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本没有封面的书。它的封面原来是有的,只是被我翻来覆去地看,掀掉了。许多新书来了,许多旧书扔掉了,惟独只有它,我不  相似文献   

2.
以前拿到新课本,为了防止封面翘(qiao)角,我总是用旧报纸把封面包起来,等到学期结束时,再拆(chai)下破旧的报纸,这时书虽然像新的,却不再使用了。所以原本漂亮的封面,始终没有露面,真可惜!  相似文献   

3.
书衣翩翩     
<正>装帧界的人把书的装扮称之为"书衣"。其实,这个界定过于笼统,容易把与书的装帧相关的其它因素相混,比如"书脸"。也许还有更通俗的理解,即在书的封面之外,另加的书套,都可以称之为"书衣"。现在,许多书一出版,即自带书衣,但在过去,书衣,更多的情况下是自制。小时候,生长农村,读书困难,所以,对于字纸就特别珍惜。小学课本,一发下来,第一项工作就是将书"裱一裱",所谓"裱一裱",就是在新课本的封面外,加上一层自制的封面。其实,那就是最简单,最朴素的"书衣"。乡间困难,连纸张也极其缺乏,故尔,那个时侯,"裱"书的纸张,大多是用旧报纸,若然有一张牛皮纸,就是一件极奢侈的事情了。关键是那个  相似文献   

4.
在我的倚墙而立、满满当当的书柜里,伫立着一本包着封皮、默默无闻的旧书。书名:《文学分类的基本知识》,作者:吴调公;出版者: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1959年8月,字体:繁体字。它的封面朴素到简陋,它的用纸黑青而单薄。拥挤在富丽堂皇的"新书族"里,它真是一只"丑小鸭"。像这样的"文革"前的旧书,我原来有一二十本。但随着30多年来不断地辗转迁移,不断地对藏书"纳新吐故",所剩已经  相似文献   

5.
可取暖的书在伊拉克古城尼尼微曾发掘出一批2000多年前的古书,这些古书是用泥土烧制成的,20厘米至30厘米见方。经考古学家研究发现,古代人在寒冷的夜晚将这种泥土书烧热带上床,可一面读书,一面取暧。金子、宝石装饰的书在英国伦敦图书馆里珍藏着一本用金子、宝石装饰的书。此书封面用铜、金、宝石制成,重100多公斤,书中有50个金字。比针孔还小的书日本印刷公司利用最新电子技术,出版了一本叫《花语》的微型书,重量只有0.0067克,但却有100多页,与人的指甲厚度相等。发光的书西班牙发明了一种会发光的书,这种书是用含有磷质的特…  相似文献   

6.
有一本用抓拍的照片来记载动物情感的书,名叫《你今天心情不好吗?》。封面是两只北极熊在冰天雪地里互相拥抱,其中一只熊趴在另一只的怀里,另一只熊紧紧搂着它的脖子,面颊贴在它毛茸茸的脑袋上,它们就像一对互相依偎的年迈夫妻。  相似文献   

7.
第一本书     
未满5岁时,我得到了第一本书。那时,母亲在小山村教书,我总是一个人寂寞地呆在教室外面。有一天,我走到教室后面去看牛棚里的小牛,小牛躺在牛妈妈身边,嘴里嚼着青草,很温馨的样子。我看了很久,那一刻,母亲看到了我心中的渴望和寂寞。母亲决定让我成为一个小学生。那时已经是学期中了,没有课本,母亲花了几个晚上,用毛笔为我抄写了一本语文书。我一把将它扔了,委屈得大哭起来:“我不要!我的书和他们的不一样,没有彩色封面、没有插图、没有拼音……呜呜……”母亲笑眯眯地将书捡了回来:“他们的书确实有彩色封面,有插图拼音,可是,你可以自己画…  相似文献   

8.
一本书的封面 ,就像一个人穿着的衣服 ,既要有保护的实用性 ,同时也应起到装饰的作用。有时一本内容很好的书 ,由于装帧搞得太差 ,封面不吸引人 ,所以放在书架上无人问津。书籍装帧不一定要把封面搞得花花绿绿才吸引人 ,单单用画来装饰书的封面也是十分拙劣的。那么要怎样才算好的书籍装帧呢 ?首先 ,书籍装帧要姓“书” ,也就是说应该从书的角度考虑 ,看书是什么类别 ,什么风格 ,什么体裁 ;同时也要从用途去考虑 ,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设计。比如 :少儿读物就应该把封面设计得活泼 ,色彩鲜艳些。而哲学、科学 ,带有思考性的书可以将色彩处理得…  相似文献   

9.
有一本用抓拍的照片来记载动物情感的书,名叫<你今天心情不好吗?>.封面是两只北极熊在冰天雪地里互相拥抱,其中一只熊趴在另一只的怀里,另一只熊紧紧搂着它的脖子,面颊贴在它毛茸茸的脑袋上.它们就像一对年迈的夫妻,在风烛残年互相依偎.  相似文献   

