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每当听到这首歌时.我都会在心底想起我敬爱的父亲。  相似文献   

2.
父亲     
大家都听过这首歌吧!“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不知为什么,这首歌让我想起父亲的根根白发和声声叮咛,想起父亲那饱藏深爱、满蓄谅解的双眸,想起父亲的皱纹和累垮的身体,也让我想起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日子。全家很高兴,而15000元的学费对于工资仅300元却要养活六口之家的父亲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但父亲还是东挪西借为我凑足了学费,让我去读书,为我架起通往幸福的桥梁。我真的很感激父亲。但父亲却说,自己只尽了父亲的责任。不,我想,父亲做的完全超出了责任,这…  相似文献   

3.
父亲的老茧     
我始终无法绕过父亲,绕过父亲手上的那些老茧。在我有限的记忆里,父亲那厚实的大手始终是和那些茧子连在一起的。粗糙并且坚硬,是我对父亲的大手的唯一印象,所以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不愿意靠近父亲,更不愿意他那粗糙的双手在我脸上摸来摸去。父亲有时候会伤心,但更多的时候,他眼中所流露出来的,是谅解。作为农民的儿子,下地劳作是我无法逃避的命运。那时我还很小,被父亲硬"押"着来到菜地里种萝卜。那是我第一次下地劳动,玩的时间明显多于劳动时间。我坐在菜地旁,看父亲用锄头把黑色的泥土翻转、敲碎、碾细  相似文献   

4.
草木有情     
正春天的一个早晨,82岁的父亲早早给我打来电话":你陪我回老家去看看,那棵树是不是发了新芽?"父亲念叨的那棵树,是一棵槐树,是我爷爷在他34岁那年栽下的。这棵树龄已有70多年的树,成为父亲在城里的牵挂。那树下,就是我爷爷瘦弱的土坟。爷爷去世以后的每年清明,父亲都要去树下祭奠。一棵树的身世,被父亲记在他发黄的本子上,那是父亲自己编写的家谱。这些年,我与故土老家的关系,已经如飞到高空  相似文献   

5.
父爱如山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每当耳边响起这首歌,我们都会想起自己的父亲,不管我们的父亲有什么职位,怎样的经济条件,都给了我们无比深沉,无比坚硬如山的父爱。一次,因特殊原因,我须同爸爸同眠,的的确确领略了爸爸  相似文献   

6.
至爱无言     
海风 《师道》2008,(11):58-59
一天,在校园中无意听到一首歌曲《父亲》。“父亲是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耕田的牛,父亲是孩儿背后的大山,父亲是孩儿避风的港湾……”一句句歌词重重地击在我的心坎上,我的脚步再也迈不开。回到寝室,我满怀愧疚之情拨通了家中那个久违了的电话……  相似文献   

7.
父亲的眼泪     
“记得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的肩头。父亲是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每当听到这首歌,我便会想起我的父亲。父亲是一位蜂农,和小蜜蜂一样,很勤劳,也很朴实。他没有传给子女什么家训,只是用行动,默默无闻地告诉我们:只有踏踏实实,真诚待人,人  相似文献   

8.
父亲我愿意在您面前流泪是因为您从不要求解释那太多的无奈父亲我愿意在您面前流泪是因为您从不设下种种的限制仍能牵引我更上一层楼父亲我愿意在您面前流泪是因为即便浮云遮日您也肯为我照亮前进的道路啊!父亲我愿意在您面前流泪是因为您是我心中—那巍峨的大山 (指导教师马立楚)父亲,我愿意在您面前流泪@熊峰$湖北公安章庄铺中学~~  相似文献   

9.
父亲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 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 ……"每当听到这首歌时,我的眼前就 会浮现出父亲那被烈日晒得干黑的、满 是皱纹的脸…… 父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也就继承 了农民勤俭的性格。衣服总是洗了又 洗,过年时都不买件新衣服,只是把旧 衣服洗洗就穿上了。妈妈要给父亲买 时,他总是说:"庄稼人穿那么好干嘛? 弄脏了怪可惜的。"父亲从不乱花一分  相似文献   

10.
一、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上) (一)阅读下面《那山》一文,完成文后题目。 未与邮包结缘之前,我就读过那山。那山的高度是跑乡邮的父亲丈量给我的,数据是父亲那大脚底的层层厚茧;那山的风采是跑乡邮的父亲描绘给我的,秀色是父亲口中的滔滔不绝…… 我是在仰视中阅读那山的。跑乡邮的父亲说,这种方式注定你永远读不透那山。于是我默然接过父亲递来的邮包,在父亲苍老的伫望目送中攀援那山,在父亲无言的祝愿中展读那山…… 如今,我能背起邮包对那山进行俯读。我用坦然和自信诵读那山的所有内涵,我用淡泊和平静感受那山的所有博大…  相似文献   

