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7 毫秒
1.
慧琳的《一切经音义》是我国唐代一部集诸家训释佛经音义之大成的佛典文献。慧琳案语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涵盖了宗教、哲学、语言、文学、艺术、中外交往史等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在文献学、语言学和传统文化研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音变构词是古汉语中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重要的语言现象,在汉语发展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汇聚了相当丰富的音变构词破读资料,但失之散乱。北宋贾昌朝《群经音辨》首次有意识地对《释文》所录存的音变构词破读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类。其卷六字音“三辨”专门对古汉语中的210组音变构词做了细致的分类和辨析,基本反映了古汉语单字音变构词的整体面貌,为后来学者对该门类进行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洞真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是六朝时期的一部重要道教文献,《洞真太上道君元丹上经》为其节略传本,两部经书在内容上多有重合之处,为考察异文现象研究提供了基础。以两部文献为语料,从训诂学的角度讨论了异体字、古今字、假借字三种类型的异文,为语言的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4.
唐代慧琳所作《慧琳音义》作为我国一部重要的语言学巨著,在文字、语音、词汇各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学术界对《慧琳音义》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和利用《慧琳音义》,本文从成书年代、文字、语音、词汇、字书辞书编纂等五个方面对《慧琳音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介绍。  相似文献   

5.
《晋书音义》是一部音义类专书词典,其又音的性质与一般辞书不同。以文献考证的方式对这些又音加以分析,根据其作用的不同归纳出以下几类:补充说明类、辨析读音类、区别意义类。对《音义》又音的研究能够更清楚了解该书的性质,也能得到一些辞书编纂上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胡吉成 《当代电大》2003,(10):10-12,16
1 名词解释题语言  符号  言语  语音  元音  辅音  声母 韵母  声调  轻声  音变  儿化  音节  文字  六书  形声  形符  声符  词汇  基本词  语素  词  单纯词  合成词  词组  词类  外来词  多义词  同义词  词义  熟语 成语  句子 表述性  句类  句型  复句  变序句  整句2 填空题1)从根本上说 ,语言是代替现实现象的一种。2 )所有的符号都包括和两个方面 ,这是构成符号的基本条件。3)语言符号的能指是 ,所指是。4 )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是由社会全体成员共…  相似文献   

7.
《群经音辨》是一部专释群经之中同形异音异义词的音义兼注著作。作者贾昌朝综合运用多种途径,参考《说文解字》,对《经典释文》所录存的巨量音切资料进行了会集系联,从中选取了经籍中常用的1100多组异读词,并逐一作了音义上的对比与分析。将《音辨》异读音义与《释文》进行比较,可以管窥贾氏选择异读字音义的原则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大乘佛教唯识学的重要经典之一,体系雄阔,妙义无穷。《大方广佛华严经》的汉译版本共有三种,其中以唐代实叉难陀所译八十卷本的文义最为畅达,品目也较完备,因而在汉地流传最盛。同时也出现了一部专门解释其中难读难懂之字的佛经音义之书——慧苑撰《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该书作为一部重要的佛经音义,其影响很快就传布到域外。受此影响,日本的一些僧人在该书的基础上编写了一本名为《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私记》(以下简称《私记》)的书。《私记》以慧苑撰《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和日本大治三年觉严、隆暹等书写而成的《新华严经音义》为基本材料,同时采摭了其他小学之书。《私记》所引传统小学之书甚多,多处文字不见今本诸书,或与今本有异,这些差异大多与慧苑所撰《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有关,这也进一步显示了《私记》与该书的密切关系;同时,《私记》所引故训资料亦有利于我们纠正今传诸小学之书之讹误。  相似文献   

9.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周及徐博士所著《历史语言学论文集》一书 ,已于 2 0 0 3年 9月由巴蜀书社出版。全书约 2 0万字 ,收入了作者自 1990年以来的 16篇历史语言学论文。这些论文曾刊载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古汉语研究》、《四川大学学报》、《民族语文》、《语文建设》、《语言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和美国宾夕法尼严大学Sino platonicPapers上 ,多数文章曾被《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转摘。其中《2 0世纪成都话音变研究》描写了当代成都话在普通话影响下的音变现象 ,研究这种现象得到的结论是“方言 (语言 )之间的影响是…  相似文献   

