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研究指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第一种称为现有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独立完成任务;第二种称为最近发展区,是一种准备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自行完成任务,需要教师的帮助,经过学生的不断努力完成任务。”这就是所谓的最近发展区。数学教学就是要把最近发展区的水平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那么,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如何处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呢?一、由浅入深,铺设阶梯,引入最近发展区数学教材都有一定的系统性,前面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引申和发展,彼此…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曾指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第一种称为现有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独立完成任务,第二种称为最近发展区,是一种准备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自行完成任务需要教师的帮助,但是经过启发也许明天他能独立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曾指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第一种称为现有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独立完成任务;第二种称为最近发展区,是一种准备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自行完成任务,需要教师的帮助,但是经过启发也许明天他能独立完成任务。”教学就是要把最近发展区水平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随着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又产生新的最近发展区,这样循环往复,在两种发展水平层递推进过程中,儿童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水平得到不断的发展。其实,在中国学前教育界也曾有类似的共识:“让儿童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让”,强调的是教…  相似文献   

4.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原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首先提出 ,其理论核心是 :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 ,第一种称为现有发展水平 ,表现为儿童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独立完成任务。第二种称为“最近发展区” ,是一种准备水平 ,表现为儿童还不能自行完成任务 ,需要经过启发和师生共同努力才能逐步完成。“最近发展区”理论鼓励教师 ,要在最接近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心理机能上下工夫实施教学。它注重了个体差异的发展 ,这与当今素质教育提出的“因材施教”观点相一致 ;它提倡教学时挖掘学生的潜力 ,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它指导教师要注重过…  相似文献   

5.
维果斯基根据儿童智力发展的实验研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第一种是现有水平,即由已经完成发展程序的结果而形成的,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地完成某项任务;第二种水平尚处于形成阶段,是可能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完成任务,但在成人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学习能够完成这些任务。儿童可能的发展水平与现有的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一段差距,这种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笔者认为,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可获得对幼儿教育的四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徐丽 《成才之路》2013,(30):85-86
关于最近发展区理论,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维果茨基通过研究早就有所阐释——儿童生命发展表现出两种水平:第一种,即学生的现有水平,表现为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种,即学生的准备水平,表现为目前状态下学生尚无法运用形成的能力解决相关问题,但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有完成任务的希望和可能。这第二种水平就是学生最近发展区。随着数学改革不断深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已经越来越多地践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借助学生在更新知识体系不断发展的矛盾扬弃中推进儿童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培养他们成才。  相似文献   

7.
学情第一     
<正>维果茨基认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到主导和促进作用,但必须先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但是,"最近发展区"是一个变化的、很长的区域,在我看来,教师要想拿捏得准,应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8.
20世纪30年代,维果斯基在从事教学与发展问题研究时,提出了反映教学与发展内部联系的重要概念——最近发展区。他指出,我们至少应该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第一种水平称为“现有发展水平”。“现有发展水平”是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能独立地、自如地完成教师提出的智力任务。第二种水平称为“潜在发展水平”(将要达到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阐述教学与发展关系的概念.他认为,儿童的发展任何时候都不是仅仅由成熟的部分决定的,至少可以确定儿童有两个发展水平,第一个是现有的或叫今天的发展水平,是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程序的结果而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能独立地、自如地完成教师提出的智力任务.第二个是潜在的或叫明天的发展水平,是那种尚处于形成状态,正趋向成熟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他把这两个水平之间的间距称为“最近发展区”.  相似文献   

10.
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具有加速发展的特殊功能 ,教师在教学中能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种加速将更加明显 ,更富有成效 .“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揭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的规律而提出的 .他认为促进儿童发展首先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个水平 ,一种已经达到的水平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解决的智力任务 ;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完成解决的任务 ,但在成人的帮助下 ,在集体活动中 ,通过摹仿能够解决这些任务 .”这两种水平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利用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1.
“最近发展区”与数学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具有加速发展的特殊功能 ,教师在教学中能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这种加速将更加明显 ,更富有成效 .“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揭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的规律而提出的 .他认为促进儿童发展首先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个水平 ,一种是已经达到的水平 ,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解决的智力任务 ;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完成解决的任务 ,但在成人的帮助下 ,在集体活动中 ,通过摹仿能够解决这些任务 .”这两种水平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利用这…  相似文献   

12.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相似文献   

13.
差生工作一直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给我们树立正确的差生观并对差生进行正确有效的教育以很大的教益。什么是最近发展区呢?维果茨基把儿童发展水平分为两种。一种是现有水平,即指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程序结果形成的已达到的那种水平,表现为儿童能独立解决智力任务,也称现有发展区。另一种是指尚处于形成状态,正在成熟过程中的那种可能达到的水平,表现为儿童尚不能独立解决智力任务,但在教师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摹仿,能解决这些任  相似文献   

14.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把儿童在学习中的发展分为两个水平:一是现有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现在就能独立地完成所提出的智力任务;二是潜在发展水平,也叫第二发展区,在这个水平上,儿童的一些思维过程还正在形成,这时,儿童还不能独立完成任务,只有在外来的援助下,经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而今天通过外来的援助能够完成的任务,到了明天就能够独立地完成它。于是,第二发展区就转变为第一发展区,儿童在智力上就提高了一步。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过程中总有一些数学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太难教了,一节课下来没几个学得会的!”这也是大多数数学老师陷入的困惑。我认为要解决这个困惑必须掌握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揭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的一个重要理论一“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依据一系列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学龄期的教学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价值的观念——“最近发展区”。即在确定发展水平与教学的可能性关系时,必须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即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现有发展水平,是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程序的结果而形成的儿童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自如地完成教师提出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学生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即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任务,但在别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好“最近发展区”理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相似文献   

17.
从“最近发展区”看尝试教学法苍梧县教研室何伟森儿童现有的智力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幅度,称为“最近发展区”。依据有关“最近发展区”的思想,它是教学发展的最佳期限,在最佳期内进行教学的方法是促进儿童发展的最佳的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就是这样一种瞄...  相似文献   

18.
支架式教学是基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的,维果斯基指出,儿童独立完成任务的水平与儿童在成人和同伴帮助下完成任务的水平之间的差距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儿童独立完成任务的水平成为现实的水平,儿童在成人和同伴帮助下完成任务的水平成为潜在的水平。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潜在水平向现实水平的不断转化,并不断创造新的潜在水平。支架式教学正是要为学生搭建支架,构建学生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链接,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解决新  相似文献   

19.
“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首先提出的,它是指现有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幅度,也叫做“教学最佳期”.所谓现有水平,是由已完成的发展程序的结果而形成的学生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地、自如地完成教师提出的智力任务.而潜在发展水平,是那些尚处于形成的状态,表现为学生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教师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所能够达到的较高一层的智能发展区.特级教师马明倡导的“力所能及”原则,就是对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一种开发.  相似文献   

20.
2004.10广西教育一、思维“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学中的特点摇摇“最近发展区”的基本点在于“发展”。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确定学生思维能力至少可划分为两个发展层次:第一个是现有发展水平,是由已完成的发展程序的结果而形成的学生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独立地、自如地完成教师提出的智力任务;第二个就是潜在发展水平,是那些尚处于形成状态的潜在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教师的启发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的智力任务。这两个水平间的区域即为“最近发展区”。物理教学应从学生思维的潜在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