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节日是社会生活的缩影。采取有效途径,利用节日活动进行相应的教育,能使幼儿了解社会、感受多元文化,增进对现代社会多角度的认知,产生积极的性格品质;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具体的实践中,教育者可以寓节日教育于社区中、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于环境创设及利用之中、于各种形式的亲子活动之中、于各个教育领域活动中、于所居住城市中、于假日中、于现代通讯工具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精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理论体系发源于毛泽东思想,形成于邓小平理论,发展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新于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精髓在于改革、发展、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其活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广西高职院校服务地方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关系作用之必然,是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办学使命之趋势,是地方贫困地区实现乡村振兴之需要。基于高校的实践与成效,广西高职院校服务地方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应更加注重根植于战略政策环境、求存于少数民族文化、依托于校企合作平台、发力于优势优质专业和借力于技术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4.
何谓学究本源?学究本源是指做学问当追本溯源,有本有源。“本”是根本,“源”指源头。本源者,事物产生之根源也。天下万事万物皆有本源,学问亦然。学问本源于何处?有人说本源于六经语孟,有人说本源于宗教经典,有人说本源于马列毛邓。很多学问的确要溯源于六经语孟、宗教经典、马列毛邓,但六经语孟、宗教经典、马列毛邓皆本源于实践。实践的伟力是无穷的,它创造财富,它练就才干,它产生真知。因此,实践才是学问的最终本源。  相似文献   

5.
<正>人文素质的形成和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关键是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时时刻刻学习和修炼,所以人们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守株待兔"。岳麓书院的箴言说得好:"博于学问,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志于成人"就是要立志成为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这是治学和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提高人文素质的最终追求。而"博于学问,明于睿思,笃于务实"正是提升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文化决定人格的产生、延续及发展。人格是文化的体现和寄托,是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力量,是文化追求的目标。文化与人格的关系表明:教育应着力于文化的传递、发展和创造,着力于受教育者的人格培养,着力于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文化、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7.
哀牢文化论     
哀牢文化是形成和发展于怒江中游哀牢国——永昌郡地的多民族历史文化。它孕育于原始社会晚末期,兴盛于战国至西汉,在东汉至魏晋时代与汉文化逐步融合为永昌文化;它是生衍于横断山垂直环境的立体文化,是以农业为主兼事畜牧渔猎和多种手工业的复合型经济文化,是以濮、越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共同体。哀牢夷区经三江走廊和川滇缅印古道,长期与东南亚、西亚、我国西北特别是滇川、中原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最终整合于中华民族大一统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8.
朱丽双 《家教指南》2011,(4):113-118
笔者近年整理并翻译与古代于阗有关的藏文文献,其中包括伯希和(P.Pel l i ot)于敦煌藏经洞发现的藏文文书P.t.960《于阗教法史》(Li yul chos kyi l o rgyus)。这份文书内容丰富繁杂,包括于阗建国传说、于阗的守护神名号、于阗的菩萨名号、于阗的著名佛寺、于阗佛法灭没经过,等等。笔者的工作主要是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根据IDP提供的彩色图版对文书重新做转写,同时利用这些年学界在相关领域的学术成果,在每段转写之后附以汉文翻译和详细的词汇注释。本文是这份文书的译注之三,包括于阗的八大守护神、于阗的八大菩萨、于阗的灵验伽蓝以及于阗二部僧伽持见之情况等。  相似文献   

9.
朱丽双 《家教指南》2011,(2):108-113
笔者近年整理并翻译与古代于阗有关的藏文文献,其中包括伯希和(P.Pelliot)于敦煌藏经洞发现的藏文文书P.t.960《于阗教法史》(Li yul chos kyi lo rgyus)。这份文书内容丰富繁杂,包括于阗建国传说、于阗的守护神名号、于阗的菩萨名号、于阗的著名佛寺、于阗佛法灭没经过,等等。笔者的工作主要是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根据IDP提供的彩色图版对文书重新做转写,同时利用这些年学界在相关领域的学术成果,在每段转写之后附以汉文翻译和详细的词汇注释。本文为这份文书的译注之二,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毗沙门和舍利弗决海,于阗由海子转成桑田;二是地乳王子和耶舍大臣建立于阗国的经过。  相似文献   