10.
变韵构词是属于音变构词的一个类别,也是古代汉语构造新词的一种重要方法。《晋书音义》中的许多音切反映了变韵构词在古代汉语中构造新词的一些规律。拙作试图对这些规律加以揭示。  相似文献   

11.
禅宗语录、唐宋文人笔记、元杂剧等口语化程度较高的文献中,使用的方言词语也较多,这些词语有些已经在现实语言中消失,完全成为古语词,例如"打剥""看客"等;有些依旧保留在人们的口头中,成为现代的方言词语,例如"喷""歇""?头""恶水"。  相似文献   

12.
由于记、序是宋代词科考试的科目,要求用散文写作,故引起了宋代特别是南宋以后文章学家们的研究兴趣。从文章学的视角,考察宋代文章学家对记、序文的"变体"及其体式、作法与写作技巧等的探究。记、序在宋代的"变体",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宋代文学的特点;而关于记、序作法和技法的总结,不仅丰富了古文理论,而且对发展古文创作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朱子语类》文白相间,新旧质素交融,叠置着从历史上各个时期传承下来的不同历史层次的词语和宋代产生的新词新义,现存各本的异文在某种程度上又反映了宋至明清的语言演变,为汉语文白演变和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语言实录。文章在比勘今存宋刻本《池录》、朝鲜古写徽州本、明成化本等各本异同的基础上,就"大小大、烦恼、浑沦、节掯、困善、潦草、秋采、提撕警策、偎风躲箭、絮"等方俗口语词作了考释。  相似文献   

14.
唐永健 《沧州师专学报》2013,29(3):55-57,93
“委照”一词在唐宋时期文献中习见,直到清代书面语中还在使用,而《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中并没有收录.通过词源考证可知,“委照”从构词方式上看属于动宾结构的复合词,是“垂下光芒、照耀”的意思.对“委照”一词在南朝至清代的文献中的意义演变、引申进行细致的梳理和归纳.  相似文献   

15.
乾隆诗坛"秀水派"代表钱载,诗歌宗宋且刻意追求技法,表现为喜用俚语虚字、变化节奏、以文为诗,形成一种生硬奇崛、拗折多变的宋诗风格。作为清代宋诗演进中重要一环,钱载在创作实践上的大胆尝试,不仅对乾隆时期及后世宋诗繁兴影响深远,且对宋诗的发展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学奇、王静竹所撰《宋金元明清曲辞通释》是近年来出版的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国戏曲语言类工具书,在前人同类工具书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在收词数量时代跨度、词语探源、异体别构等方面,都超越了前人。  相似文献   

17.
《乐府雅词》成书于南宋初年,是现存最早的宋词选集。通过对这部词集的择词标准以及思想内容和审美追求等方面的分析,可见其集中体现了宋词发展到南宋时出现的新变,形成一种时代的词风--南宋词风,因此颇具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参照宋代通语韵系,宋代潼川诗人用韵系统归纳为17韵部,它是受方言影响的通语韵系,即通语韵系在潼川的变体。17韵部中有较多的“特殊用韵”:歌与豪、萧与尤、支与鱼、鱼与尤等分别通押。这些押韵虽然在现代潼川方音及至四川方音中基本上找不到对应,但是它们涉及到潼川各地的许多诗人且有一定的诗歌数量,因此可以认为这些“特殊用韵”应该反映了宋代潼川的方言语音。另一方面,学术界普遍认为现代四川话属于西南官话,是北方话在西南的变体,它的形成是元明以后的事,这表明元明以前的宋代是四川话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  相似文献   

19.
《释名》释语中的复音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释名》释语中的语词颇具特色,一是复音词数量多,在25000字左右的篇幅中,有不计重复的复音词1069个;二是复音词在构造、意义和使用上,完全符合汉代书面语复音词的一般特点,也能反映出汉语词汇中各种构造法从先秦到汉代的发展规律;三是在大量使用两汉产生的复音词的同时,还有300多个新词为本书所首用,其中又有200来个被后代书面语所沿用,为丰富汉语词汇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能改斋漫录》是宋人笔记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它内容广博,为后世文史考订工作提供了大量资料。同时,它也蕴涵着丰富的语言学史料,为我们研究语言提供了不少可资利用的宝贵材料。从五个方面试着对《能改斋漫录》中的语言学史料作简要的述评:方言俗语的考释;疑难词语的辨析;古书用字的分析;特殊辞例的说明;称谓语的考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