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散文向以“形散神聚”为主要特征,与“散”相呼应的,是散文中看似可有可无的“闲笔”,这些“闲笔”如何与文章的意脉相接?这就成了散文教学中必须直面的重难点。以经典文本《故都的秋》为例,在散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涵泳文本,观照作者如何在“文脉”之外开枝散叶,挖掘隐含的独特审美价值和文化资源,或能为散文教学中的“闲笔之探”提供范式。  相似文献   

2.
审美散文是中学语文教学文本的一种重要体裁,教学设计中如何选择教学内容成为考量审美散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本文对林同兵的《猫》一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由此归纳总结了审美散文教学应该关注的重点内容,即言语内容层面:“事”与“情”;言语形式层面:“文类”或“文体”;言语智慧层面:叙事抒情的篇性;言语生命层面:趣味、人格与创造。审美散文教学只有触及这些层面的内容,才能实现教学价值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散文教学经常不考虑当下阅读文本的具体特性,把“这一篇”散文教得像“这一类”散文,或将所有的散文教成同一类散文。为此,笔者提出了散文教学要教出“这一篇”的“韵”的观点,并从“形韵”、“语韵”、“情韵”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教出散文的“韵”。  相似文献   

4.
王从好 《学语文》2013,(5):9-10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明确提出了文学赏鉴方法:“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那么,散文教学中如何应用刘勰提出的“沿波讨源”与“披文人情”的方法进行最有效的教学呢?散文的教学其实就是带领学生赏析散文的过程。目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是由“形”到“神”。也即由“采”到“隋”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卢夏倩 《双语学习》2007,(5M):109-109
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结课是总结概括知识,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指导学生实现知行统一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安徽特级教师莫家泉说:“一节完整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如一篇形散神聚的散文。采取各种手段是‘形’,愈生动愈好;瞄准的教学重点和目标是‘神’,愈集中愈好。而结课那几分钟,应该如散文的高潮,当为精彩之笔。”  相似文献   

6.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语文教学可说是起了“排头兵”的作用。然而,在众多教学方法的研究中,许多人总想寻找一种规范的“几步几式”的万能教学模式,反而把教学环节弄得复杂化,学生在掌握知识时往往顾此失彼。中学语文教学路在何方?这是语文教学工作者一直在探寻思考的问题。文本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本着真正实施“大语文”教学的宗旨,笔者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放课堂、  相似文献   

7.
散文的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但要很好地完成它,困难是相当大的。因为散文,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具有显著的文体特点,即所谓的“形散神聚”。在散文教学中,往往由于难以理解“形”和“神”的关系,学生在接受了老师深入细致的分析后,仍觉所知寥寥。中学六年,学了上百篇散文,到头来只记住了一句套话:散文“形散神不散”。这种令人痛心的现状,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4期刊载虞哗如老师的《(赤壁赋)教学实录》,她说:“《赤壁赋》是古典散文名篇,前人称其‘以江山风月作骨’。‘江月’,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把握住这些句子,也就把握住了背诵全赋之骨。”若能以“江月”为文本鉴赏的“北斗星”。绝没有迷失鉴赏方向的可能。审美的情怀无疑会得到更充分的满足,文本的境界也会在“赤壁之旅”中超越尘俗的羁绊,走向豁达的洞天,背诵全赋岂在话下?  相似文献   

9.
散文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主导文类,但散文教学又存在不良的倾向。只注意散文文类共性的研究,而忽视文本的个性特征,"将所有的散文教成同一类散文"[1];"不注重散文中蕴涵的情感而去关注散文中所及的事物"[2];不在文本内着力,游离文本,作过度的解读和迁移;不能科学地了解学情,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散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说重,是因其语言精练、词藻华丽、行文隽永、手法巧妙,对激发学生爱好语文、学好语文大有裨益。说难,是因其虽“神不散”,但毕竟“形散”,不像记叙文那样完整、说明文那样明白。要教好它,就要针对散文的特点,再现散文的意境,将动人的画卷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把感隋的清泉引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深隋的“赏析”中,领悟其蕴含的思想感隋,掌握出神入化的表现技巧,从而提高散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回忆性散文是统编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常见文体。对回忆性散文的咀嚼品读应关注“回忆性”这一文本特征。通过探讨《秋天的怀念》这一经典文本中呈现的“细节悖论”,关注时间流逝形成的回忆视角对作者写作产生的影响。回忆视角下形成的“细节悖论”可作为回忆性散文教学的独特角度。  相似文献   

