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3年的《战争权力决议案》是美国国会战争权争夺复兴的标志,2002年的《授权对伊拉克使用武力决议案》使总统的战争权得到空前的扩大。研究这两个决议案以及它们前后三十多年的历史对了解总统和国会战争权之争具有重要的代表意义,也有助于对美国未来战争权的争夺走向有所把握。  相似文献   

2.
甲午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是两次发生在东亚地域以朝鲜为圆心的战争。中国两次都是以援助朝鲜的战略方式卷入战争,并成为战争中一方的主力,其对手主要是以日本为基地的日军或美军。甲午战争,中国以强敌弱而惨败沉沦;抗美援朝,中国以至弱对至强而能克敌复兴。强败弱胜的不同结局,对中国大陆和台湾,对朝鲜、日本、俄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及其相互间的双边和多边关系,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战争是近代列强侵华的重要手段,中学历史教材在中国近代史部分重点介绍了列强对中国发动的六次侵华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当前,霸权主义、帝国主义仍然威胁着世界安全,区域性战争此起彼伏,世界并不安宁,争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的两大主题。吸取历史教训,认清帝国主义本质,对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甲午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是两次发生在东亚地域以朝鲜为圆心的战争。中国两次都是以援助朝鲜的战略方式卷入战争,并成为战争中一方的主力,其对手主要是以日本为基地的日军或美军。甲午战争,中国以强敌弱而惨败沉沦;抗美援朝,中国以至弱对至强而能克敌复兴。强败弱胜的不同结局,对中国大陆和台湾,对朝鲜、日本、俄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及其相互间的双边和多边关系,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德国的发展轨迹极为典型。自从1871年俾斯麦统一德国后,德国借着国家统一和两次工业革命的东风,迅速崛起,一跃成为当时的资本主义强国之一。随后德国相继经历了战争、战败、再复兴、再挑起战争、再战败。在二战后,德国终于跳出战争怪圈,与其欧洲邻国启动欧洲一体化进程,成就了今天德国的大国地位。德国的发展特别是二战后再度迅速崛起有许多值得中国借鉴的地方,尤其在崛起方式、统一问题、外交选择和文化实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探讨法兰西文艺复兴的特点入手,对其独特现象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法国文艺复兴产生时间、活动中心及其艺术特点都是和它的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发展的特点及意大利战争有密切关系;而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互相结合、推动、深化乃至反暴君论的形成都和加尔文教有关联;但其政治史学及近代外交原则的奠定则是科明总结这个封建主义典型国度政治斗争正反经验教训的结晶.  相似文献   

7.
战前的日本经济,于1937年至1945年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期间,全面实行了经济军事化。战争结束后,在美军占领下,日本经济由战争经济体制改组为平时经济体制,把军需工业逐步转向为发展农业生产的农需工业,即以化肥为重点,发展农机、农药生产,由此带动电力、煤炭等基础工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日本经济安定本部根据美国占领当局的指令,于1948年编制了战后经济恢复的等一个五年计划,即《经济复兴计划草  相似文献   

8.
主题 1 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巨变●主题提示战争是近代列强侵华的重要手段 ,中学历史教材在中国近代史部分重点介绍了列强对中国发动的六次侵华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当前 ,霸权主义、帝国主义仍然威胁着世界安全 ,区域性战争此起彼伏 ,世界并不安宁 ,争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的两大主题。吸取历史教训 ,认清帝国主义本质 ,对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在列强侵略和自身发展两种力量的作用下 ,近代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了全面的、深刻的社会巨变 ,其中最大的变化也是最本质的…  相似文献   

9.
2014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举行,南京市民和全国各地人民群众一道,以最沉痛的心情,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是一堂历史必修课,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必须牢记苦难的历史,坚守和平的未来。历史告诉我们,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是多么重要。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在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中,中华儿女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在中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人民看到了民族复兴的希望并脚踏实地地向前迈进时提出来的。“复兴”就是再次兴盛的意思,这是相对于汉、唐的国力强盛,宋、元的科技先进提出来的,也是针对明、清的衰落提出的。一个曾经强盛和先进的民族,由于政治制度、文化思想、地域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在明、清之际放弃了开放选择了封闭,放弃了进取选择了保守,沉湎于天朝大国的美梦之中,终于导致“天朝上国”在西方殖民强盗的炮舰叩关时束手无策,赔款开埠、割地求和,输掉了列强强加的战争,也输掉了独立和强盛。1945…  相似文献   

