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市级教学能手、学校教导处主任,暑假后开学的第二天,我承担了校级公开课,上课课题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课后,教研组开展了评课:教师在这堂课上给学生创设了民主的氛围、探究的空间;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思考等能力方面有比较独特的方法;学生探究意识强烈……唯一的不足是知识性目标的达成度不够.最后大家对这堂课的总体评价是:虽然这堂课有不足之处,但总体来说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有许多值得大家学习借鉴的地方.虽然,同事们给予了很大的鼓励,但我总感觉这堂课存在较大的问题,不能算一堂成功的课,可问题症结在哪里,一时却理不出头绪.暑假到了,整理和反思一学年的工作是我多年来的习惯.结合一学年的理论学习、实践反思,回头再细细品味这堂课,我领悟到了很多,现将自己的点滴思考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作为市级教学能手、学校教导处主任,暑假后开学的第二天,我承担丁校级公开澡,上课课题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课后,教研组开展了评课:教师在这章课上给学生创设了民主的氛围、探究的空间;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思考等能力方面有比较独特的方法;学生探究意识强烈……唯一的不足是知识性目标的达成度不够。最后大家对这常课的总体评价是:虽然这堂课有不足之处,但总体来说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有许多值得大家学习借鉴的地方。虽然,同事们给予了很大的鼓励,但我总感觉这堂课存在较大的问题,不能算一堂成功的课,可问题症结在哪里,一时却理不出头绪。暑假到了,整理和反思一学年的工作是我多年来的习惯。结合一学年的理论学习、实践反思,同头再细细品昧这堂课,我领悟到了很多,现将自己的点滴思考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语言文字网     
一堂语文课上下来,是成功还是失败,虽然不能仅以讲了多少内容而定论,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这也是评定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依据。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板书工整、教态自然、语言流畅、课堂练习按规定完成了,但应该讲的教学内容却没有圆满地完成,或教师只是以“固体”形式把一堂课的内容塞给了学生,那么,这堂课是不能算一堂成功的课的。  相似文献   

4.
听一堂六年级数学课后,我和教者交换意见说:“这堂课无论是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是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发挥得很好,是堂较成功的课.但美中不足的是,在板书方面书写不怎么规范.比方‘分数乘以整数'六个汉字就有三个写得不规范.”这位教师  相似文献   

5.
《历史教学问题》上展开了“上好一堂中学历史课的标准是什么”的专题讨论,我认为这个讨论很重要,很有现实意义。一个教师弄清了一堂好课的标准,并且能想方设法讲好某一堂课,就有希望讲好第二堂第三堂课。有好多教师问我怎样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我总是劝他们花最大的精力讲好一堂自己最喜欢的课,然后从这堂课中来总结经验,摸索出教学规律和自己应该走的一条路子来。一个名演员,每个戏上都得见功夫,但总有那么几个“保留节目”、“拿手好戏”。一个好教师也一样,每堂课都得用力,但要有那么几堂课讲得特别出色。我们经常举行观摩课,就是做出一堂好课的样子来给大家看,让大家共同研究。这种“解剖麻雀”的方法,是我们总结教学经验的捷径,历史教学是由一堂一堂接连不断的课组成的,弄清了一堂好课的标准,总结了一堂好课的经验,就能更深刻地了解历史教学的全貌。  相似文献   

6.
课,老师都能上;但好课,却有些难上。在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年代里,人们往往用教师的学识去衡量一堂课,而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的观照下,人们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好课好在哪些方面?这是一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笔者以为,一堂好课至少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曾听过一节英语复习课,大概环节是:“复习单词——复习短语词组——重点句型——语法讲解——课后补充作业。”整堂课就是教师在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安安静静地听,偶尔教师提问几个学生,整堂课的气氛较为沉闷。下课后,我调查几个学生,让他们对这堂复习课发表看法。有的说:“这些内容我们基本已掌握,不必再浪费这么多的时间来复习。”有的说:“虽然是复习得很详细,但我们仍不知道在讲什么。”……学生的回答无疑给我们教师敲响了警钟。那么,如何上好英语复习课呢?就我自身的教学体会,在此愿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8.
每年开学,我们都有一个疑问:第一节课上什么?怎么上?许多老师都是习惯性地讲讲对学生的要求等规章制度,或者拿着学生花名册点名。这样一点新意也没有,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虽然学生此时并没有反感你这位老师,但他们也没有要想好好地学好你这科。直到有一天,一位学生跟我讲:朱老师,从你给我们上第一节课开始,我们就非常学这门课,你上课很幽默、很有意思。当时我并没有什么特别感觉,可后来一琢磨:是不是我第一节课上得很成功,深深地吸引住他们了呢?第一堂课怎样上才算成功呢?我个人认为在第一堂  相似文献   

