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因特网(Internet)是指通过产业、教育、政府和科研部门中的自治网络将用户连接起来的世界范围的网络。因特网采用网际协议(IP)进行网络互连和路由选择,采用传输控制协议(TCP)实现端对端控制。因特网的主要业务包括电子邮件、文件传送协议(FTP)、远程登录、万维网和电子公告板。曾用名有:国际互联网、互联网、全球互联网、英特网等。  相似文献   

2.
网络远程教育又称为现代远程教育,它是综合运用现代通信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特别是因特网技术实现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模式。它有两个基本特征:基于网络(这与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含义有所不同)和交互式(这与传统电化教育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网络英语中两种构词方法的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因特网的发展历史不长,而因特网上使用的语言是以英语为主(占总数的55%),因此,人们称这种语言为网络英语,网络英语词汇的出现,给英语词汇这个大家族增加了许多新成员,而且网络英语词汇的构成有其独特之处。本就两种网络英语构词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因特网(Internet)是指通过产业、教育、政府和科研部门中的自治网络将用户连接起来的世界范围的网络。因特网采用网际协议(IP)进行网络互连和路由选择,采用传输控制协议(TCP)实现端对端控制。因特网的主要业务包括电子邮件、文件传送协议(FTP)、远程登录、万维网和电子公告板。曾用名有:国际互联网、互联网、全球互联网、英特网等。  相似文献   

5.
因特网(Internet)是指通过产业、教育、政府和科研部门中的自治网络将用户连接起来的世界范围的网络。因特网采用网际协议(IP)进行网络互连和路由选择,采用传输控制协议(TCP)实现端对端控制。因特网的主要业务包括电子邮件、文件传送协议(FTP)、远程登录、万维网和电子公告板。曾用名有:国际互联网、互联网、全球互联网、英特网等。  相似文献   

6.
采用基于TCP/IP协议的因特网或局域网进行信息传输的网络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连入网络的设备进行控制.但信息在网络中传输时存在延迟,延迟的存在会降低控制系统的性能,甚至使控制系统不稳定.基于此,主要针对嵌入式网络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网络延迟的精确测量方法,其测量精度可达到10-6(μs)量级.  相似文献   

7.
因特网是通过产业、教育、政府和科研部门的自治网络将用户连接起来的世界范围的网络。因特网采用网际协议(IP)进行网络互联和路由选择,采用传输控制协议(TCP)实现端对端控制,其主要业务包括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协议(FTP)、远程登录、万维网和电子公告板等。  相似文献   

8.
网络融合是电信界和IT界几十年来 一直在探索和追求的目标。从70年代各 国采用基于电路交换技术的综合业务数 字网(ISDN)到80年代采用基于ATM技 术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到 90年代因特网爆炸式增长。有很多科研 人员和单位,都试图通过路由器技术提 供所有的电信业务,最终都没有达到预 期的目的,目前正在热烈争论的下一代 网络(NGN)也是电信界对网络融合这一 目标锲而不舍追求的又一次延续。  相似文献   

9.
赵亮 《考试周刊》2013,(3):157-159
伴随着因特网的出现,越来越多人开始依赖网络。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往往没有很好的基本辩证能力和网络道德修养,过度使用网络会影响他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因此,大学网络素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网络素养的内涵出发,根据需求理论从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对大学生的网络素养进行分析。提出了从主体(大学生)、客体(网络)、环境(现实生活,包括家庭和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合理使用上网时间,避免沉迷于网络,全面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  相似文献   

10.
因特网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特网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舞台,把握因特网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切入点,探索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路和方法,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本文针对因特网的特点,探索了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因特网的作用,并从因特网应用能力培养,信息素质以及营造网络氛围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网络课程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建文 《安徽教育》2010,(11):41-43
<正>一、网络教学自从计算机发明以来,新的科技已经为人类的生活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尤其是1990年,全球信息网(World Wide Web/WWW)或简称(Web)出现在因特网(Internet)上之后,使得因特网发展的趋势更加迅速蓬勃。由于Web具有多媒体、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等优势,使得它逐渐  相似文献   

12.
因特网(Internet)是目前国际上最大的、自由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它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用于军事目的的一个实验网络,后扩展到科研、学术单位和大专院校及民间领域。1991年,随着商用因特网协会的成立,全球范围的因特网获得了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3.
Ler 《少年电脑世界》2002,(12):35-35
“网络硬盘”是继免费邮箱之后的又一项因特网服务项目,简单地说,它可以让你在因特网上进行文件存储、共享。不过,现在网络中的“免费午餐”越来越少了,免费的“网络硬盘”也是一样。怎么办呢?别着急,我来教你一招,即刻就可以把你的邮箱变成“网络硬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广泛。人们更加主动地继续学习,以不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因特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接受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了手段,虚拟学校教育将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网络学习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接受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进行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普遍学习方式。 一、全球计算机网络:虚拟学校教育的基础和保证 因特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日益深入的影响。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因特网已从一个美国军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基于wap的移动教育的服务系统进行深入研究,采用相关技术解决移动学习系统中移动网络与因特网的对接问题,解决internet与移动网络的文档格式不一致的问题,同时使得基于WEB的学习资源能够被移动网络分享,从而推动了移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网络信息检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特网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宝库,网络信息的查找和检索,已远远超出了信息检索领域,得到了全球社会各界广泛、热烈和高度的关注。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斥巨资建成了NSFNET,取代了ARPANET成为因特网的主干网,推动了因特网向社会公众的开放。1992年,因特网开始进入商业化时期,用户数量以每月百分之十五的速率迅速增加,平均每30分钟就有一个网络接入因特网,随着因特网信息量的激增,各种信息查找方式和工具也不断涌现,如Arch ie(文档查询服务)、G OPH ER(基于菜单的信息检索服务)、W AIS(基于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互联网(因特网)以其时效快,方便、经济适用等特点,迅速成为人们了解世界,掌握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文章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来谈,在网络时代怎样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加强德育教育与引导,为学生网民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8.
网络教学中交互作用,学习者控制及其反馈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前言  网络教学是建立在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和以广播电视为媒体的远程教育基础之上 ,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随着因特网 (Internet)的迅猛发展 ,对网上丰富资源的利用已被人们越来越重视 ,网络教学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网络教学与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相比 ,它可以充分利用遍布世界各地的优秀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重组 ,形成新的资源 ,并能跟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广泛的讨论、交流。与此同时 ,网络教学也给处于时空分离的师生提供了实时进行交互的可能。由此可见 ,网络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  相似文献   

19.
基于WAP的移动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基于先进的因特网和多媒体技术的网络教育,移动通信技术与因特网结合而产生的WAP因特网技术给人以全新的交互和资源共享环境。移动教育是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的教育模式,是利用一切时间进行实时和实用的有效学习手段。以手机为教学终端,以移动通信网络为运行环境,以移动因特网和广播电视资源为教学资源,是构成交互性强(手机课堂)、实时性强(手机电视)的移动教学系统。  相似文献   

20.
王钦国  孙晓丹 《考试周刊》2014,(42):123-123
Moodle的重要特色是以社会建构教学法为设计基础,其在线教学模块是采用可自由组合的动态模块化设计,教师组织在线教学时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Moodle是一个基于因特网的课程和网站的软件包,也可以说是一个课程管理系统(CMS),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学习管理系统,可以在任意一台支持PHP的计算机上运行,而且支持许多种类数据库(尤其是MySQL)。将Moodle平台应用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使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