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伦理秩序直接影响社会和谐。构建合理的伦理秩序无疑是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诉求。化解社会转型中的各种伦理无序和道德悖论,一方面要正视当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状况,另一方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支撑,给伦理秩序以合理的制度与规则安排;通过道德调整和道德教育的途径,维系伦理秩序,提升伦理秩序水平,最终走向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伦理秩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并因此带来了种种社会问题,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的秩序、经济的发展,必须重构伦理秩序。结合新的形势,重构伦理秩序应该遵循这样的思路:整合旧的伦理秩序与新的伦理秩序,引导伦理共识与养成宽容心态;克制技术理性与追寻伦理精神;有效的制度供给和充分发挥学校道德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公共伦理稀缺是道德教育面临困境的重要外因。而良好的公共伦理环境不是自生的,在社会转型期,以社会制度引导公共伦理的生成是必要的。以完善伦理的制度安排来引导和规约人们的行为和价值取向;通过道德法制化,维护公共领域的秩序;通过加强制度的执行,发挥制度的规导功能来整合人们的德性。由此,使道德教育获得公共伦理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以关怀伦理学为基础,引起了中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中国现代社会深受传统儒家伦理的影响,诺丁斯的关怀伦理与儒家伦理相契,但并不完全适应中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需求,受儒家伦理影响的中国现代社会和学校道德教育恰恰缺失的是以正义伦理为基础的道德理论。  相似文献   

5.
在希望哲学面前,道德教育将面临未来世界这一新的本体论对象,它将重新审视道德教育赖以存在的哲学基础。在对未来世界的伦理期待中,学校德育将试图确立新的伦理信仰,从传递生活法则转向探寻生活真理,从守护生活秩序转向寻找未来理想。通过这种本体论的转换,道德教育放弃了自身的传统身份,从现实秩序的解释者转变为未来世界的探险者和创造者。  相似文献   

6.
在道德教育领域,伦理和道德经常被人们视为可互换的同义词。然而,它们之间的差异或许远远超出传统的看法。作为一个古典概念,伦理指向风俗或习惯。古典伦理主要聚焦于人的品格,回答“一个人应该如何生活”,是对主体的评价性解释。基于古典伦理概念的伦理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好人或高贵的人。与伦理相对应,道德则是一个现代概念,它指向行动的原则或规范。现代道德主要关注人们彼此负有的道德义务,回答“一个人应该如何行动”,是对行动的规范性解释。基于现代道德概念的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引导人们认识那些约束行动的道德原则,从而遵守道德原则。一个行动是否正当,取决于这一行动所依据的最终原则。区分伦理和道德概念是区分道德教育的美德进路和道德教育的认知—发展进路的关键。如果说,美德伦理学是根据道德主体评价行动,那么现代道德理论则是根据行动来评价道德主体。在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尤其是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分伦理教育和道德教育有助于提升未来一代对于“道德何为”、“什么是秩序良好的社会”等问题的思考,从而助力和谐社会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伦理维度的价值目的与社会道义相统一的视角,探讨了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道德建设问题。认为中国道德教育的现代转型与悖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前提;“和谐社会”不仅要求实现每个人正当合理的价值目的追求,更要求人们承担起与之相应的社会道义责任;只有在价值目的与社会道义的动态平衡的张力之中,才能确保“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社会正义秩序的长期稳定和社会道义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8.
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其作用不仅限于显性的养老敬老,而且被隐性地植入了中国的社会政治结构以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本文立足于结构-功能主义的解释框架,以孝道与秩序的关系为视角,从三个层面依次分析传统孝道的"秩序情结"及其演变。首先,传统孝道内含的宗教意蕴赋予其天人合一和慎终追远的精神秩序情结。其次,传统孝道内生的世俗功能,执着于现世修齐治平的家国秩序情怀。再次,百年历史转型与传统孝道嬗变,造成多元文化冲突与乡村社会失序。最后,新时代呼吁重构孝道,重建乡村良性秩序的伦理之基。  相似文献   