9.
课堂中的新理念"何去何从"--由两堂数学公开课所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听了两堂数学公开课,一堂是高三复习课,课题为“抛物线焦点弦性质的探究与推广”;另一堂是初二的新授课,课题为“一次函数图像的应用(一)”,在这两堂课中,教师接受了新课程的理念,并对传统的“以书本知识为本位”的价值观进行反思,体现出“以学生的学和发展为本位”的、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的理念.这两堂课为一线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贯彻落实新课改理念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但同时,又留给我们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西瓜》一课是我根据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设计的一堂科学探究课。本堂课通过学生对生活中最常见的水果——西瓜进行研究,并采用生活中最常见的行为——辨别西瓜的生熟来探究西瓜,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来观察物体的能力。在本节课的准备过程中有两点非常关键,一是要求教师准备一些同一品种的西瓜(每个小组一只),并且成熟的和不成熟的都要有;二是要求教师自己会辨别西瓜的生熟。课的结构如下:一、谈西瓜让学生把课堂教学和日常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了解西瓜的一些用途,并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1.教师拿出一只西瓜:老师今天带来了…  相似文献   

11.
《华章》2006,(12)
对话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漷等★无锡旺庄中心小学教师周娴(旺庄中心小学教师):崔教授,我想请您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什么才是一堂好课。崔允漷:我想一堂好课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总有一个边界,是否可以这样说: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这是指每个教师都可以围绕这个边界自己去创造。“教得有效”是指一堂课有一堂课的标准,一个学期有一个学期的标准,要精教精学,别浪费学生的时间;“学得愉快”是指学习的过程应该是愉快的;“考得满意”是指注重结果,如果要学5个字,结果没学会,这认知目标没达到,怎么行?周娴:以前我觉得低年级的学生喜…  相似文献   

12.
之所以要上这堂课,是因为前段时间听了两堂人教版教材《生物入侵者》的同课异构课后产生了一些疑问,便决定用这堂课探索一条教学说明文的路. 评那两堂《生物入侵者》课时,我在黑板上写了两个问题:(1)这堂课教了吗?(2)这堂课真的教了吗?这两个问题似乎很奇怪.课上完了,满满当当的40分钟结束了,课文也处理完了,当然教了.但是,这堂课真的教了吗?是不是教师填满课堂教学时间,学生就真的有所收获呢?显然,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在一年级第二学期上了一堂题为《我们的学校》的说话课。这堂课主要是教给学生有步骤地观察,通过参观和观察画面,理解说话课的内容,教育学生热爱学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同时,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求学生把话说得连贯、完整而有条理。上课的前一天,我有目的地带领学生去校园里看看,重点看了花园、鱼池和画廊。第二天上课,我开门见山地讲:“今天的这堂看图说话课,我想请同学们谈谈大家熟悉的地方——我们的学校。”板书题目《我们的学校》并让学生齐读一遍,读毕,我问:“大家觉得我们的学校怎么样啊?”有的学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主张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的。语文教学内容,也就是对“教什么”的回答。“教什么”,就一堂具体的课来说,可分出三个层面,相应地转化为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教师在这堂课里想教什么?第二,教师在这堂课里实际在教什么,教了什么?第三,学生在这堂课里实际在学什么,学了什么?要全面地探讨这三个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需要更阔大的背景,在目前的条件下,我建议语文教师重点关注两个关联:第一,想教什么与实际在教什么的关联;第二,教了什么与学生实际学了什么的关联。根据我的观察和分析,语文教师在想教什么与实际在教什么之间,普遍地存在着阻…  相似文献   

15.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在学生毕业的最后一节课时说:“这是我给你们上最后一堂课了,这是一堂简单的实验课,也是一堂深奥的实验课,我希望你们以后能永远记住这最后一堂课。”  相似文献   

16.
课,老师都能上;但好课,却有些难上。在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年代里,人们往往用教师的学养去衡量一堂课,而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的观照下,人们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好课好在哪些方面?这是一个太难回答的问题,笔者窃以为,一堂好课至少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课,老师都能上;但好课,却有些难上。在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年代里,人们往往用教师的学养去衡量一堂课,而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的观照下,人们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好课好在哪些方面?这是一个太难回答的问题,笔者窃以为,一堂好课至少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课,老师都能上;但好课,却有些难上。在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年代里,人们往往用教师的学养去衡量一堂课,而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的观照下,人们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好课好在哪些方面?这是一个太难回答的问题,笔者窃以为,一堂好课至少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这堂作文指导课要求明确,所举实例有说服力,教师引导得法,比较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这是总的印象。这堂课的内容是指导写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着重解决如何命题和如何写的问题。全课约分三步:第一步是指导学生按所写事实的中心内容来命题。教师从多方面举例,有课文中学过的例子,有学生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20.
邬纯慧 《考试周刊》2012,(2):182-182
中职教师的第一堂课是建立师生感情,拉近师生的距离,激发学生本学科学习兴趣的一堂课。作者就中职教师如何上好第一堂课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