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离奇死亡至今是谜——科尔比 威廉·科尔比曾是一名极为出色的特工。1973年,他被尼克松总统任命为美国中央情报局(中情局)局长。科尔比在任期间,中情局深陷“水门事件”漩涡,他自然成了各界穷追猛打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新闻榜     
《中国新闻周刊》2004,(21):14-14
特内特:美国中情局局长辞职 在克林顿时期就担任美国中情局(CIA)局长的特内特,6月3日正式辞职,7月中旬后,其职务将南副局长麦克劳格林代理。继特内特辞职之后,另一名副局长詹姆斯帕维特也表示退意。 特内特是布什当选后留用的少数几名克林顿政府成员之一,他在中情局局长这个位置上干满了7年,有分析称,特内特最大功劳之一就是使得CIA能够保持长期稳定。在持内特上任前的五年里,先后换过三任局长。 特内特的辞职很可能和5月参院情报委员会向中情局提交的一份机密报告有关,报告里列举了中情局伊战前在情报收集上的失误。在9·11事件和伊战前的情报收集上,中情局一直是众矢之的。随着9·11事件调查报告的即将出炉,特内特的日子更不好过。  相似文献   

3.
美国前中情局局长艾伦·杜斯说:"除非一个人死了,钉进了棺材,否则任何人也无法绝对保证他的谈话不会被外人窃听."  相似文献   

4.
卡斯特罗是神秘的。标志性的大胡子、橄榄绿军装,鹰鹫似锐利的眼神。在西方人眼中,他是个“暴君”、“独裁者”。在更多人看来,他是一个英雄,他让美中情局和反古分子的638次暗杀行动成为泡影;他有着12届连任的政治经历;他将近80岁,精力依然充沛,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王成家青年  相似文献   

5.
一米 《出版参考》2005,(10S):39-39
卡斯特罗是神秘的。标志性的大胡子、橄榄绿军装,鹰鹫似锐利的眼神。在西方人眼中,他是个“暴君”、“独裁者”。在更多人看来,他是一个英雄,他让美中情局和反古分子的638次暗杀行动成为泡影;他有着12届连任的政治经历;他将近80岁,精力依然充沛,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没有哪个机构像中情局那样名扬四海,又臭名昭著。1979年伊朗人质危机爆发,伊朗人见到"名噪一时"的中情局官员,为何感到莫大的羞辱?朝鲜战争、中东战争、苏联解体、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甚至"9·11"事件,中情局又为何全未料到、败绩累累?《纽约时报》记者蒂姆·韦纳将在本书中为你一一揭晓其中内幕。  相似文献   

7.
关新 《新闻世界》2007,(4):14-14
曾在美国中情局阿富汗秘密监狱被关押两年之久的马尔万·贾布尔披露了他在秘密监狱的生活情况。美国反恐官员指控30岁的贾布尔曾帮助“基地”分子,他于去年6月30日获释。他说,他那天被脱光了衣服,坐在一张椅子上,中情局官员对他进行了录像。随后,他被带上脚镣,蒙上眼罩,戴上耳  相似文献   

8.
晓谈  杨啸 《档案时空》2003,(7):43-45
最近美国中央情报局公开了不久前解密的859份、19000页文件,这些文件的时间跨度从1947年到1991年,主要是对冷战形势的内部分析,但文件还是透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重现冷战时期美苏之间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情报官带来了“宝贝”日前,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举行了由国际问题专家参加的讨论会,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中情局对前苏联的分析”。3月9日是会议的第一天,中情局情报研究中心主任洛伊德·萨尔维蒂即给与会者带来了一份令他们惊喜不已的礼物———多达859份、19000页的中情局绝密文件!虽然这些文件不久前已经解密,但在此之前,即使那些…  相似文献   

9.
王成家  宗蕾 《出版参考》2005,(10):20-21
卡斯特罗敢在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的鼻子底下搞革命,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显然是太岁头上动土。美国把卡斯特罗视为眼中钉、肉中剌,欲致他于死地而后快。40多年来,美国中央情报局和流亡美国的反古分子对卡斯特罗实施的暗杀计划和行动多达638次,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由于古巴保安部门措施严密、精明强干,中情局的暗杀阴谋都未能得逞。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一大批机密文件解密期的到来,美国中央情报局陆续解密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针对社会主议国家,特别是中情局对毛泽东的"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1.
美国国家档案馆与文件署为何招致批评 黄霄羽、于海娟在《中国档案》2015年第5期撰文,指出2014年1月~11月,美国赫芬顿邮报的一系列新闻报道都涉及一个主题——“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授权中情局销毁离职员工的电子邮件”,此举遭受质疑,引发社会关注,11月20日,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回复中情局,声称要重新考虑是否批准后者申请.  相似文献   

