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06年是我国我的学史专家,执教山大47载,曾任山东大学副教务长、中系主任等职的萧涤非先生诞辰100周年。山东大学校园品牌化活动“《世纪回响》——山大知名人物系列纪念活动”之纪念萧涤非先生百年诞辰系列活动,在山大陆续展开。[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今秋十月,是著名高校山东大学百年华诞的纪念日.在山大档案馆里,我见到了被称之为百年山大"准生证"的珍贵档案--来自于台湾故宫的原样复制的山大的第一份档案<试办山东大学堂折及暂行章程>.  相似文献   

3.
媒体脸谱     
人民日报校园行走进山东大学10月21日,人民日报校园行系列活动走进山东大学,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米博华率人民日报社著名编辑记者与山大学子现场交流。活动之前,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在山大开通。人民日报社还与山大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4.
2006年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史专家,执教山大47载,曾任山东大学副教务长、中文系主任等职的萧涤非先生诞辰100周年.山东大学校园品牌文化活动"《世纪回响》--山大知名人物系列纪念活动"之纪念萧涤非先生百年诞辰系列活动,在山大陆续展开.校档案馆主办纪念萧涤非先生诞辰百年图片展览.  相似文献   

5.
10月21日,“人民日报校园行”系列活动走进山东大学.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米博华率人民日报社著名编辑记者与山大学子现场交流。活动之前,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在山大开通。人民日报社还与山大签署了战略合作椿议。  相似文献   

6.
才女冯沅君     
朱瑞丽 《山东档案》2011,(4):63+14-63,14
在山东大学百年华诞出版的《山大逸事》中,冯沅君是“山大名师”名录中唯一在册的女性,一则“风范长留天地间”的短文,诠释了这位才女何以自己的立身行事、道德文章而垂范后世,高山仰止!  相似文献   

7.
武凤 《图书馆杂志》2007,26(8):77-78
<山东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经过几代山大图书馆人的辛勤耕耘,历时二十余载终于杀青,并在2007年1月由齐鲁书社出版,该书的出版不仅全面反映了山大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的概况,而且为学术界开展版本目录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份较为详实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矗立于齐鲁大地上的山东大学无异于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九曲黄河积淀着灿烂的华夏文明,巍巍泰山蕴含着蓬勃的浩然之气,生于齐鲁大地,长于孔孟之乡的山东大学,沐浴着华夏文化的晨风雨露,卷携着儒学精神的悠悠沉香,历经百年沉淀,铸就了别具一格的风采神韵.也铸就了山东大学博大精神的人文内涵。山大,被誉为“文史并长”的百年名校。  相似文献   

9.
2018年3月1日,一条“半蹲1小时举手机放动画”的信息以点击量36万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第四位,同时,该条信息也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广新闻等主流媒体报道,在中国新闻网微博阅读量1500多万,点赞近2万,多地电视台及国外YouTube网站等也进行了报道。这条信息来自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以下简称“山大二院”)的微信公众号。山大二院微信公众号自2013年运营以来,逐步摸索出了适合单位微信公众号的价值定位和运营策略。  相似文献   

10.
徐迎春  张慈梅 《青年记者》2016,(17):104-105
新媒体时代,高校的传统电视台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是继续连同广播、校园网站一起,担任着学校宣传、公关展示、新闻传播等重要职责,不仅丰富了高校师生的业余生活,更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山东大学电视台(以下简称“山大电视台”)拥有一系列专业的摄像、切换、灯光、调音、视频编辑设备,一套网络电视和校园媒体双重播出渠道,一支专业技术过硬、创新意识浓厚的复合型媒体运营团队.在新媒体时代,山大电视台的实践活动,可以为我们思考高校电视台的职能发展以及未来走向带来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殷薇 《山东档案》2005,(3):61-62
(一)1934年10月9日晚,在青岛万年山路,青岛国立山东大学礼堂内,灯火通明,欢声笑语,这里正热烈举行山大中文系欢迎新同学和新聘教师大会。会议主席严曙明致欢迎词,在讲到“本系本学年,在师长方面,新聘有现代文坛知名的舒舍予(老舍)先生,将来一定能予本系同学很多的指导与教诲时,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老舍当时已幽默作家的声誉,许多学生已读过他的《老张的哲学》《、二马》等小说,早想一睹这位“幽默大师”的,风采。(二)老舍在青岛国立大学任教两年时间,第一学年聘为讲师,第二学年改聘为教授。当年山大中文系的学生们亲耳聆听了老舍先生…  相似文献   

