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操作步骤: 点燃蜡烛,插入A瓶内,蜡烛在A瓶内燃烧,B瓶内液面下降,C瓶内液面上升。 蜡烛慢慢熄灭,B、C瓶内的澄清石灰水吸入A瓶并变浑浊,液面上升到A瓶约“1”的刻度。  相似文献   

2.
在被点燃蜡烛的下端系一重物,就可以让蜡烛竖立着漂浮在水面上静静地燃烧,这真是个有趣的想法.这种燃烧蜡烛的方式和在蜡烛座上燃烧蜡烛的方式相比,是有区别的.在蜡烛座上燃烧,整根蜡烛几乎能够全部燃尽,正可谓:蜡炬成灰泪始干.而漂浮在水面上静静燃烧  相似文献   

3.
考点1 燃烧的条件 例1(2016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题)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 B.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C.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解析:A.只有可燃物在具备了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才能燃烧,错误;B.燃烧不一定会引起爆炸,错误;C.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着火点属于物质的属性,一般不能改变,错误;D.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正确. 答案:D  相似文献   

4.
智力趣题     
1.燃烧的蜡烛 桌子上原来有12支点燃的蜡烛,先被风吹灭了3根,不久又一阵风吹灭了2根,最后桌子上还剩几根蜡烛呢?  相似文献   

5.
1、一支直立着的蜡烛漂浮在水中,若将它点燃,蜡烛将如何运动?如果蜡烛底部粘有一铁块,让它漂浮在水中,点燃后蜡烛又将如何运动? 解 (1)设燃烧过程中的任一时刻蜡烛的体积为V.浸没在水中的体积为V'。根据物体漂浮液面的条件必须满足: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化学课上,老师让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点燃长短不一的两根蜡烛,立在如图所示的容器中,然后密闭容器,哪根蜡烛先熄灭?课堂上气氛热烈,大多数同学认为短的蜡烛先熄灭,而且有充分的理由:蜡烛燃烧产生的CO2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CO2向下流动,短的蜡烛因缺氧而先熄灭.当时我也非常赞同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1.观察蜡烛燃烧,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2.产生观察兴趣,初步了解燃烧与空气的关系。准备:1.“主蜡烛”一支。2.幼儿每两人合用一张操作台,另备托盘一只、大小相同的蜡烛两支、大小不同的玻璃瓶两只、碗两只、泡沫块、颜色水、抹布等。过程:活动一看蜡烛燃烧1.引出活动,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固定蜡烛?(如插在泡沫块上或小瓶子里。)2.启发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点燃蜡烛?  相似文献   

8.
科学小实验     
一、氧气与燃烧准备工作:蜡烛头两个,大玻璃杯两只,小玻璃杯一只,能盖住玻璃杯口的玻璃片三片,一盆水,水中滴几滴红墨水。实验过程:1.点燃两个蜡烛头,把这两个蜡烛头分别固定在两片玻璃片中心,然后同时将一大一小两只玻璃杯反扣在玻璃片上,观察两支蜡烛先后熄灭。2.将倒立的大玻璃杯连同下面的玻璃  相似文献   

9.
《小学自然教学》2010,(11):50-51
杠杆将发生什么变化 徐维键 对象 六年级学生。原题(说明:本题原栽于萧山小学科学网,后刊登于浙江小学科学网。)将一根蜡烛截成长度不同的两段竖立在杠杆的两边,如图所示,而且杠杆平衡,若同时点燃蜡烛(设燃烧速度相同,其他影响因素也相同),则杠杆将发生什么变化?  相似文献   

10.
周虹 《中学理科》2006,(8):91-91
1.初中化学(上教版,下同)。上册第11页《活动与探究》中有一个实验:从蜡烛的火焰中用一根玻璃管引出一缕白烟并点燃。这个实验操作起来不容易成功,如果使用普通照明蜡烛,几乎不能点燃。在做这个实验时,我对实验进行了改进:选用一支直径大于3cm的大蜡烛(烧香用的红蜡烛最好),点燃蜡烛充分燃烧后,吹灭蜡烛,我们可以看到一缕大约宽1cm的白烟袅袅升起,这时我们在离烛蕊大约3—5cm处点燃白烟,蜡烛又被重新点燃。这样,学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蜡烛燃烧后产生的白烟,而且通过实验知道它具有可燃性,它的主要成分是气化的石蜡,改进后的实验成功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1.
近年各省市中考物理试卷选择题中,有一类题的选项之一是“无法确定”。下面列举几例,供同学们练习。1.(苏州市)一个物体同时受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正匕两力()A肯定是平衡力B.肯定不是平衡力C.可能是平衡力D.无法确定2(山西省)将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空。C铁球和铝球分别灌满水,再比较它打1的质量,则()A铁球的质量比较大B.铅球的质量比较大C.铁球和铝球的质量一样大D.无法判断3.(河北)底部粘有钢珠的蜡烛,竖立地漂浮在浓盐水中,蜡烛露出水面的长度为L.若将蜡烛点燃,让它一直燃烧至淹灭…  相似文献   