12.
志岩 《档案天地》2007,(1):27-28,42
2000年.德国一家制片公司根据玛丽塔.洛朗兹的自传拍摄了一部题为《我与卡斯特罗》的纪录片。影片上映后.这位60多岁的老妇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对当年的暗杀行动悔恨不已。“中情局毁了我的一生.它比黑手党还残忍……”玛丽塔说她只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回到故乡德国,另一个就是与卡斯特罗见面.希望得到他的谅解,“我会对他说:我爱你,我的大胡子!”“爱情的力量更为强大。我不杀他.因为我天生就不是一个杀手.我不能剥夺我所爱的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3.
王成家 《出版参考》2005,(29):20-21
卡斯特罗敢在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的鼻子底下搞革命,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显然是太岁头上动土.美国把卡斯特罗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致他于死地而后快.40多年来,美国中央情报局和流亡美国的反古分子对卡斯特罗实施的暗杀计划和行动多达638次,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由于古巴保安部门措施严密、精明强干,中情局的暗杀阴谋都未能得逞.卡斯特罗依然健康地活着,依然领导古巴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相似文献   

14.
ARTstor(8个学院和大学的合作伙伴)和建筑史学家协会已着手对“数字图像的共享架”进行管理和共享。该机构的合作伙伴包括科尔比学院、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明德学院、纽约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迈阿密大学和耶鲁大学。哈佛和耶鲁担任牵头伙伴。该项目计划使机构与那些曾被个别机构持有或存在于ARTstor的数据库的个人创造的图像相结合变成现实,而要实现这些并不需要本地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5.
名刊要览     
(7月到8月)《外交》招募情报人员的陷阱华盛顿当局一厢情愿地表示,将招募前复兴党分子帮助重建伊拉克情报部门。但中情局(CIA)在前西德的经历表明,这么做是行不通的。50多年前,CIA曾以参与暗杀希特勒的前纳粹将军为核心,重建西德情报组织,但最后让克格勃在情报战中钻了空子。如  相似文献   

16.
美国帝王     
未来10年的世界暗潮涌动:中东乱局,俄德联合,中国崛起,美国伊朗大和解……这是一个塑造未来世界格局的大变革时代:美国将如何在错综复杂的世界局势中,维持各种势力的均衡,维护霸权利益?大国政治板块又将如何碰撞?本书是关于未来十年的短线分析:要想掀开未来大幕的一角,就请听"影子中情局局长"讲那未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正第一过程:选择重点目标,进行谋划阶段。通过斯诺登暴光的"魔术门"路径可看出谋划阶段的路子:由美中情局牵头组织,指挥相关盟国配合。此过程属于绝密阶段,但相应国家情报部门应对能看出部分东西,发现蛛丝马迹。这个迹象是美国与有关国家情报部门间的异动,媒体的相关报道,密切关注美国与相关盟国间的情报人员来往,特别是通过电报分析被颜色对象国间的词汇密集度。  相似文献   

18.
八面来风     
《档案天地》2011,(9):63-63
档案密件曝光美英曾"暗通"卡扎菲 近日,"人权观察"组织官员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发现一批秘密文件,显示美英情报机构先前与穆阿迈尔.卡扎菲政权情报部门往来密切。文件显示,作为美国"异国审讯"计划的一部分,中情局至少8次把一些和"基地"组织关联的恐怖嫌疑人转移至利比亚实施"高强度审讯"。  相似文献   

19.
《兰台世界》2012,(22):80
7月8日是《罗斯威尔纪事报》曝光美国军方在罗斯威尔附近牧场截获坠毁飞碟的65周年纪念日。7月10日,一名中央情报局特工爆料说,飞碟坠毁是真的,美国确实得到了外星人尸体。爆料——"美国得到了外星人尸体"日前,中情局(CIA)资深探员蔡斯·布兰登在接受采访时说:"有一艘不属于这个世界的飞行器在罗斯威尔坠毁,军方拿到的不仅仅是残骸,还有尸体……那才不是后来官方所说的气象气球。"  相似文献   

20.
名刊要览     
美国《时代》11月26日彼得雷乌斯的丑闻中情局长彼得雷乌斯婚外情丑闻已导致严重后果:中情局长和一位美军四星上将的职业生涯已遭重创甚至毁灭。更多丑闻细节的曝光,引发针对某些美国权势最大的公职人员的判断力、道德水准、工作方法和关注焦点的更多质疑。此外,联邦调查局和司法部决定在选举日前不公开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