10.
《音乐教育越洋对话》(郭声健、薛晖等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出版了。在该书的扉页上印有这样的话:这是一本‘写'不出的书,这是一本志同道合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们‘聊'出来的书。它不属于任何个人的研究成果,它是全体网友智慧的结晶。这是实在话,也是心里话。为此,当初在确定本书作者的署名时,我多想把参与对话的全体老师的名字都一一呈现在书的封面,但这并不现实,于是我们只好用等字来对此进行技术处理。  相似文献   

11.
正星期天收拾房间,顺便整理书柜,书大都是新的,买回来还没翻过,有几本落了厚厚的灰.用湿布擦了,随手丢在窗台上晾着。再进书房时.只觉眼前一亮.迎面窗台上的书随意躺着,有一本斜放在红红的"中国结"上.淡紫色窗纱轻拂过书面,宽大的窗台显得生动明媚。原来.书可以不用整齐地码在书柜里,也可以不用机械肃穆地正襟危坐。书在窗台上很显眼,淡雅的鲜艳的封面堆叠,有些  相似文献   

12.
灭鼠益人     
从前有一个人,他特别喜欢买书,家里的大书柜里摆满了各式各样封面华丽的书。一次,他又买了一本《灭鼠益人》的书放进了书柜,其实书中的内容他根本没看,只因为封面美观才买了来。 一天,老鼠国王带着它的文武官员和老弱残兵被迫迁居,仓皇逃到这个人家里,从此骚扰得他难以安宁,可他没有灭鼠的办法,又记不起曾买  相似文献   

13.
人和动物都长着两只眼睛,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用两只眼睛观察到的世界是立体的,比用一只眼睛看得准确和精细。成年人双眼瞳孔大约相隔6.5厘米,观察物体(如观察一本竖立着的书)时,两只眼睛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注视着物体,左眼看到书的封底,右眼看到书的封面。这本书的封面和封底同  相似文献   

14.
领笑     
正丢了微笑的日子里,拿到了一本可人的小书。暖暖的封面,上面印了"此致微笑"四个大字。送来小书的人告诉我说:"这是一本来自沈阳的‘微笑漂流书’。作为我们这座城市的‘微笑领航员’,请您写一段寄语吧!"我有些手足无措——怎么?居然会有"微笑漂流书"?俯首细看,发现那是一本特别的书。之所以说它特别,是因为它的内文部分几乎全是空白,只在前面几个页码印了相关的说明文字。这原是一  相似文献   

15.
我,我墨蓝的封面早已脱落;我粗糙的纸页早已泛黄;我装订的线绳早已松散。没错,我就是我,一本旧书。我容纳了古今第一不肖子的脉脉柔情,我也收藏了"珍珠如铁金如土"的荣辱兴衰,我还囊括了"质本洁来还洁去"的一行  相似文献   

16.
黄维舟 《师道》2023,(5):53-55
<正>父亲是个读书人,他有一个木制书箱,但里面没有多少书。回想起来,在他为数不多的那些书中,有一套五卷本的《毛泽东选集》,用红色塑料封套做封面,很厚实,是他参加什么活动得的奖品。在他生活的年代,获得这么一件奖品,应该是很光荣的事吧。箱子里有一本封面都磨损了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繁体竖排。小时候,我只看了前面几个章节就没耐心再看下去了。那些字,连蒙带猜还是读不顺溜,渐渐地败了我读书的兴致。父亲还有读书时留下的一本《文学》,里面有许多好看的文章,吸引我常带在身边反复读,也算是给少年的我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相似文献   

17.
    
《当代学生》2013,(Z2):108
人们习惯从旧的东西中找到温暖。一个旧的相框,装着一张多年以前的照片,带给我们昔日的美好记忆。一本旧书,被不同的人翻阅过,尚有铅笔画出的语段,有些书纸张已经泛黄,散发饱经沧桑的气息。旧,是岁月的积淀,是时光爬过的痕迹。①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有人欲修其旧居。用50万元将它变成风光满身、带着胜利和荣耀的崭新的房子。我想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它就不再是它。莫言再次站在它的  相似文献   

18.
我有一本<契诃夫手记>(1983年浙江文艺出版).我20出头就拥有了它,它跟随我多年了.书的封面上有一张契诃夫像,耳光深沉,一看就是一个极具正义感的人.可是多年来,他那架子眼镜是如何戴在脸上,我一直搞不明白.然而这并不妨碍他对我的影响--主要是观察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星期天收拾房间。顺便整理书柜,书大都是新的,买回来还没翻过。有几本落了厚厚的灰。用湿布擦了,随手丢在窗台上晾着。再进书房时,只觉眼前一亮,迎面窗台上的书随意躺着,有一本斜放在红红的“中国结”上,淡紫色窗纱轻拂过书面,宽大的窗台显得生动明媚。原来,书可以不用整齐地码在书柜里,也可以不用机械肃穆地正襟危坐。书在窗台上很显眼,淡雅的鲜艳的封面堆叠,有些乱,却是明亮可人,一进门就入了眼,我的心情也轻松愉快,就想坐下来,细读一番。  相似文献   

20.
树叶图书     
同桌有一本好看的图书。书的封面是彩色的,有森林和草地,有潺潺流动的溪水和花的芬芳,还有一只在草地上奔跑玩耍的小狐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