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天挺先生主编的《清史》(上编)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郑先生生前亲拟编写大纲,组织写作班子,先生故去后,在南炳文、郑克晟、林树惠副主编主持下,南开大学教学与研究人员继承先生遗愿,历时四载,使这部力作终于问世.该书共14章,约47万字,上起清代先世,下至鸦片战争,论述了这一时期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2.
南开大学为了庆祝建校四十周年,于10月17日至11月1日举行第三届科学討論会。該校历史系在討論会上提出的論文有: 中国古代史方面的“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問題”,由郑天挺和楊志玖二先生分别提出不同見解的論文。楊先生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在南北朝之前是土地国有制,南北朝至隋唐間則为土地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时期,隋唐以后則为私有制。郑先生則认为,直到明朝,从“民田”这問题上来看,依然是土地国有制。  相似文献   

3.
新近出版的《晚清史研究》是郑剑顺先生奉献给史学界的一部力作。该著在理论胆识、学术创新、史料整合方面有独到见解。由于所引史料翔实,且在研究范式方面大胆创新,提出不少重要的学术观点,使该著显现出众多“学术火花”和“思想亮点”。  相似文献   

4.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郑子瑜学术论著自选集》读后李景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100000)“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一语出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意为坐着柴车,穿着破旧衣服去开辟山林。以此喻郑子瑜先生的学术活动和业绩,是很确切的。郑先生是享誉海内外...  相似文献   

5.
魏绍馨先生是“第二代中国现代文学学者”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术研究具有鲜明的对话性、时代性、论从史出、实事求是的特征,体现了摆脱既有研究框架、锐意求实求新的学术勇气和1980年代学术与思想交融的时代风尚,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上发挥过补正、先锋、开拓性作用。魏绍馨先生作为研究五四新文化的学者,不仅将“五四”当成一个学术课题,也将“五四”高扬的科学与民主精神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不阿世、不媚俗,生动诠释了一代学人研究与传承“五四”的精神自觉。  相似文献   

6.
教学文摘     
郑天挺先生是国际知名的清史专家,又是一生从事历史教学的教育家。他认为大、中、小学历史教学,应各有重点,各具特色。他说:“小学是个点,初中是个线,高中是个面,大学是立体。”“小学是个点”:对小学生讲历史,只要把重大事件、人物象讲故事那样,一点一点生动具体地讲给他们听就行了。不能讲抽象概念,不必考虑系统性。也不用引申出规律性。“初中是个线”:把小学教材上那些孤立的事件、人物用时代线串起来,并扩充些必要的材料。也可按性质、分门别类地联在一起,如把英雄人物、科学发明、文学艺术等分成若干组(单元)等。  相似文献   

7.
严雪怡先生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职业技术教育探索中,孕育了宝贵的教育思想。其中,对如何辩证地看待“从做中学”的当代价值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不仅体现了先生“不唯上、只唯实”的学术精神,更体现了其与时俱进、求真唯实的学术品格。  相似文献   

8.
《邢台学院学报》2017,(3):110-113
孟森先生是近代清史学科的奠基人和主要开拓者,他治学严谨、思想敏锐,在明清史,尤其是清史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他的学术成就的取得,不仅得益于辛勤努力的结果,更是与其立足现实、经世致用的精神息息相关。这主要体现在求真务实、创新包容、敬业爱国等方面,这种精神既源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延续,又因为时局变动而被赋予了时代内涵。对于孟森先生这种经世精神的探讨,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全民族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今天,无疑也具有某种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著名历史文献学家张舜徽先生出生于湖南沅江,自幼在湖湘文化的熏陶中长大,早年在湘的求学经历和教学生涯厚植了其学术发展的根基,同时也对其学术的取向起着一定的模铸作用,从而使其学术表现出明显的湖湘情结。这种湖湘情结之一端体现在其文字学研究方面。文字学是先生早年所专攻的学问,身处湖湘间,故其训释文字颇以湖南地方方言、湖湘名物风...  相似文献   

10.
人文精神·市场竞争·和谐社会--访教育家杨叔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第红 《高教探索》2006,(2):9-11,17
杨叔子先生系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他积极倡导在理工科大学中开展人教育。要求他所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读《论语》《老子》,在中国教育界掀起“人风暴”。作为院士,他有着深厚的人底蕴。在他身上,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精神的融合。本刊记近日与他进行了一次有关“人”精神的对话。  相似文献   

11.
徐北文先生博学多识 ,文史兼通 ,在许多学术领域都有所建树。现在请允许我就先生在历史文化领域泰山文化、大舜文化、齐鲁文化和济南文化的研究作一评介。《诗》云 :“泰山岩岩 ,鲁邦所瞻。”先生祖居泰安 ,又是位服膺人文主义的学者 ,对泰山仿佛有着一种异乎常人的深深的情结 ,故而命其书斋曰“望岳楼” ,曰“海岱居” ,晚年又腾出部分精力研治泰山历史文化。其实 ,先生研治泰山历史文化也是有深厚的家学渊源的。先生外祖王公建屏先生终身致力于收藏整理乡邦文献 ,辑有《泰山丛书》4 4种 ;父亲芝房先生曾主持整理泰山文献征集室 ,刊印泰安…  相似文献   