9.
网络交往伦理: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新视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道德危机是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网络文化合理性的不足或缺失是网络道德危机的深刻社会根源。网络交往伦理的核心价值取向包括自由、开放与规范、秩序、理性的统一,公共意识与个体文化自觉的统一,对数字的尊重,有限共享与互惠的统一。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必须面向以网络文化为交往媒介的网络交往伦理的重建。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整合的角度看,学校作为连接社会与个人之间的社会单位,其道德教育职能是把社会规则内化为个体品德。社会规则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信仰、伦理和法律;学校道德教育亦相对应地有三个层次,即信仰教育、伦理教育和法律教育。当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存在信仰教育迷失、伦理教育滞后和法律教育冷落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整合的角度看,学校作为连接社会与个人之间的社会单位,其道德教育职能是把社会规则内化为个体品德。社会规则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信仰、伦理和法律;学校道德教育亦相对应地有三个层次,即信仰教育、伦理教育和法律教育。当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存在信仰教育迷失、伦理教育滞后和法律教育冷落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道德教育的现代转型与悖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前提。“和谐社会”不仅要求实现每个人正当合理的价值目的追求,更要求人们承担起与之相应的社会道义责任;只有在价值目的与社会道义的动态平衡的张力之中,才能确保“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社会正义秩序的长期稳定和社会道义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3.
孙彩平 《中国德育》2007,2(3):95-95
社会伦理提供一个社会所认可的合理性价值体系,决定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及社会的运作模式,是社会文化的内在凝聚力。巨大社会变革(包括教育及道德教育变革)会导致社会伦理的转型。社会伦理转型的核心问题是道德主体的转变。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三种伦理主体:虚幻的神、群体主体和个体主体。与之相应,道德教育的伦理范式也经历了三种变化:记诵经典内容、灌输社会约定的内容和规范、反对灌输内容和规范。当前中国的社会伦理正处于转变过程中。正是这一转变,使中国学校道德教育不得不放弃灌输不可质疑的、外在既定道德观念的做法,转向尊重学生道德判断权利,引导学生自主生成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4.
论教师的教育伦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伦理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民主化进程中教育权威的失序、市场经济社会对的教师伦理的新要求、教师自身价值实现的新理念等方面探析市场经济下教师的教育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付小飞 《考试周刊》2013,(22):194-194,161
2012过去了,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了人们的面前。尤其是"毒馒头"、"毒胶囊"等相关问题,均折射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社会伦理秩序作为一个新的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概念,有其独到的含义。本文在分析了两者的概念和含义的基础上,将两者结合起来,说明社会伦理秩序的建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规范性伦理,二是制度性伦理,并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来看社会伦理秩序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信息资源的多样化和信息传播过程的立体化呈现出尖锐的价值冲突和实践困惑。高校道德教育应该是对社会现实和社会道德精神的理解与把握。伦理思考的目的在于以一种态度和思想分析信息传播现状以便使道德教育的知识性更加丰富,并在教育实践中使道德教育突出伦理目的和生活艺术,增强道德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对处于转型中的中国而言,职业教育秩序有着更特殊的重要意义,它是职业教育发展、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也面临失序之困局,表征为职业教育价值失落、结构失衡和制度失范。从根本上说,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失序是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是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失序,在这种失序中必将孕育着新的秩序。  相似文献   

18.
自孔子以来的儒家先贤们都非常重视道德教育问题,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人物,确立了儒家以仁为中心、以促进个体德性人格的养成和现实伦理秩序的完善为旨归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历代儒家思想家继承和发展了传统道德教育思想,使之不断趋于完善,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理论影响和借鉴意义,就当前社会而言也同样有着不可低估的现实价值。尤其在道德教育内容、教育原则和方法等方面,在新时期,进行反思、批判和继承,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一、以社会制度引导公共伦理的生成,为道德教育提供道德的社会环境作为育人德性的活动,学校道德教育深刻地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人在环境中能够习染成一种符合环境的特性,逐步被环境同化,形成道德素质。由于德育主体生活于社会环境,社会生活无不影响他们的道德心理,反馈到学校德育活动,并影响着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及其成效,尤其是社会风俗、习惯、道德等文化意识构成的巨大伦理性场域,深刻地影响着德育。公共伦理是指治理和协调在公共领域中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行为原则和规范。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有赖于良好的公共伦理…  相似文献   

20.
明朝中晚期,徽州底层社会动荡不安。在对失序的社会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官府通过革新诉讼制度,将国家权力再次渗透到基层社会;富于士大夫精神的行政长官励精图治,抚恤受灾百姓,推行乡约,神道设教,以儒家纲常伦理价值规范社会秩序,以民间信仰约束百姓行为;乡绅牺牲自我,提倡克己复礼,整齐风俗,凝聚地方人心,维持地方秩序。儒家传统价值在时代的变局中发挥了重要的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