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国家教委等有关部门对大学生体质状况非常重视,并制定一系列措施,如“体育锻炼标准”、“体育合格标准”等。然而大学生中厌学体育者在各高校还存在,他们这部分人构成小群体长期忽视体育锻炼,对体育课报应付态度。为了解高校学生这一群体的健康状况,我们从心功能着手进行了调查,旨在通过调查,  相似文献   

2.
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生理健康状况、参与体育活动状况和针对弱势群体的体育教育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为激发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兴趣、引导其体育锻炼、提高他们的健身意识,必须要实施正确、恰当的体育教育.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和体育消费情况的调查,分析了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体育消费和家庭经济条件之间的关系,为高校体育教学和大学体育市场的定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广西汉族城乡学生体质现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西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初步掌握了广西汉族城乡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以及身体素质发展的基本现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广西城乡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以及改进广西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高体育教育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弱势人群体育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骆秉全  梁蕾  王子朴  高嵘 《体育科学》2006,26(8):10-16,85
以北京市弱势人群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体育锻炼的认知,参与体育活动的状况及社会学因素,影响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原因以及进行体育消费的现状及趋势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市弱势人群体育问题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小学教育质量的好坏和教师的健康状况的关系如何?影响他们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为此,我在云龙区作了调查。调查对象和方法一、调查对象:徐州市云龙区28所小学405名35—49岁的男女教师(其中女319人,男86人)。二、调查时间:1983年11月至12月。三、调查方法:调查法(访问法、问卷法)、统计法、资料综述等。根据调查工作需要,设计了《徐州市中年小学教师参加体育活动、健康状况调查表》。共得男、女29个项目11745个统计数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知识分子健康与体育参与状况评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运用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的数据以及其他社会统计资料,对中国知识分子健康状况和体育参与情况做了全面评析,否定了中国知识分子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的错误结论,澄清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中国知识分子健康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刘丽 《体育世界》2013,(4):59-61
以长沙岳麓山大学科技园高职称、高学历(下称"双高")人群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该人群健康状况和体育行为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了解他们的亚健康现状,探讨体育行为对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对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有切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粤北中小学体质与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指出学生优质与健康状况不够理想,主要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智轻体的现象依然存在,改善对策为依法治教,更新教育观念,改“体育课”为体育与健康课,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等。  相似文献   

10.
广西学生与全国学生身体素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0年广西学生身体素质的调查研究,获得有关资料并与全国2000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资料比较,初步掌握了广西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基本现状,为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实施有效的宏观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健康体育理念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广大体育工作者最为关注的课题,结合健康体育理论来探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目标、方向及实践,是非常有必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的。健康意识的培养和养成是健康体育的首要任务,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应紧紧围绕不断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学习健康体育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健身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来进行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2.
体育与人类健康关系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体育与健康之间各自概念内在发展过程的陈述及对两者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具体从“学校体育”、“社会体育”、“高校竞技体育”3方面的研究,探讨健康如何与体育结合,体育究竟能解决健康的哪些问题,以及如何促进健康等问题。认为体育与健康之间是一个动态关系,这是由于它们各自概念不断发展所决定的。判断健康的标准要根据“健康三维观”的三维指标判定。  相似文献   

13.
海南传统体育养生保健业弱小但影响和潜力巨大,大众体育养生保健业和现代体育养生保健业活跃但发展空间不大,旅游体育养生保健业发展迅猛前景广阔。制定海南体育养生保健产业发展规划、扶持政策和人才培养计划,进行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整合,大力发展旅游体育养生保健产业、传统体育养生保健产业、国际化的海南体育养生保健产业是海南体育养生保健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高中生体育兴趣现状,探讨高中生体育兴趣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本研究对高中生体育兴趣与心理健康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62.82%的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仍有37.18%的高中生不喜欢体育运动,男生喜欢体育运动的人数明显高于女生;(2)高中生的体育运动兴趣较为广泛,主要以竞技性球类运动为主。(3)大部分高中生感兴趣的项目都集中在羽毛球、篮球和跑步上(71.9%);(4)喜欢体育运动的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高于不喜欢运动的高中生,高中生体育兴趣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关系(r=0.123,P=0.000)。  相似文献   

15.
应用无标度功能网络研究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对运动员、运动爱好者、普通人及学生的健康进行研究,发现:运动员的专项运动决定运动员的健康;运动在一定范围内不影响健康运动爱好者的健康,但促进罹患疾病运动爱好者的痊愈;无论是健康个体还是患者,运动在一定范围内不影响运动个体的健康.得出运动通过人体活动的无标度网络决定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
旨在通过对近年来中日两国大众体育现状调查报告的分析和比较,明确目前中日两国居民健康意识和体育意识的异同点。诸如,中日两国居民在保持增进健康和体力的措施、体育活动的开展、喜爱的体育活动、参加体育活动和没有参加体育活动的理由、对政府体育工作的要求等方面有哪些异同点。  相似文献   

17.
以青少年生命质量及其体育健康促进作为研究目标,深入探讨体育健康促进的生命品质,以及生命质量的提高对体育健康发展的促进。从健康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理论角度审视生命质量与体育健康促进的互动关系,建立以“生命为本”的体育健康促进体系,形成以体育健康教育理念为基础,生命质量提升并实现生命自然为本征的体育健康促进与生命质量的生态化、绿色化发展。提出健康与协同:青少年学生体育健身习惯的养成,社会性:青少年生活体验中充满乐趣,心理塑造:青少年的情感体验等青少年生命质量与体育健康促进互动的路径,为青少年生命质量研究提供现实支持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课外体育是一切体育课堂活动之外的体育活动的总称,是学生在课堂时间之余从事的一些运动和活动。通常体育课堂教学中,课程安排相对集中、训练运动时间安排少、内容枯燥乏味,单纯依靠体育教学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就具有了一定的局限性,加上学习压力、电子产品、怕苦怕累思想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学生的体质下降,成绩下滑,健康状况堪忧。因此,学生在接受正常体育教学以后,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充实自己的健康体验,而这就需要课堂体育与课外体育的结合。该文从课外体育的角度对其对学生体质健康提升的作用进行分析,认识到课外体育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广东地区大学生的体育健身价值观与健身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广东地区大学生体育健身的首位动机是“增强体力与健康”,其体育价值观的核心是“健身健心、增强体质”;大学生对体育健身的认识与实际行动尚有差距。据此,从提高大学生对健身意义的认识,拓宽体育教学思路,充实健康形象教育内容,加快体育场馆、器材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了解高校入学新生的健康状况,探讨体育运动因素对高校新生健康的影响,为高校以及中学的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新生的健康状况与他们高三时期每次参加体育运动的平均时间密切相关。同时,高三时期体育课的形式也是值得关注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