12.
《潘懋元高等教育学文集》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所收录的61篇文章,时间跨度40余年大部分为1970年代以来的作品,涵盖了高教研究的各个领域,基本反映了潘懋元先生学术思想的脉络和风貌。系统拜读再三,深感先生的高教思想博大精深,含英咀华;特色鲜明,自成一派。这种学术特色体现为三个统一。一、前瞻与现实的统一通观潘懋元先生的大作,我们不难发现,先生虽然年事已高,但却具有年轻人的敏锐和朝气,其学术思想散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体现出卓越的超前意识。早在1950年代初,先生便提出要研究“高等专业教育学”,并…  相似文献   

13.
从专家学者到普通大众.对“百家讲坛”等学术传播方式的评价可谓见仁见智,褒贬不一;史学界对方法论的探讨兴趣不减;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始终受到人们的关注。冯先生是清史专家,新时期倡导、推动社会史研究的主要学者之一。他以深厚的微观实证研究著称.对方法论问题和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亦有其见解。尤其可贵的是.作为史学家,冯先生多年来提倡并实践着历史知识的大众化,对于媒体以各种方式传播历史知识予以赞扬。我们从中可以感悟到冯先生博大的学术襟怀、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敏锐的学术眼光。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著名清史专家萧一山十分重视对清代社会人民生计与民族风俗的研究,他在“新史学”思想的指导下,关注普通人民大众的生活史,其史著首次对清代各民族生计与习俗作了生动、丰富的记载与论述,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无论是他对于清代民生状况总的认识,还是对清代贫富分化社会状况的揭露,以及他对清代满、蒙、藏、回、苗等各族人民生计与习俗的全面阐述,都深刻反映出萧氏对清史研究领域的大力开拓,贯彻了其客观而全面撰述清史的思想,同时也是其“经世致用”史学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鲁迅笔下的悲剧人物,无不体现出人生价值的毁灭。“克夫克子”的祥林嫂就具体体现了鲁迅作品的悲剧性艺术特色。本文以鲁迅先生悲剧的创作体现了悲剧观念为立论根据,通过鲁迅所描写的祥林嫂所具有的“可贵之处”及其毁灭的具体分析,得出了祥林嫂的悲剧,印证了鲁迅所谓“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生活案例 郑先生一辈子笔墨生涯,目前是一位退休的老先生。不论是碰到老伙计还是年轻的朋友,郑先生总会情不自禁地谈起自己的辉煌人生。郑先生从年轻时起就在一家机关当秘书,直到岁数大了也没弄个一官半职,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老秘”。有些同龄的朋友们,也常常这样笑称郑先生。郑先生自己呢,不但没有失落感,反而很自豪,因为郑先生是作家,经常在报刊上发表作品。  相似文献   

17.
在四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杨洪承先生的治学和著述不仅是其个人志业的凝聚和体现,也是一个时代学术变迁的折射。杨洪承先生学术起步阶段对作家作品的寂寞开掘和边缘打捞,体现出他强烈的历史感;他最突出的“文学社群”研究,则是理论拓荒和体系性建构的精彩呈现,具备了一个理论家应有的高度自觉;而近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史探索及文学社群研究,则是他“文化文本的文学研究”理路的生动例证。管窥杨洪承先生的治学,如果说“文学社群”是他自觉建构和倾心投入,而“文化文本的文学研究”则是暗含的一贯思路。这两个重要学术贡献的张力和意义,仍有待来者进一步延展和拓深。在他那质朴严谨的学院化研究风格中,依然不乏生命的温度甚至激情,那被遮蔽的感性的爝火从未曾熄灭。他的为学一如为人,坚忍、克制源于他的诚笃品格。  相似文献   

18.
陈垣先生是中国中西交通史研究的重要学者.他的中西交通史研究是对基于交通往来而产生的中外思想文化交流及其成果所进行的研究.其中西交通史研究内容丰富,主要体现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西文献交流、中西学术期刊的创办和学术交友及交流四个方面.其研究路径独具特色,开拓了从宗教史探研中西交通史的新领域;善于拓展史料范围,重视以文献学方法治中西交通史;以宣传爱国思想、弘扬中华文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繁荣清史学术研究,加强各国清史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由北京师范大学和辽宁师范大学等七单位联合发起的“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已于七月二十五日至七月二十九日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  相似文献   

20.
季羡林先生著作等身,被授予“学界泰斗”之桂冠,并在多个研究领域颇有建树。该文梳理了季羡林先生所著的各类文稿,结合他人对其语言及文化等相关研究的评述,发现季羡林的语言哲学思想分别以不同形式体现于他的语言研究、文化研究、翻译研究中,他的著述体现出极富哲学思想的语言学习观、语言研究观和写作观,这为学界认识和挖掘季羡林先生的学术思想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外,全面把握季羡林先生的语言哲学观也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理解他的作品,从其经典之作中汲取更多的思想养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