11.
一、校园"绿色网吧"建设的构想 治理学生因网络产生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场争夺下一代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对下一代的正确培养引导,关系着整个民族的复兴。禁止学生进社会网吧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参与,需要各职能部门不懈地探索和努力,  相似文献   

12.
二战结束后,美日出于各自的战略意图,迅速结成战略同盟,而对战争性质的认识、对战争责任的追问、对战争过程中一切非人道、反人类暴行的声讨,全部让位于这种"政治联姻",历史问题作为一个隐瘤在美日关系中冰封起来。随着日本复兴加快,美日间的历史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但是,在日本把日美同盟当作其外交整体战略的基石,为其"正常国家化"的终极目标服务的情况下,历史问题风波再大,也不会撼动美日同盟的基石。  相似文献   

13.
由于国共两党的长期对抗,在美国操纵和美日合谋下,中国对日本的战争索赔以流产告终。在当前形势下,国共两党只有再次合作,实现国家统一,才能实现两岸共赢,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命题的理解。文本对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进行对比,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式现代化的四重相对逻辑:政党主导逻辑与寡头主导逻辑;人民中心逻辑与资本中心逻辑;全体共享逻辑与少数独享逻辑;和平发展逻辑与战争驱动逻辑。深入阐释和分析这四重逻辑既是全面、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杜鲁门主义的续篇——简评马歇尔计划的历史背景及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歇尔计划亦称《欧洲复兴计划》。它是美国国务卿马歇尔于1947年6月5日提出,1948年4月国会批准实施的。马歇尔计划是在二战后初期的国际形势下,美国称霸世界的经济扩张计划。它的目的在于通过美国的“援助”来恢复和重建遭到战争重创的欧洲经济。但实际上,它是杜鲁门主义的续篇,是杜鲁门主义的经济表现,真正目的在于以借复兴欧洲经济为名,利用西欧的经济困难,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进而夺取西  相似文献   

16.
冷战后美国国会权力的复兴及其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国会的传统作用主要局限在内部事务上,在外交决策上基本处于从属地位。随着1973年《战争权力法》的通过,特别是冷战结束后,美国国会在外交决策中的地位显著上升。美国国会权力的复兴,是冷战后美国国内背景与国际形势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国会权力复兴日益明显的时代,其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是双重的。我们应对此进行权衡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在加深中美之间相互了解与信任的基础上,力求扩大积极因素的影响力,把消极因素的影响力降到最低程度,从而对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7.
德国,一个从战争废墟上重新建立起来的国家,短短三十年就迅速实现国家复兴,经济实力居西欧各国首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德国发达的科学和教育事业为国家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尤其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中西北地区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中国的全面抗日战争中,各地区、各民族人民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间西北地区作为“中华民族复兴地”,在保全民族精华、巩固边疆和接受外援、供应内需等方面,同样为这场战争的全面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中国海权丧失史,近代以来中国所遭受的侵略与战争几乎都来自海上。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近代史鲜明地昭示着海权丧失意味着丧权辱国,甚至于国破家亡,亡国灭种。新中国高度重视海洋、海权和海防建设。党的十八大审时度势,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海洋强国梦是中国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20.
一、战后韩国教育改革的发展韩国中小学教育的内容以前受日本教育内容影响,虽然政府想尽快地摆脱这种影响,但由于战争(1950—1953)未能如愿.1953年战争结束以后,为及时消除战争影响,政府着手进行第一次(1954—1962)中小学课程改革,希望通过教育达到复兴国家的目的,改革中虽然受到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影响,注意了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但仍然以学习系统的知识为主;选择最急需、最基本的内容并且将这些内容控制到最小程度;特别强调反共教育、道德教育.这是韩国初次建立的、自成体系的中小学课程,被称为“学科中心”.但实践中仍感知识系统性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