12.
《小学青年教师》2008,(10):45-45
《语文新参考——小学语文名篇赏析及教学建议》丛书包括“一、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一~六年级古诗文”等六册,从人教版和苏教版的教材中精选名篇进行赏析并提供相应的教学建议,按“文本赏析”“教学建议(教学思路)”“教学设计(含教学实录、精彩片断赏析与点评)”“资料链接”等体例编辑。每册都按不同的文本类型分成若干板块,如三年级分册的“形散神聚——散文篇”,四年级分册的“捕捉灵性之光——关注动人细节·体悟自然人生至道”,六年级分册的“把握艺术特征捕获丰富美感——如何把握和教学写艺术作品的文章”……  相似文献   

13.
正中学语文教师如何执教,才能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呢?从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根据文体特点构建有效课堂语文教学应明确文本体裁,通过文本的解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赏析、评价文章的方法和思路。如:(一)散文教学。首先要明确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根据这一特点,散文教学应以"读情—析情—品情—写情"的方式构建课堂教学,也就是说,学生先阅读课文整体把握作者情感,再具体分析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文“课标”明确规定:“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其强调了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语文学科的知识性、工具性,还要重视它的人文性和思想性,以语文学科之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文本为依托,并以文学文本之真切审美体验性、丰富的审美想象性、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课本选编了一定数量的散文(抒情散文)。“新课标同步导学”和教材的单元提示将抒情散文的特点概括为:状物写景要抓住物、景的特征;托物抒情,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状物文章的层次和按时间顺序写景;散文的象征手法及形散神聚等。这些特点自然是教学重点。作为教学重点只是讲授些知识要点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6.
戏剧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必选,但相较于散文小说、诗歌之类,所占比例甚微。戏剧的文本特征是什么?戏剧文本可以教些什么?我们的老师实际在教些什么?戏剧教学如何实现从“这一篇”到“这一类”的跨越?诸如此类问题的研讨,似乎并不多见。但是,戏剧的教学内容该如何确定?  相似文献   

17.
许纪友 《学语文》2014,(1):10-11
散文的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大户.中学语文教材除了诗歌、小说和戏剧选文以外,剩下的内容都可以归入广义的散文教学范畴。当代散文研究的著名学者刘锡庆对散文有一个精彩概括:散文姓“散”(散行成体),名“文”(文学),字“自我”(具有独特个性的真实作者)。教师教的是散文,学生写的是散文,阅读考的是散文,散文每天和我们亲密接触.但令人纠结的是.教师经常备课时拿到一篇散文不知教什么,随大流跟着感觉走,  相似文献   

18.
文本重构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内涵。在中学语文教学的语境中,如果把“文本重构法”当作一个完整的概念来看待,“文本”指的是中学语文教材上的文章,“重构”指的是从不同的层面重新组织、建构中学语文教材上的教读文章。  相似文献   

19.
散文阅读教学切忌:盲目地咬文嚼字,脱离时代,以偏概全.笔者认为要立足“全局”,并从散文本身的特点入手,以“吟哦讽诵创意境,知人论世读经典”为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读“形”品“神”,链“时”悟“旨”,寻找并利用一切利于教师和学生能深入研读文本的教学资源,力求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为“教”张本,为“学”铺路.本文以散文《石榴》的教学设计为例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20.
散文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文体。郁达夫说过:“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在中学语文知识短文《散文的形和神》中谈到散文写作,要求做到“情景交融,形散而神不散”,这是对散文写作特点的概括,也是对散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其实,大多数作者在写作时并没有过分地注意文章的形和神,也没有刻意地去把握,而往往是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或从侧面暗示,托物言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