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师在课上的语言是传播知识的渠道之一,老师的语言里蕴含着教学目标、对学生的期待,学生通过对老师语言的揣摩来思考,所以老师要明白自己的语言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老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言,学习语言技巧,让自己的语言发挥最大的作用,让学生从自己的语言中学到最多的知识。这是老师综合素质的体现之一。  相似文献   

2.
学生是有思考能力的人,他们对老师的问题有着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当他们要表达自己的想法时,突然被老师一插话,是接着老师的思路说,还是保持自己的思考?在一些公开课教学中,笔者发现一种现象:有的老师让学生发言,当学生刚说出自己的一小半意见时,老师马上抢着接着学生的话说下去。要么揣度着学生的意思说,要么用教师的语言把学生化的语言进行规范总结,要么就将学生的思路往自己需要  相似文献   

3.
写在前面 先前有一则新闻,“学生为老师打伞遮太阳”,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烈讨论.而后又有网友编出一则小故事: 一学生为老师撑伞.路人看到后,愤愤不平,说现在的老师真没师德 学生于是将伞撑到自己头上.又有路人说,现在的小孩真不懂礼貌,老师怎么教的?老师听到后,拿过伞,帮学生撑起伞.路人又说,孩子一定有来头,这个老师趋炎附势.老师想,算了,俺自个儿用吧,于是自己给自己撑路人又说,现在的老师真没爱心,自己有伞,不管学生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2012,(3):46-53
一项调查显示,95%的教师都说自己爱学生,但90%的学生却认为教师不爱他们。的确有些老师不是真心爱学生,甚至不尊重学生,然而多数老师认为自己是爱学生的,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学生好,但就是想不通为什么学生感受不到老师的爱,反而常常把这一切看成老师“为难”甚至“刁难”自己,是在和自己过不去。那么,作为班主任,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呢?  相似文献   

5.
邓小见 《教师》2013,(15):112-113
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小孩能遇上一位好老师,所有的校长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大批一线骨干老师,所有的老师都渴望自己能成为一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如何成为一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呢?笔者认为其应该具有下列素质。一、学识渊博何谓老师?"智足以为源泉,行足以为表仪,谓之师。"一位受学生欢迎  相似文献   

6.
老师在闲暇的时候喜欢议论学生,而学生也喜欢在休息的时候评判一下老师。学生们总会明里暗里地说喜欢这个老师不喜欢那个老师。其实,作为老师,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想一想:学生是否喜欢自己,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喜欢自己?请你给出个理由。如果你是······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2012年第3期刊登了一个讨论专题:“学生总是感受不到老师的爱,怎么办?”陕西的何建老师提出:一项调查显示,95%的教师都说自己爱学生,但90%的学生却认为教师不爱他们。的确有一些老师不是真心爱学生,甚至不尊重学生,然而,大多数老师认为自己是爱学生的,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学生好,但就是想不通为什么学生感受不到老师的爱,反而常常把这一切看成是老师在“为难”甚至“刁难”自己,是在和自己过不去。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本在于:究竟什么是“爱”?我们如何理解“爱”?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讲多少、学生听多少,老师启发什么、学生思考什么,老师启发到哪儿、学生跟着想到哪儿,把学生看成知识容器。下课了,学生连书都没打开。书是学生学习的依据,老师讲的其实都是书上的内容。老师把知识嚼烂了再喂给学生,光让学生等吃"现成饭",不让学生自己去看书,自己去开动脑筋获取知识,造成学生知识学得  相似文献   

9.
正著名教师魏书生常说:"我是个懒老师。""我上课时有个想法:老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这就是魏老师对"懒"老师作  相似文献   

10.
温莉 《山东教育》2009,(4):33-33
语文教学点滴录 著名教师魏书生常说:“我是个懒老师。”“我上课时有个想法:老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这就是魏老师对“懒”老师作的注释。  相似文献   

11.
每当一个人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时代,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自己值得尊敬和热爱的老师。什么使他们对自己的老师多年不忘,铭记在心,并充满敬与爱呢?因为学生尊敬并热爱自己的老师,是教师尊重热爱自己的学生所致。没有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爱,也取得不了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与爱,这正如俗话所说:“不洒秋风,难得细雨。”教师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每个学生都会努力给老师留下好印象,都希望自己是老师眼中的好孩子。老师们也常常以自己所见到的现象为依据对学生进行评价,所以有的学生学会了在老师面前伪装自己。新新是班里一名很优秀的男生,他学习好,愿意帮助同学,又是班干部。我一直都认为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学生每次与他的家长沟通时我总  相似文献   

13.
一次参加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心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的。学生们热烈地谈论着自己心中的好老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是关心学生,在笑声中让我们学到知识的老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上课下课和同学们在一起的老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是在生活中能够帮助我的老师……教师又追问了一句,你遇到过这样的老师吗?这时,学生不再那样热烈,都闭口不说。  相似文献   

14.
预习就是学生预先学习,是学生在上课前自学新知的学习过程。预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老师和学生都要重视预习这个学习环节。科学的预习方法是要有老师进行指导的,老师布置预习时要将内容细化,完善,将课内外知识衔接;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要经过自己阅读、自己思考、自己联系、自己感受体会等阶段。久而久之,学生自学的能力就形成和提高了。  相似文献   

15.
一、用信任唤醒学生的心灵 信任是老师尊重学生人格的具体体现。任何人都希望别人相信自己,同样,任何学生也都希望老师信任自己,从一定意义来说信任是对学生最大的安慰和鼓励,是激发学生发奋图强、克服困难、改正错误、天天向上的巨大的动力。相反,老师不信任学生,学生就会疏远老师,师生感情肯定淡薄。在实践中我们有不少这方面的实例。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是与学生交往最多的教师,改善与班主任老师的关系,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保证。取得班主任老师的理解与信任、邀请老师参加班级活动是密切学生与老师关系的重要策略。取得老师帮助的前提是求得老师的理解和信任,那么,怎样才能得到老师的理解与信任呢?一是纠正自己的不良认知。有的同学认为班主任老师不理解、不信任自己,这往往是缺乏事实根据的。与其说班主任老师不理解不信任自己,莫不如说自己不理解不信任班主任老师。这种不良认知直接影响着同学与班主任老师的沟通。一般说来,班主任老师对全班同学都是一视同仁的。但是…  相似文献   

17.
张艳军 《新疆教育》2013,(14):90-91
以前我们的课堂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多少,学生听多少;教师怎么分析,学生就怎么思考。老师讲的其实都是书上内容。老师把知识嚼烂了再喂给学生,光让学生等吃“现成饭”,不让学生自己去看书,自己去开动脑筋获取知识,造成学生知识学得死,题目稍有变化就束手无策;具有严重的依赖性,离开老师,自己寸步难行。  相似文献   

18.
我们是爱好语文的,但是有的老师教学方法不当,语文课上得枯燥无味,为了帮助老师搞好语文教学,我们特向老师们提几点建议,希望老师把课上得生动有趣一些,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老师在上课时,要让学生自己找疑难问题,启发学生自己分析课文,若有精彩的文章  相似文献   

19.
怎样写老师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又到了。老师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老师是船工,送走的是别人,守渡的是自己……每一个人的成长无不浸透着老师的心血。老师是辛苦的园丁,关心、教育学生的成长,老师的言行举止,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的关爱像一股暖流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相似文献   

20.
我也曾当过学生,也曾把老师视作自己的偶像,把老师的话奉为圣旨;也曾无数次模仿老师的举手投足……所以,当了老师的我每时每刻都诚惶诚恐,唯恐自己带坏了学生,从穿着打扮到一言一行都害怕失去作为教师的本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