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月26日下午,青岛晚报编辑匡志刚正在写着即将重新启动的“晚报记者在社区”活动的主题报告,这时,一位读者打来电话说:“现在非典过去了,各行各业的活动都重新开展起来了,你们的记者进社区活动是不是也该再搞起来了……”听到这里,作为一个做了10多年读者接待工作的老记者、老编辑,深深为之感动,“晚报记者在社区”活动确实实现了报纸与实际、与生活、与读者的贴近,广大读者已经对它产生了浓厚情谊。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青岛晚报》作为青岛市民十分喜爱的一张生活类报纸,从总编辑到部主任、到编辑记者都在思索着一个问题———编辑部该怎…  相似文献   

2.
《记者摇篮》2005,(10):21-21
每位记者都有自己的采访方式,每位记者 都有莫逆之交的采访对象,每位记者都有难忘 的采访经历。经历就是财富,您把这些经历记 下来吧, 《记者摇篮》急切地盼着您的文章!我 们在请您的赐稿的时候,给您的大作规定了写 作内容: “一次难忘的采访”,标题由您自拟。 我们之所以开展这样的征文活动,是为了 更好地落实“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的原则, “一次难忘的采访”也许更能反映记 者实践“三贴近”的风貌,充分展示记者与采 访对象乃至于和广大读者心贴心的思想感情, 这是我们的一个初衷;顾名思义, 《记者摇篮》 是记者的理论和实践阵地,理应更好地贴近记 者,服务记者,为记者提供良好的成长平台,  相似文献   

3.
《军事记者》2003,(6):1-1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李 长春同志最近在谈到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时指出 的。这个“三贴近”,不仅是宣传十六大精神所必 须的,也为我们当前的新闻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 那么,“三贴近”对我们办好报纸有什么重要意 义?怎样才能落实好“三贴近”的指示?本期开 篇的评论员文章就是讲的这个问题,广大编辑、 记者和通讯员不可不看。  相似文献   

4.
报刊大战在襄樊如火如茶。《襄樊晚报》在大战中处于什么地位?在报刊市场上占多大份额?卖点在哪里?读者、市民有什么意见和要求?襄樊晚报编辑部决定把全体编辑记者“撒”出去,卖一期晚报,搞一次“火力侦察”,边卖报边征求意见。 为了让这期报纸多些卖点,各版编辑精选精编稿件,都当试验版办。1999年 11月 19日下午2:30.为了亲自品尝当“老报童”的滋味,我也和大家一样,领了20份报纸,到襄樊两城五个卖报点边巡视边叫卖。 恭听“上帝”“指点江山” 下午3点左右,我到襄城鼓楼商场门前叫卖。因没5分钱找,我只收…  相似文献   

5.
程长春 《传媒观察》2004,(10):45-46
记者的深入问题,是一个新问题,也是一个老问题。说它是个老问题,因为“深入实际,不尚空谈”向来是党报记者思想作风和业务作风的最基本要求。说它是个新问题,这是因为深入和贴近问题,在当前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  相似文献   

6.
《新闻战线》编辑部与无锡日报社联合举办的《在“三贴近”上取得新进展》征文,近日评选揭晓。获奖名单如下:一等奖(2篇):以“三贴近”创新报纸理论宣传李磊明实践“三贴近”创新走市场——《南京日报》新一次改扩版感悟龚惠民二等奖(3篇):以“三贴近”攻克顽症——给新闻报道“假大空”现象开“药方”陆应铸记者的生活场也要实现“三贴近”张培成从三篇获奖作品谈新闻评论的“三贴近”杨润三等奖(5篇):将“主旋律”与“三贴近”结合起来黄敬捷坚持受众本位:落实“三贴近”的题中之义孟彦关注公众赢得认同——“三贴近”是改进经济报道的正…  相似文献   

7.
《新闻实践》2006,(2):59-62
报纸: 台州日报社22名记者利用春节假期访农村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十一五”时期的第一个新春佳节,宣传和报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台州日报社鼓励记者利用春节期间进村入户访农家,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正在蓬勃开展的新农村建设, 值班记者和返乡记者纷纷拿起笔和相机,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形式,  相似文献   

8.
报刊大战在襄樊也是如火如荼。《襄樊晚报》在大 战中处于什么地位?在报刊市场上占多大份额?卖点在哪里?读者、市民有什么意见和要求?襄樊晚报编辑部决定把全体编辑记者“撒”出去,卖一期晚报,搞一次“火力侦察”,边卖报边征求意见。 为了让这期报纸多些卖点,各版编辑精选精编稿件,都当试验版办。1999年11月19日下午 2:30,每人准备好零钱,带着20份晚报,赶到各自的“阵地”叫卖。为了亲自品尝当“老报童”的滋味,我也领了20份,到襄樊两城五个卖报点边巡视边叫卖。 俯首贴耳:恭听“上帝”“指点江山” 下午3…  相似文献   

9.
写好、写深农村报道,是县(市)报服务农村工作和农村读者的“重头戏”。但是,许多县(市)报的记者,感到到农村采访,听到的总是一堆“张家长,李家短”的小事,见诸报端的不是“四季歌”,就是“豆腐块”,完稿之余,时常抱怨自己的报纸小,写不出“大块头”、“有份量”的稿子。其实不然,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小报也有小报的优势:县(市)报作为最基层的党报,她最贴近基层,最贴近实际,最贴近群众,最贴近农村。而且,县(市)一  相似文献   