10.
“于”、“以”是西周铜器铭文中使用最多的两个介词,“于”介引处所、时间、主动者、事情的用法是“以”所没有的,而“以”介引共事、原因的用法同样为“于”所不具备。“于”、“以”在句中的位置以及省略方面也有明显差异。尽管两者用法有少量重合之处,但总体说来,“于”和“以”的意义、功能在许多方面相互补足。这种相互补足十分鲜明而突出,是语言系统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我国戏曲浪漫史上的经典之作,作品描绘了主人公杜丽娘与柳梦梅的传奇爱情,戏曲同时以华丽婉转的文辞著称,正如作者所说"一生四梦,得意处首推牡丹"。文章以恋爱人物描写、恋爱中主体双方称谓描写、恋爱中的动作描写、恋爱双方爱情心理描写以及外部环境描写五个方面为切入点,对《牡丹亭》中有关爱情的语言词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方法的“自我、本我与超我”的人格理论角度出发,阐释明代传奇《牡丹亭·惊梦》一出中杜丽娘“梦中幽会”与日本平安时代长篇小说《源氏物语·葵姬》一章中六条妃子“生魂出窍”的原因,探讨两部作品中两位女性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关汉卿的杂剧代表着元杂剧辉煌的成就,他的剧本渗透着浓浓的女性关照,凸显着元代女性真实的生存状况:敢于冲破旧樊篱和改变自身命运。《救风尘》《望江亭》和《窦娥冤》三部作品中的主要女性形象赵盼儿、谭记儿和窦娥就是他们中杰出的代表,她们被社会所逼,被政权、族权、父权、夫权所逼,敢于控诉封建社会妇女地位,敢于追求爱情,敢于维护自身的尊严,具有光辉夺目的魅力。本文主要对关汉卿杂剧《救风尘》《望江亭》和《窦娥冤》三部作品中的主要女性形象赵盼儿、谭记儿、窦娥的身份意识的觉醒探析,进而深入剖析女性觉醒带来的社会意义,总结这种意识的进步和局限。  相似文献   

14.
纳兰性德在自序中明确指出《渌水亭杂识》"以备说家之浏览"为编撰目的,但由于受到明清易代之际学风以及学术传承的影响,《渌水亭杂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清学奠基时代尚实崇博的学术追求。纳兰性德尚实与崇博的追求,既是时代风气的一种反映,也是其"肆力经济之学"渴求建功立业、有用于世的人生追求在学术层面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北宋诗人陶弼在广西北部湾钦州履职期间,写下了大量优美的滨海诗作,至今仍留有大量的历史遗存,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发展广西海洋文化和旅游事业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资源。考察沿海一带的天涯亭、海角亭、还珠亭等著名景点,品读诗人当年在此留下的优秀诗文,见识当年的南国风光、古亭姿影和诗人登临时的情景,探寻钦州"五湖"残存的历史遗迹,心中不禁升起一股历史的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对陶商翁的北部湾沿海诗作遗存进行考察、分析和研究,目的是为了引起大家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西厢记》与《牡丹亭》同演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王实甫与汤显祖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反映了他们的爱情理想。这两首用热烈音符谱就的青春、爱情赞歌。几百年来,撞击着一代又一代青年男女们的心扉。崔莺莺与杜丽娘也已然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至情至真的化身。文章通过对《西厢记》与《牡丹亭》浪漫主义写作手法进行分析,揭示出王实甫、汤显祖二人浪漫主义手法运用的社会现实原因。  相似文献   

17.
就剧本叙事中爱情的发生机制和最终结局而言,《牡丹亭》明显不同于元明以来的爱情戏曲。在似丹亭》的文本叙述中,汤显祖通过曝光杜丽娘最隐蔽的心理区域,对情欲在女性生命意识中所占据的分量作出了揭示。在情欲被任情敞露的舞台表演中,《牡丹亭》文本世界中的杜丽娘逐渐被凝化为以性爱之欲为主体成分的人性欲望的具象符号。在中国文化史上,这种普遍的人性欲望通过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这位娇弱的舞台女性形象,第一次冲决了道德和习俗的禁忌,以空前显豁和明朗的情态呈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相似文献   

18.
戏曲《牡丹亭》和长篇小说《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两部里程碑式的情爱作品,文章主要对作品主题和内容体现的爱情观及杜丽娘与柳梦梅、林黛玉与贾宝玉体现的爱情理想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9.
浅谈王羲之《兰亭序》书法艺术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法艺术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在传播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一直是书家学习行书的入手法帖。本文试从传播学的几个基本要素对王羲之《兰亭序》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0.
遂昌"昆曲十番"是全国罕见的一种用民间乐器演奏传统名剧昆曲曲牌的器乐演奏形式。它的起源与明万历年间汤显祖在遂昌任知县积极传教昆曲和创作《牡丹亭》有着密切的联系。"昆曲十番"经历代艺人的不断传唱衍承,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和可观赏性,可谓是一项民间艺术瑰宝。文章对遂昌"昆曲十番"的生态现状与当地保护措施进行实地调查,以期更好地保护这一传统音乐文化,使之能健康地延续和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