11.
父亲的脊背     
<正>"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每当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我的思绪就飞回到童年。儿时的我,虽不常坐在父亲的肩头,却屡屡把他当成"大马"骑。那时,每到日落西山,我就站在门口翘首期盼,看到那高大的身影出现在不远处,马上飞奔过去。父亲俯身将我抱起,然后再转手把我驮到背上。我伏在父亲宽阔的脊背上,用手搂住他的脖子,絮絮地说个不停。父亲偶尔转过头看看我,只见一抹笑容在他的嘴角漾开,一直蔓延到我的心头,暖暖的。一进家门,父亲就把我放在床上,然后去洗漱换衣服。不等父亲有喘息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懂你     
我总以为父亲是个铁石心肠的人,每次打电话回家,话刚说完,父亲便在那一端挂了电话,他从不对我嘘寒问暖;总以为父亲是个极其吝啬的人,每次多用几块钱,便会对我板起脸孔,让我不敢正视那炯炯有神的跟睛;总以为父亲是个极爱工作的人,每次都要等菜凉了,才来吃饭,扒完几口,又开始工作。于是,在我心中,父亲便像一座高高的墙,让我不敢逾越。那天,父亲因为要去送货,所以顺  相似文献   

13.
父亲的手     
父亲在我的记忆中,很老,尤其是他的那双手——一双典型的老人的手。在父亲去世多年以后,这双手给我的印象更加深刻。 父亲的那双手丑陋而灵巧。听母亲讲:父亲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年轻时他的手却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那双手也曾写过字,打过算盘。我还记得父亲打得一手好算盘,当他用指头把算盘珠拨得噼噼啪啪响的时候,你简直想不到是他那看似笨拙的手所为。父亲还写得一笔好字,当时算得上是村里的“秀才”,因此他从土改开始就  相似文献   

14.
程勤华 《师道》2008,(5):59-59
我曾经以为我是懂父亲的。 父亲的生前好友庄伯伯给我寄来了一份报纸,上面有他写我父亲的一篇文章。当我把那篇文章一字一句读完后,我流下了愧疚的眼泪,原来,我不懂父亲那么多。  相似文献   

15.
把心儿打开     
我和父亲的房间只隔着一扇门,而我却没有勇气推开它。 饭桌上,我总是与父亲闹意见,最后一拍两散。其实,我也很后悔,他毕竟是父亲。可每当我试图推开门与他谈心时,手总会不由自主地缩回来。想到父亲那严厉的面孔,和那句我听不懂的话——“这都是为你好”,我最终会悄悄走开。时间长了,我认为这就是“代沟”。  相似文献   

16.
每当夜深人静想家时,总忘不了崔京浩的那首<父亲>. "父亲是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临近大学毕业,回首自己在求学道路上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和荣誉,我都会把它们归功于我的父母.父母教会了我如何做人.  相似文献   

17.
父亲的酒     
父亲你的日子是一碗酒一碗农事和大米酿造的苦酒我是唯一看得清你的酒的那人坐在黄昏的背后我忘不了那碗酒那碗浸透你大半辈子的酒你苦苦追遥过的日子终是一碗苦涩而纬长的风景从七月的麦地归来父亲你要的是酒那碗薄薄的酒酒香浓郁喂饱了一个饥饿的季节而今我那年轻充实而又贫瘩的生命父亲的酒在我的诗歌里熊熊然烧父亲的酒@岭南$广东省扬西县一中高二(2)班~~  相似文献   

18.
其实我不懂     
我爱那双手,但我却曾恨过它. 那是一双粗糙的手,也是一双宽大的手,更是一双充满慈爱的手,那是父亲的手. "爸,姐姐不给我她那个玩具"妹妹跑过去向父亲告状. "你都这么大了,今天学的单词背了吗?还玩!快背去!"七岁时父亲是这样解决我和妹妹之间的纠纷的.  相似文献   

19.
sk———;—— (一)父亲额L的每一道皱纹都可以译成一首凝重的词母亲头k的每一根白发都可以写成一篇含蓄的诗站在时光的月台卜我细细地阅读只有一种心情——感激 (珠海布女海耳中学 王赐琳) 如果说母亲恍如那温柔的亮 那么父亲 则恍如那热烈的太阳 当我忧愁时 月亮轻抚我 而太阳 — —温暖我 如果说母亲似那风帆 那么父亲则似那默默的舵手 当我仿惶时 风帆为我解忧排难 而舵手 — —为我指明方向 如果说母亲是那涓涓的溪流 那么父亲 则是那伟岸的高山 当我快乐时 溪流为我歌唱 而高山 — —陪我隙望 (顺德市第一中…  相似文献   

20.
下一次     
童年时,我曾进入到北京隆福寺的毗卢殿,仰望过那精美绝伦的藻井。一瞬间,也曾闪过念头,那就是下次再进去时,要把家里那只手电筒拿来,好看得更真切一点。但后来我再不曾进去过。到我二十几岁的时候,整个隆福寺,包括那毗卢殿,那奇妙的藻井,那毗卢大佛,那两侧殿壁的天龙八部,统统陨灭,没留下一丝遗痕,“下次再去”,往哪里去?关于隆福寺藻井无比珍贵的知识,是父亲传授给我的。我在青春躁动期,对父亲时有敌意。有次,父子冲突起来,竟不是父亲打了我,而是我杵了父亲一拳。那回究竟是为什么而冲突,我一点也记不起来了。只记得,当晚我就悔恨不已,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