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设"对应于"生成",尽管在课前的预设中教师对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了充分的设想,但学生毕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不尽相同的基础知识、思维方式、年龄特点和思维水平,课堂上一些突如其来的状况常常会超出教师的主观臆测。当课堂中出现这样或那样始料未及的"尴尬"时,如果教师能运用机智,直面"尴尬",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将尴尬适时转变成五彩缤纷的"精彩",往往会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妙效果。  相似文献   

2.
洪晓 《广西教育》2011,(13):19-19
所谓品读,是指在课堂上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品味性阅读,体会文本的语言特点和情感内涵。但一些教师对"品读"理解存在误区,导致课堂上出现了"急于求成"式的读悟、"夸夸其谈"式的读悟和"空中楼阁"式的读悟等现象。为避免走入误区,教师要善于捕捉文本中适合学生品读的“发生点”,让阅读教学更高效。  相似文献   

3.
<正>一、科学预设预设指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假设、安排;预设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按照教师课前的设计展开;预设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预设性的发展。第一,科学的预设来自对文本的深透理解,教师可以参考各种相关教学资料,但是要能跳出资料的圈子,有自己的理解。我更主张教师备课时什么资料也不看,自己先认真地读三遍,勾画圈点出自己理解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4.
预设指的就是教师的预设。教师预设不仅包括对教材的解读,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设计,还包括对课堂教学可能产生的走向,学生的原有的知识结构,学生在交流中可能出现的偏差,课堂上可能发生的影响教学进度与目标达成的其他变数等等因素的预先思考与相关的应变策略。这其实就是一个教师课前备课所需做的多方面的工作。学生的预设一般情况下在我们的课堂里是很难见到的。因为教师事先并不将任务交代给学生,师生并不是双方都带着解决问题的期望在课堂上会面,而只是教师带着丰富的预期来给学生上课。学生只知道自己下一节该上某某课了,充其量知道自…  相似文献   

5.
教学过程是一个预设与生成相统一的过程,由预设开始,达到生成新知,提高能力的目的。在预设中不仅要预设问题,更要预设错误,即预设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这就需要我们进行错题收集。错题收集,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普遍容易出错的题目收集起来,并将这些错题按照出错的原因进行分类,形成错题集,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引起注意,重点指导,改进教学。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发动机,是教学的重要资源,只要教师把学生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找出来了,并加以分析、利用、解决,教学水平一定能上一个新的台阶。教师对错题的收集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6.
从备课来讲,文本细读是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前提。没有文本细读,也就难以有成功的预设和生成。即使课堂对话中碰出那么一星火花,教师也不会抓住机遇让它燃烧放光。从讲课来看。课堂上教师不能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读,仅靠预设完成教学步骤,是很难生成新的有价值的问题的。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当教学出现"意外"时,我们就应该对教学行为适时进行调整,给"生成"腾出空间,使课堂"生成"的非预设性问题得以利用和优化。这样我们才能机智地驾驭课堂,点燃课堂教学的亮点,让"预设"与"生成"交相辉映,呈现出别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8.
在课堂上出现学生对语言文字解读的偏向、出现了教师所不想看到的错误是很正常的。课堂中出现些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对这些错误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更令人担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这些错误的批评,常常是执着于自己的"精心预设"  相似文献   

9.
文本的语言是精妙的,也是富有逻辑层次的。从内容上看,是有主有次的。在课堂中,教师总是过于关注对文本关键语段的预设处理,而这种"预设处理"可能与学生的"预设处理"达到心理上的重合,以至于师生在有效时间里在某个角落耽搁时间,冷落了所谓的文本"平淡内容"的现象,无疑是阻碍了学生思维的跳跃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不少重难点知识,不是学生通过自主研讨就能解决得了的,需要语文教师的进一步引导。特别是对预设问题进行小组合作研讨后,对学生的发言,及时巧用追问,可以将文本阅读推向纵深,这时"趁热打铁"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预设应该指的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预设不仅包括对教材的解读,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设计,还包括对课堂教学可能产生的走向,学生的原有的知识结构,学生在交流中可能出现的偏差,课堂上可能发生的影响教学进度与目标达成的其他变数等等因素的预先思考与相关的应变策略。这其实就是一个教师课前备课所需做的多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文本的语言是精妙的,也是富有逻辑层次的。从内容上看,是有主有次的。在课堂中,教师总是过于关注对文本关键语段的预设处理,而这种“预设处理”可能与学生的“预设处理”达到心理上的重合,以至于师生在有效时间里在某个角落耽搁时间,冷落了所谓的文本“平淡内容”的现象,无疑是阻碍了学生思维的跳跃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周建明 《考试周刊》2010,(48):82-82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广泛重视。有些生成是教师无法预设的,就出现了数学课堂的"出轨"。因而在课堂上,教师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艺术是很重要的课堂教学艺术。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解决生成性问题,采取有效的策略,我就这个问题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4.
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了解学情,才能有的放矢,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课堂上,要时刻关注动态的学情,及时调整教学预设,才能让"生成"精彩不断。课后,教师仍然要根据学情,反思课堂教学存在问题,方能不断改进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根据学生的学情需要确立重点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课堂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正"预设"就是"预先设定""预先设计","预设"指的是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对课堂教学可能产生的走向,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在课堂上可能产生的影响,对教学进程与目标达成的其他变数等因素的预先思考与相关应变策略。预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是生成的源头,也是生成的土壤。离开了预设,生成就是一潭死水,不仅"形散",而且"神散",课前的预设可以为课堂的精彩生成奠定基石。  相似文献   

16.
所谓的预设成功是指教师按预设教案较顺利地完成教学计划,达成教育目标;而动态生成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等细节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遵循学生学习的问题展开教学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在师生互动的课堂中,再充分的预设也很难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的情况,非预设性生成的出现是客观必然的,所谓"非预设性生成"主要指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主动生成的课堂教学活动.在无法预设的生成中,如何有效地筛选有价值的生成是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如何机智地处理非预设性生成考验着教师的自身的业务素养和教学智慧,如下的"非预设性生成"教学片段给了我不少启示:(扇形面积的教学片段)例题,计算如图1所示的扇形的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其中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是数学教学的基本问题之一。所谓"预设",指教师在解读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情况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假设、安排。  相似文献   

19.
<正>课堂,是几十个鲜活的生命体共同参与的一个动态实践过程,无论教师课前预设得如何详细周密,教学过程中都难免会出现种种预设外的生成。教师究竟该如何应对预设外的生成,在看似山穷水尽的"绝境"处找寻到那柳暗花明的又一村呢?笔者认为,回归文本是一条有效的出路。一、回归文本,引领正确的方向真实的课堂不可能一帆风顺,有风浪,有暗礁,也有险滩。学生考虑得不够全面、表达出现错误都是很正常  相似文献   

20.
课堂是教师预设的课堂,也是学生动态生成的课堂。在教师、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精心预设之外的各种意外——课堂即时生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