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对孤独有着无人能及的广泛表现和深刻体悟,但作品的深刻之处在于作者并不是为了单纯表现孤独而表现,他笔下的孤独具有矛盾性,其最终目的在于寻找减少孤独的痛苦和折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益荣 《文教资料》2008,(16):34-36
<伤心咖啡馆之歌>(1943)是美国南方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小镇上的三角畸恋的故事,表现了作家在作品当中一贯的孤独主题,本文通过分析孤独在小说中的表现方式及影响,探究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孤独之旅>,曹文轩教授敷衍的一个少年在"孤独"的牧鸭生活中成长的故事. 孤独,很大程度上是对人心灵的一种惩创."孤,独也."(<广雅·释诂三>)孤与独互释."百姓有不理者如豪末,则虽孤独鳏寡必不加焉."(<荀子·王霸>)这里说的是幼而无父和老而无子.孤独,还有其他的义项,如:孤立无所依附;独自一个人、孤单;不合群、不喜欢跟人来往,等等.无论是哪一种解说,都是人所难以承受、难以忍耐的情感之痛.  相似文献   

4.
<野草>深刻地体现了鲁迅思想复杂的矛盾性.鲁迅一方面要守护源自对希望与失望无法抉择认同的内心孤独,在内面精神世界无奈地抉择自省.这种矛盾使鲁迅陷于更深的孤独苦闷.另一方面鲁迅担心自己的孤独会影响到时代青年的情绪,于是使<野草>中抗争成份多起来,即使是内省为主的篇章也多了抗争色彩.这样<野草>就因鲁迅在孤独中的守望而形成一个大的思想张力系统,也正是这一张力系统丰富了<野草>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5.
陈奕 《文教资料》2008,(28):163-166
本文试以王安忆九十年代之后所创作的<叔叔的故事>、<乌托邦诗篇>、<纪实与虚构>、<伤心太平洋>、<长恨歌>、<遍地枭雄>等数部中长篇小说为例,从自我意识的彰显、自我身份的认同、命运的探寻三方面来阐释其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情结",并分析该情结形成的内在根源.在此基础上,笔者试探寻王氏"英雄情结"背后的真正内涵及独特的审美价值--孤独与追寻.  相似文献   

6.
《天使,望故乡》中无家可归的孤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艳兰 《文教资料》2008,(12):28-30
<天使,望故乡>是托马斯·沃尔夫的第一部作品,被视为美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小说中主要人物都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孤独.这种孤独除了有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原因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它是人类的普遍生存状态,反映了人类的生存困境,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人类存在的深度追问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正>孤独,孤苦伶仃,穷困潦倒,这是对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凡.高一生的恰当概括。永恒,光耀千古,熠熠生辉,这是对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凡.高作品的极好诠释。凡.高生在乡村,曾做过普通店员,还当过传教士。他精力旺盛,爱走极端,在遭受挫折和失败后,决心"在绘画中与自己苦斗"。生前,他饱尝寂寞;身后,他的作品跻身艺术珍品之列。凡.高是孤独的,生活在死一般沉寂的平淡之中,不被人欣赏,一个人孤独地死去。  相似文献   

8.
读了<老年教育>2002年第4期的<让晚年远离孤独>一文,很受教益.但在"如何将孤独驱逐出‘境'的途径上"觉得意犹未尽.就此谈谈我的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9.
<指环王>、<亚瑟王>、<亚历山大>……隆重的激情后泛出的是些许空虚;<可可西里>、<别告诉我爸爸>,溢满感情,却有太多人性的挣扎……当时间的指针转到2005,我们还想看到些什么?有点孤独,有点温暖,有点传奇,或者,有点热血.  相似文献   