12.
目的:1.感知蜡烛燃烧的现象,初步懂得空气与燃烧的关系。2.培养探索兴趣和观察力。准备:1.打火机、蜡烛、盘子人手一份。2.幼儿两人一桌,每桌放有一只大玻璃杯和一只小玻璃杯。过程:一、点蜡烛1.引导幼儿讨论晚上停电时,我们可以用哪些办法照明?2.请幼儿使用桌上的材料(蜡烛、打火机、玻璃杯、盘子),想办法让蜡烛燃烧,并把它固定在桌面上。鼓  相似文献   

13.
1二氧化碳使蜡烛火焰熄灭实验的改进原实验方法是点燃两支短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两个阶梯上,把白铁皮架放在烧杯里,沿烧杯壁倾倒CO2,注意观察蜡烛先后发生的现象.这个实验说明两个结论:(1)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CO2密度比空气大,还可以象倾倒液体那样倾倒CO2。在实际操作中,该实验方法往往会出现两个问题:(1)两个蜡烛往往同时熄灭.(2)既使有先后熄灭的现象,但时间差很短;现象不太明显.改进后的实验方法有两种:方法一:两支短蜡烛分别用两根细铁丝系住,使一支蜡烛放在烧杯内的底边上,另一支蜡烛放…  相似文献   

14.
材料: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子,1支蜡烛头、一张吸水纸、火柴步骤:(1)先在一个空玻璃杯中点燃蜡烛头,将吸水纸浸湿后盖在点蜡烛的杯子上。再把另一个同样大小的杯子覆盖在上面几秒钟之后,点燃的蜡烛熄灭了,两个玻璃杯紧紧合在一  相似文献   

15.
蜡烛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在现行九年级上教版化学教材中到处都闪烁着蜡烛燃烧的光芒.一支小小的蜡烛燃烧蕴藏着许多深刻的化学道理,有关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已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一、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例1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B.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C.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相似文献   

16.
水中的火     
俗话说:“水火不相容”,可是今天,我却亲眼看到了火在水中燃烧。今天上午几个同学在我家玩,爷爷左手端着一杯水,右手拿着一个水槽和一根蜡烛走了过来,神秘地对我们说:“今天我来做一个实验,叫‘水中的火’,我把这根蜡烛点燃后,放在装有水的槽中,蜡烛不会熄灭掉。”我一听愣住了,心想:“就是一大把火放在槽中的水里也会熄灭掉,这点小火怎么会在水中燃烧呢?”爷爷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认真地说:“你不信?那就等着瞧吧!”说着,爷爷将一根顶端呈宝塔形的蜡烛,用一把小刀切成大约4厘米长的蜡烛头,再用打火机把蜡烛底部烧熔,粘在玻璃水槽的底部,用…  相似文献   

17.
1.连续型 特征:物理状态的变化是连续的.解答这类问题的原则是动中取静,一般把动态的始末看作两个静态点. 例1 有一支足够长且底部粘有钢珠的圆柱形蜡烛竖直漂浮在水中,其露出水面的长度为L1=1cm.若将此蜡烛点燃,让它一直燃烧  相似文献   

18.
传统上,很多人用蜡烛实验来示范燃烧用去空气中的氧气。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课本第10册中第5课《空气的成分》,就用了蜡烛实验来示范燃烧用去空气中的氧气。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 1.提出问题:点燃的蜡烛,用杯子盖上,蜡烛慢慢熄灭,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杯子里的空气用完了?这是本课的引入。 2.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对空气的成分进行分析。本课用分组的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希望学生得出以下结论: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支持燃烧,另一种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3.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并讲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比例。 第一部分实验是这样的: 在一水盆中点燃一蜡烛,将一空气瓶或杯子倒盖在蜡烛上。不久,蜡烛熄灭,而水走进了空气瓶内,水量约占全气瓶的一成(10%)多。  相似文献   

19.
晚饭后,妈妈给我和爸爸出了一道题,想让我俩比一比,看谁最先算出来。题目:有长短两只蜡烛(两只蜡烛同样时间燃烧的长度相同),它们的长度和为56厘米,将它们同时点燃一段时间后,长蜡烛同短蜡烛点燃之前一样长,这时短蜡烛的长度又恰好是长蜡烛的23,点燃前,长蜡烛有多长?我和爸爸看完题目后,爸爸认真地说:“我只需要十分钟就行了。”我听后也不甘示弱,说:“我只要五分钟。”妈妈笑笑说:“别吹了,算出结果来再说。”话音刚落,我和爸爸就比划开了。最后我以2分23秒的优势战胜了爸爸,爸爸妈妈直夸我聪明。让我们来看看爸爸的算法吧:设点燃前长蜡烛…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1月3日晚上7点半,50多位素不相识的网友和市民汇聚在北京白塔寺附近的小广场,点燃了用300根蜡烛组成的红心,祈祷唐雪龙的病情出现奇迹。当300根蜡烛点燃的那一刻,所有在场的人都被震撼了,路过的行人停下了脚步。点点烛光之中,人们轻声唱起了那首耳熟能详的《让世界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