段的功能,要求人们“除了知识之外,还拥有会说话、说  相似文献   

9.
徐波 《海外英语》2014,(20):257-259,275
奥巴马的选举获胜演说《美国的变革时代已到来》语义清晰,是演说中的佳作。该文试图对它的语篇特征进行研究,旨在加强对政治演说语篇的总体认识。该文从功能语言学元功能视角对演说进行分析,发现演说在经验功能(及物性)、人际功能(语气、情态、人称)和语篇功能(主位结构和衔接)方面具有独特的语篇特征。  相似文献   

10.
论演说修辞     
语言是表达演说者思想感情的最主要手段,认识演说语言的修辞特点是掌握演说规律的重要一环,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来加以论述。一、明确演说的目的是动员听众按演说者所召唤的去行动。为此,首先得打动听众的心——感动他们。而要感动他们,又必须先让听众确信演说者的话是真实的,正确的。所谓真挚动人,不妨说是真挚然后才感人。要让人感到演说者的话是真实的、正确的,首先又得让听众接受演说的信息。由此可见,要听众准确地把握演说信息,演说语言就必须明白、准确、易懂  相似文献   

11.
奥巴马成功连任美国总统后的胜选演说,由于精心运用的修辞手法、搭配句子类型、使用构句技巧,获得巨大成功并成为政治演说中的范本.本文从文体学的句法层面研究了奥巴马的胜选演说,探了其演说成功的奥秘.  相似文献   

12.
高湛茱 《海外英语》2011,(10):322-323,336
政治演说是政治语篇的一种重要类型。近年来不乏有人从评价理论的角度解析政治演说。然而,分析角度多局限于一两个子系统,难以完整分析政治演说中的人际意义的构建。该文选取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就职演说,从评价理论的三个子系统:态度、介入、级差出发,全面完整揭示这篇演说经久不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演说与修辞素有渊源。排比是演说中英语最常用的修辞格之一。在演说中,演说者为了使演说具有强烈的说服力,表现力和感召力,往往不是只使用排比这种单一的修辞格,而是将排比与其他修辞格混合使用,可以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笔者通过实例分析,研究了英语排比与“首语反复”、“结语反复”和“首语结语反复”,以及“对照”、“层递”和“回环”等修辞格混合使用时在演说中所产生的效果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被当做演说的典范之作。从顺应理论的角度,分别从顺应的语境关联成分、顺应的结构对象、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性四个维度,考察林肯在演说过程中为达到演说目的而对一系列语言结构、表达方式和策略做出的选择,可进一步体会林肯这篇传世之作的经典所在。  相似文献   

15.
<正> 演说是一门综合艺术,在演说中勇于创新,大胆借鉴文学、戏剧、电影的表现手段,呕心沥血塑造人物形象,用以直接阐明事理,这是当代演说家李燕杰的独特艺术风格。 演说从来是有感而发,有所为而为的。演说中的形象都是为了意思的明晰。李燕杰在演说实践中,潜心刻画了众多的光彩夺目的人物形象屹立在听众面前,意图极其明显,都是为了引导青年认识历史和现实,了解客观环境,掌握自然和社会真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演说的社会功能。如他曾用归侨女教师乐于放弃舒适的物资生活条件,回归祖国辛勤执教几十年,  相似文献   

16.
张先涛 《语文知识》2003,(11):21-23
《在林肯纪念堂前的演说》一文,是美国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于1963年8月28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对参加全国性和平进军的25万群众所作的一篇演说。在这篇被誉为“经典之作”的著名演说中,演说者的雄辩才华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演说的感召力和鼓动性像“反叛的飓风”“撼动”了“国家的根基”(引号内系演说中词语),由此所点燃的全国  相似文献   

17.
解读有理数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文章节选自西雅图酋长发表的演说,这篇演说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也有人把它称之为“葬礼演说”或“天鹅临终之歌”的演说。文章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表达了印第安人在被迫放弃土地时痛苦无奈的心情和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文字真挚感人,发人深思。这篇文章在结构上,也很有特点,大体上采取了总分总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范雯 《考试周刊》2011,(55):29-30
丘吉尔一生发表了许多富于技巧、打动人心的演说,《丘吉尔战时演说》是其演说辞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篇。本文以文体学知识为基础,从语句的目的、用途、结构和修辞方面,对《丘吉尔战时演说》的句法特征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该演说辞中,演说者大量运用陈述句、复合句和复杂句来描述事件,以达到传达演说目的、唤起听者共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与就巷缓青尼适之间在诸多方面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尤其是他们的就职演说背景,演说内容以及演说策略中所采用的修辞格本文在分析两住总统就职演说的背景,演说内容和演说中所采取的策略的前提下,分析他们在美国和世界范围内所采取的政策的变革与传承的关系,以联系与发展的观点为教学理念,以期提高学生学习美国文化的敏锐性。  相似文献   

20.
演说术教育是罗马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最终的目标。以西塞罗为代表的罗马演说术教育思想与实践活动是罗马教育史上的精彩篇章。西塞罗在借鉴希腊演说术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罗马社会的实际,发展了较为系统的演说术教育思想与方法,他的演说术理论及其教育实践活动代表了罗马演说术及演说术教育发展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