10.
我看孤独,如陌上赏花,满目照眼成春. 有的花蓝色、忧郁,像二胡拉出来的<二泉映月>,幽哑,低凉,深微.  相似文献   

11.
<心是孤独的猎手>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主要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成名作,正如其标题所示,小说充分揭露了现代人所面临的精神危机 - 孤独.孤独几乎是任何时代作家都曾不遗余力描写的主题,但是卡森·麦卡勒斯的描写却独树一帜,更为深刻.在这部作品中,作者融合了音乐中的概念,整个故事的结构安排犹如一支文字谱写的赋格曲,这种独特的赋格曲式的叙述结构更进一步深化了孤独这一主题,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小说的成功.  相似文献   

12.
<孤独的割麦女>这首诗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人和情节",就事件而言是极其普通的.但是诗人通过想象和沉思使激烈的情感升华,使得普通的人和事在诗中呈现出不朽的韵味.本文将从这首诗的诗体、韵式、节奏、语音使用等几个方面分析这首诗的音韵特色,展示本诗的音韵风格及其对诗歌主题的烘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情绪向性、表达性与特质孤独的关系.方法:采用量表法对福州某大学2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女生在情绪表达性上显著高于男生,理工类的负性情感显著高于文史类和艺术类,在情感平衡上显著低于文史类和艺术类,文史类的孤独程度上显著高于理工类和艺术类;正性情感与情感孤独呈显著的负相关,负性情感与特质孤独各因子上的得分间均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情感平衡与孤独总分、社交孤独、孤独程度的正相关达显著水平;负性情感对特质孤独各因子构成显著回归效应,正性情感对情感孤独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武芳 《文教资料》2009,(27):21-24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大师马尔克斯的一部力作,它以启示录般的内容给哥伦比亚人乃至整个拉丁美洲人民指出了一条如何摆脱孤独和落后现状的道路.孤独是马尔克斯创作的核心主题,这不仅表现在作品中,应该说他的创作一开始就描写着这种情绪,并且浸透在他的整个人生中,同时这种情绪还一直通过时空的蔓延也渗透到了读者的阅读之中,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抄写员巴特比尔>是19世纪美国文学大师麦尔维尔的短篇小说,其中的主人公抄写员巴特比尔的孤独的形象,表现了人的孤独的生存境地.他与篇中的其他的异化的人物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文从异化理论入手来解读其独立的、自由的、反抗的、富有创造性的人物形象塑造.  相似文献   

16.
<城堡>渗透了作者浓厚的孤独意识,这种孤独的土壤是通过迷宫氛围的营造和K的身份、城堡权力的重压和K的追寻的叙述等显露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余华<活着>从质朴文本中去探寻底层民众的生存实相,并在重新审视生存的意义时,去考察小说<活着>对生存境态的演述,展示在死亡边缘中生存的孤独个体的承担与希望.  相似文献   

18.
孤独(节选)     
<正>孤独若不是由于内向,便往往是由于卓绝。太美丽的人感情容易孤独,太优秀的人心灵容易孤独,其中的道理显而易见,因为他们都难以找到合适的伙伴。太阳是孤独的,月亮是孤独的,星星却难以数计。人都难以忍受长期的孤独。意志薄弱的人为了摆脱孤独,便去寻找安慰和刺激;意志坚强的人便去追寻充实和超脱。他们的出发点一样,结局却有天壤之别,前者因为孤独而沉沦,后者因为孤独而升华。有一种人宁愿孤独也不愿无聊,因为孤独对他来说只是寂寞。有一种人宁愿无聊也不愿孤  相似文献   

19.
孤独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无情地折磨着作家敏感的心灵,又赐予作家创作的丰收。它是文学创作的前提、动力、情感与境界。孤独产生的原因蕴含了自由、创新、责任、生命等丰富的意蕴,成为作品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20.
<吉姆爷>是康拉德最受推崇的小说之一,文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或有一条"暗流"--"孤独"在涌动.康拉德运用这股"暗流",从三个侧面--三种孤独:主人公道义上的孤独、文中不同人物的孤独、环境的孤独揭示了<吉姆爷>主题,在使整部小说的含义更含蓄、更丰富的同时,还缩短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增加了整部书阐释或解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