12.
高校新闻网作为高校的官方网站,是高校对外宣传的喉舌,是彰显学校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的最佳平台.网站上新闻稿件的质量和水平体现着学校的文化底蕴,稿件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美誉度.如何提高高校新闻网稿件质量是一个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山东大学作为山东省的最高学府,历来学风、文风严谨.山大新闻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的"三贴近"原则,以及"服务学生、服务学者、服务学术"的指导思想,着力提高新闻的针对性、实效性、亲和力和感染力,新闻写作文风提倡短、实、新,避免假、大、空.山东大学新闻网采取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稿件审核力度、加强稿件监督管理等方式严把稿件质量关,力求做到新闻稿件精练、准确,平实、客观地报道学校发生的重大事件,让社会各界及时了解山东大学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以提升山东大学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舒乙 《档案天地》2012,(10):4-7
颠簸中的童年 我1935年生在青岛,当时老舍先生在青岛教书,他从英国回来以后直接就到了山东济南齐鲁大学,1934年他转移到青岛到山东大学教学。生我的第二年他就去了山东大学的教务,变成了职业写家,1936年的他成为职业写家以后,第一个成果就是《骆驼祥子》。写《骆驼祥子的》那个地儿叫做青岛黄县路,好像老舍旧居现在改成了"骆驼祥子博物馆"。  相似文献   

14.
一干就是二十年,该停下来总结总结了。1991年7月,我从山东大学外文系毕业,进入新华社,从事中央新闻摄影报道工作。工作选择了我,我也爱上了这份工作。工作对我有更多的意义工作对我而言是陌生的,但又是那么新奇,让人有些兴奋。我开始背起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采访     
1982年秋天的一个上清早,我在铁道部机关的大楼前踌躇徘徊.开始了我第一次采访。我是这年八月从山东大学毕业分配到新华社的。报到前,我参加了《萌芽》在烟台举办的笔会。这是《萌芽》复刊后举行的第一次笔会。  相似文献   

16.
我的高中政治老师姓许,山东人,文革前的山东大学哲学系毕业生。分配时从山东分到山西,自己扛着行李卷从太行山那边跑到这边,最后落脚到我们县任教,安营扎寨,娶妻生子。等我上高中的时候,他四十来岁,已两鬓斑白。  相似文献   

17.
《文史哲》创刊于1951年5月,到今天已有半个多世纪。创办《文史哲》的关键人物是华岗。华岗(1903~1972年),浙江衢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党内宣传部门高级职务。抗战初期,因公开指斥王明错误而被王明撤掉《新华日报》总编辑之职;此后,历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宣传部长、中共上海工作委员会书记等职,并任云南大学社会学教授。1949年,华岗从香港途经海上到青岛休养暂住,经青岛军政当局向中央请求留下担任山东大学校长、党委书记,直至1955年蒙冤入狱。他任山大校长之前,有重要著作如《1925~1927年中国大革命史》《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社…  相似文献   

18.
2000年,时任山东大学副校长的徐显明率队访问台湾,特地去拜访了曾任“美龄号”机长和台湾空军“情报署长”的衣复恩。祖籍山东的衣复恩以母亲之名所成立的“立青文教基金”,在山东大学设立了奖学金。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0月11-14日,中国图书馆学会高等学校图书馆分会成立大会在威海市山东大学威海国际学术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学校系统的90多位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代表及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大会。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学术研究委员会主任吴慰慈,教育部高教司教学条件处处长李晓明,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威海分校书记李建军,山东大学威海  相似文献   

20.
我国藏书目录,见于记载者,以西汉刘向《别录》、刘歆《七略》为最早。彼时无雕版印刷,书皆写本,固无“版本”之称。唯写本不一,文字每多歧异,篇章或有参差,校雠定著,优劣自见。《晏子》有中书、太史书、臣向书、臣参书,《管子》有中书、太中大夫卜圭书、臣富参书、射声校尉立书、太史书,即所谓异本也。《晏子书录》云“中书以夭为芳,又为备,先为牛,章为长,如此类者多”,是谓中书校雠不精,非善本也。订讹补阙,端赖别本。《新唐书》谓韦述“蓄书二万卷,皆手校定,黄墨精谨,内府书不逮也”。宋朱弁《曲洧旧闻》云“宋次道藏书皆校三五遍,世之蓄书,以宋为善本”。我国藏书家多蓄异本,尤重旧刻旧抄,断简残册,视若球璧,良有以也。至于古香吨薹,题跋庄严,钤印有序,足资缅怀往哲,悦目怡情,又赏鉴家之所由来也。于是宋元明清旧刻本,名家抄校题跋本,日为世重,称为善本。一九七八年国家开始编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至一九九八年全部出版,历时二十年,著录中国大陆公藏善本五万六千七百八十七种,为自来善本书目之冠。山东大学图书馆收藏古籍二万余种三十余万册,初为教学研究资料,限于财力,鲜有宋元旧本,而以明清刻本为大宗。《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创始之初,余供职于山大图书馆,受命清理善本,从古籍书库中遴选善本数百种,合原定善本,共约一千二百种,制成卡片,上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委会。同时编成《山东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交山东大学印刷厂排印。[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