10.
胡羽 《新闻采编》2003,(6):24-25
党 报要适应新形势、新阶段、新任务 ,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提高新闻舆论引导水平。新一届党中央的这一倡导 ,不仅指明了党报新闻改革的方向 ,也向党报的编辑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什么事情都是人来做的。同一件事 ,不同的人来做 ,就有高下之分 ,优劣之别。办报纸、搞报道也是这样。一篇稿件有无新闻价值 ,语言文字怎样 ,群众是否爱看 ,在于采写这篇稿件的记者或编辑的能力和功夫 ;一张报纸有没有针对性、实效性 ,有没有吸引力、感染力 ,在于这张报纸的编辑记者整体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和作风的优劣。“三贴近”要求党报…  相似文献   

11.
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自1995年12月1日改版以来,报纸质理得到很大提高,上上下下都比较满意。中共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说:“新华日报改版后,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做到了扬党报之威,融晚报之长,改版是成功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的一份材料肯定了新华日报的改版,认为改版的报纸“面貌一新”,“信息量大、短新闻多,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很多读者也投书报社,对改版大加称赞。 最近,新华日报总编辑周正荣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介绍了报纸改版的思路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版面意识是报纸从业人员对版面的认知程度,包括对版面的内容、形式、栏目等的认识和理解。一般来讲,编辑的版面意识强于记者,文字记者的版面意识又强于摄影记者,这在一些地市报尤为明显。实际上,报纸版面形成的过程,是采编人员的版面意识由隐性走向显性的过程,版面意识越早趋于显性越有利于版面处理。在读图时代,地市报摄影记者“前移”版面意识已是刻不容缓。“前移”版面意识是地市报摄影记者的必修课一、从版面需要看“前移”版面意识的必要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办报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方向,也是地市报的办报优势。身处…  相似文献   

13.
河北日报1996年9月在报纸版面改版的同时,实行“编采分离”,即从报社编辑部的各专业部抽调七、八位业务功底较强的编辑组成“来稿编辑室”,专门编辑稿件。各专业部一律不再编外来稿(个别部有专版除外),编辑们同驻外记者站记者一样,统统按指标任务下去采访写稿。回顾一年来的实践,我认为“编采分离”是办好报纸的一条有效途径。 作为驻站的一名老记者,我体会“编采分离”最大的好处是:编稿速度快、质量高、不压稿、不丢稿,有利于调动采编人员的积极性、出精品、办好报纸。 过去编辑部的各专业部搞“编采合一”弊病太多,最突出的表现是编辑对编稿兴趣不大,不认真。为什么呢? 因为编辑工作默默无闻,是为他人作嫁衣,不如当记者。既然  相似文献   

14.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办好报纸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同时也是报纸上专版专栏突出指导性、增强针对性、强化可读性、扩大吸引力的根本途径。因为报纸上专版专栏固定性、专业性和娱乐性的特点比较鲜明,这些特点不但为在专版专栏上直接实现“三贴近”原则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实现“三贴近”原则也为提高专版专栏的宣传质量提供了操作性强的“抓手”。  相似文献   

15.
一直都说让我们的报纸贴近读者,而且是强调要“贴近,贴近,再贴近”。那么,贴近读者的切入点在哪呢? 一、贴近,首要克服“疏远”。 “疏远”是一种意识。比如,以往长期存在的“报纸是指导者”的观念,虽说强调了改变,但“我说你听”“我写你看”类的报道还是时而见诸报端;新闻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常常不自觉地使用“要求如何”“应该怎样”之类居高临下的口吻等等。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央的最新指示精神,目前全国各级相关部门众多新闻媒体在踊跃开展访民意察民情下基层活动。笔者以为,地市级党报要根据形势的发展、自身的实际,在沉下去的同时,还要走出来,通过“两步走”贴近基层,以提高报纸的可读性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新闻宣传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人民前线报始终把宣传的重点聚焦基层一线,聚焦基层官兵,真心实意为基层官兵服务。在成功推出“记者夜访连队”、“开训进行曲”、“记者走进训练场”等专栏后,近期又推出了“到基层碰新闻”专栏,每篇稿件写法新颖,现场感强,篇幅短小,题材广泛,很快成为报纸宣传的一个亮点,深受广大官兵的喜爱。通读这个专栏的稿件,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精心打造品牌栏目努力贯彻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宣传方式,是人民前线报近年来…  相似文献   

18.
延安曾经是革命的圣地。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延安属于“老少边”贫困地区。近年来,延安与沿海的差距也越来越大。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搞好改革开放宣传?延安日报社委会认为,一定要结合延安的实际,通过加强改革开放的宣传,大大加快延安改革开放的步伐。那么延安的实际是怎样的呢?一方面,它是革命圣地,有优良的革命传  相似文献   

19.
新闻评论是党报的旗帜。评论要发挥好这一作用,贯彻“三贴近”要求必不可少。首先要根据群众的所想所盼所需去找个好题目,这包括两个步骤一是选个贴近群众的话题;二是想个吸引群众的标题。其次是要像蜜蜂采花粉一样到群众中去采访,这有三忌一忌只“访上”不“访下”;二忌只“访”材料不“访”实际;三忌只“访”大概不“访”细节。再次是要心里装着群众写评论,这有“三诀”一是站在与读者平等的角度上;二是力戒大话、空话、套话,要多用群众语言;三是篇幅短些,再短些。  相似文献   

20.
读者是报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读者不需要一些高高在上、对他们指手画脚的记者,也不需要一张对他们疾苦漠不关心、对他们的麻烦事不闻不问的报纸。而需要能集中反映他们的根本利益,时刻在他们身边,为他们着想,给他们办实事的报纸。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党除了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私利。作为党的机关报,理应做好为人民服务这篇大文章。这就必须坚持“三贴近”,不断强化报纸的“亲和力”。1.“亲和力”来自身子下移视角下移在新的形势下,党能否最终赢得市场,要看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能否与读者靠得更近,即所谓的贴近性。贴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