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慕课出现于信息时代,最近几年被广泛地推广、应用于国内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慕课的兴起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课程建设提供了契机,在致力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吸取传统教学方式的精华,也要充分发挥新型教学模式"慕课"的优势,有效地把传统课堂和"慕课"结合起来,保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优课概念的提出为国内地方高校的开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优课继承了慕课的互联网属性,结合地方高校开放课程教学需求,创新性地运用联盟机制实现高校优质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建设与共享,是地方高校在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领域的创新成果.随着国内高校优课联盟的发展壮大和优课平台的日趋完善,优课建设与应用日渐成为推进地方高校教学改革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3.
"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免费的在线课程"。"慕课"以开放的网络化学习教育为基础,课程的范围覆盖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科技学科。近几年以来,一些操作性与技术性强的课程也被试着挂到慕课上。至今为止",慕课"课程基本上是免费的。作者主要从分析"慕课"教学模式相比较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基于这些特点慕课教学给高校思政教学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由此引发对于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慕课是一种面向社会大众的在线开放课程模式,在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中受到青睐,并在世界范围内被大规模推广应用。在详细了解慕课教育模式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高校"灾害地质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文提出了基于慕课背景下的"灾害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灾害地质学"课程教学应积极探索与慕课模式的有机融合,在课程教学中应用慕课的影响力,构建"二合一"的教学模式。针对"灾害地质学"课程提升与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了基于慕课的"灾害地质学"课程应如何面对挑战与改革,为高校学生提供新的学习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是变革高等教学模式的一种全新教学方式,它在中国兴起的时间很短,但已经成为了部分高校探讨创新教学模式的宠儿。"慕课"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它的资源共享性,更重要的是它在教学方式上的灵活多样性和在教学内容上的丰富趣味性。"慕课"的这些特点为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出现的实效低等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契机。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在独立学院开设"慕课"选修课的体会,探讨了"慕课"在独立学院选修课开设中的几个问题,在获利于"慕课"平台优质资源的同时也指出了"慕课"作为选修课程实施过程中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对进一步完善独立学院选修课课程的开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慕课"(MOOCs)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席卷全球,一些知名高校纷纷加入其中。与传统网络课堂不同,慕课呈现出许多新元素与特点,在全球范围内受欢迎与关注的程度更高,并且能在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实现跨文化的网络优质资源共享。成都大学全校公共课"国学经典导论"被遴选为2014年首批建设的慕课课程之一。文章结合"慕课"的发展特点与国学课的现有发展基础进行了对比,分析"国学经典导论"作为一门省级"开放式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它距离"慕课"的建设要求还有多远。  相似文献   

8.
做好慕课,是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重要抓手之一.在后慕课时代,高校慕课建设必将遵循倡导名校名师名课上线,提升在线课程层次;突破传统专业与学科限制,探索跨学科课程建设;优化在线课程设计,提升在线课程质量的改进思路.政府、高校及从事多媒体及网络服务的社会机构实现跨机构合作,有助于推动线上"金课"项目实施.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包括:基于学习分析技术,打造远程自主学习"金课";基于混合现实技术,打造虚拟仿真"金课";基于自适应学习技术,打造个性化学习"金课",有助于构建"智能+"课程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在国际教育领域中,一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慕课悄然兴起。首先阐述了慕课的概念,介绍了其发展过程及现状,并将慕课与传统教学进行了多方面比较和分析研究,阐明了慕课所具备的优势,最后介绍了高校慕课的建设过程和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MOOCs"(慕课)风靡全球,我国传统的高校课堂教学也面临冲击和转型。机械原理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面临着课时少,缺乏实践等问题。基于机械原理课程面临的问题和"慕课"的特点,本文将机械原理课程和"慕课"结合起来,试图探讨基于"慕课"平台的机械原理课程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陆地区2014年高校慕课课程建设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中国大陆地区高校对于慕课建设和利用的态度,特别是已经行动的高校的计划和定位,作者对中国大陆地区32所已经建设慕课且已经开展慕课教学的高校相关校级领导和项目主管人员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且与美国相关报告进行了同类数据对比。研究发现,大陆地区高校在慕课建设策略上有许多类似的地方,在慕课建设动机与定位方面与美国高校存在较大差异。最后,我们对部分高校的做法进行了点评,就高校建设慕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通过政策防范,做出了提醒。  相似文献   

12.
地方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由于条件限制存在师生比例悬殊、教学资源匮乏、教师教学观念陈旧等问题,慕课作为一种新兴的在线课程模式,相对于传统课程模式具有大规模、开放性及在线学习等特点与优势,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解决这些问题。文章结合慕课的特点及优势提出整合传统教学与慕课教学,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并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方案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3.
《嘉应学院学报》2016,(1):80-83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催生了慕课,慕课对传统教学理念进行了大胆的变革,具有开放性、在线性、零边际成本的特点。通过对慕课教学模式与地方高校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认为慕课时代下地方高校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改变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进行慕课建设。  相似文献   

14.
追溯慕课历史发展过程,深入了解慕课内涵及主要特征,探讨慕课本质,抓住慕课制作的核心要素,掌握制作慕课的有效方法,研制慕课制作的标准体系,为慕课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同时,根据地方高校的特色,制作一套慕课标准的建设方案和适用于地方高校的制作流程指导手册,详细介绍慕课建设前的准备工作、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会遇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同时,给出慕课拍摄时的妆容、衣着以及一定的技术指导,帮助教师全面了解慕课制作流程,节约教师时间,打造出最优质的慕课。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以慕课为主要代表的互联网+教育的结合方式应运而生。在诞生初期,慕课以"井喷式"速度火热发展,却又在其推行过程中因自我矛盾和外在矛盾的暴露而逐渐被冷却。总体来说,慕课在我国高校的发展面临相关政策不完善、高校参与度低、培养效率低下等三大内生困境。笔者据此提出高校内部可建立专业专门的慕课团队、积极探索慕课学分认证机制和实行部分课程与慕课强制配套机制等发展范式。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慕课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注入活力,带来机遇。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其意识形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慕课"实践存在着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就必须明确思政课程的转型目标,选择好思政课程慕课的理性出路:学习借鉴"慕课"的先进理念与运行模式,用其所长;改革传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做好传承与创新;结合本国国情,体现本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4,(A2):7-8
选修课程是高等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必要条件。本文分析了地方医学院校开设选修课程的现状,并以慕课为切入点,结合地方医学院校特点,阐述了慕课作为一种新兴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在选修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优势与面临的问题,依据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出了慕课背景下医学院校选修课程改革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技术》2016,(10):86-92
当前,高校"环境评价"课程教学在教材、定位和模式等方面存在不足,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新方法、资源和模式的引入,为"环境评价"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文章归纳并凝炼了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定义、特点,构建了"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立体教学模式,并探讨这一新模式在"环境评价"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应用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在线教育模式,是依托信息技术进行教育变革的具体体现。大学英语慕课建设一定要遵循外语学习的规律,充分考虑语言课程自身的特殊性。本文认为我国大学英语慕课建设要避免"重技术团队,轻教学团队""重视频设计、轻教学设计""重前期建设、轻后续教学"等误区,同时,需要处理好"在建慕课和已有数字课程"以及"MOOC和SPOC"之间的关系。此外,校级、省级和国家级慕课平台应该采用同一标准,便于课程迁移。  相似文献   

20.
慕课一经引入中国,就受到广泛关注,中国的高等学校也在慕课的建设上不遗余力。文章通过整理慕课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认清慕课的本质和特点,总结慕课在国内高校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应用及发展情况,并根据慕课在实际发展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分析慕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