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8 毫秒
1.
生活在北平的梅娘与生活在上海的苏青的小说创作不约而同地将焦点对准沦陷区青年知识女性的生存状态。梅娘关于沦陷区知识女性生存状态的小说创作主要集中在短篇小说,展示沦陷区青年知识女性生存状态的各个侧面;而苏青小说主要集中在长篇。因此,梅娘小说与苏青小说从“断片式”到“全景式”全面而深刻地展示了沦陷区青年知识女性的生存境况。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从两方面讨论梅娘小说,以此重新评说沦陷区的女性写作:首先,梅娘小说从书写女性自身经历和个人情感进入女性写作。其次,梅娘小说充满强烈的女性意识。因此,表明中国女性写作并没有因为抗战而成为空白,而梅娘小说延续着中国新文学女性写作传统,是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发展中不可缺失的一环。  相似文献   

3.
苏青是四十年代上海沦陷时期与张爱玲齐名的女作家,本文论述了她的小说对女性不幸境遇的吟述,以及对这种境遇的反抗,旨在说明:苏青继承了“五四”以来的女性文学反封建精神,她的小说是有价值的,她在中国现代文史上的地位是永存的!  相似文献   

4.
梅娘,抗战时期沦陷区众多杰出作家之一。但在中外文学史上并未引起广泛的关注,梅娘的研究还是有着极大空间的。梅娘留学日本的经历,对其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梅娘小说中体现了日本文化中的“私小说”、无常观与虚幻美、委婉的叙述与朦胧的氛围。  相似文献   

5.
梅娘小说的女性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娘对沦陷区特定环境下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女性自身弱点的探讨,对男权意识的批判,体现了其创作的显著的女性文学特色。我们可以从女性命运的关注、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本体的审视三方面分析梅娘小说的女性视角。  相似文献   

6.
梅娘的小说几乎绝大部分都是女性关怀小说,她对沦陷区那个特定空间的女性命运给予了深切关注,同时以饱满的激情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颇有女权味道。同时,梅娘还探讨了女性的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7.
梅娘的小说绝大部分都是女性关怀小说,她对沦陷区那个特定空间的女性命运给予了深切关注,同时以饱满的激情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颇有女权味道。同时,梅娘还探讨了女性的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8.
论梅娘的知识女性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娘的知识女性小说中凸显出鲜明而自觉的女性意识。对于女性的悲剧性寓言,梅娘从社会时代、女性心理构成以及历史积淀等方面追根溯源,并试图探究女人解脱苦海的具体出路,同时以一种幽默嘲讽的叙事风格解构了所谓的男权神话。  相似文献   

9.
梅娘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北沦陷区文学创作成就最高的一位女作家,她的小说创作紧紧围绕女性主题展开,在此过程中她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形态各异的男性形象,即父亲、丈夫、情人和包括婴孩、侏儒、好色成癖的男性等在内的四大系列六种类型。借助这些男性形象,梅娘巧妙地完成了对男权社会的反抗与批判,实现了对女性主题全面而独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0.
论梅娘小说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娘的婚姻题材小说带有自传性色彩,它关注女性,同情女性,为女性的命运思考呐喊,寻求女性解放的道路;小说大胆的女性心理独白表现了作者的情爱观,具有较强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1.
苏青的小说《续结婚十年》是一部颇具自叙传色彩的作品。作家以女性的视角再现了女性的生命体验,自身价值的失落与寻求,对乱世中女性生存状态进行了深刻反思。小说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才女苏青的个人生活片断和情感轨迹,了解特定历史时期知识女性的挣扎和追求。  相似文献   

12.
海峡两岸女作家廖辉英与张欣在各自的小说创作中,基于共同的女性意识和不同社会政治化背景,塑造出个性不同的传统依附性女性,徘徊于传统与现代间的“第三”与“城市情人”,现代社会自主自强的女性形象,表现了女性外在的生存价值和内在的生命体会,指出了女性的弱点和误区,她们的创作具有深厚的社会内涵和化意蕴,标志着城市小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梅娘是活跃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东北沦陷区的著名小说家,她从自身的成长经历和情感体验出发,进行着疏离政治的叙述。笔者将从抒情性与故事性相结合、在两性矛盾中刻画人物心理、象征手法的运用三个方面,对梅娘小说的艺术特色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梅娘 2 0世纪 40年代的小说在高扬人道主义的同时显示出显著的女性意识 ,它关注女性 ,同情女性 ,为女性的命运思考呐喊 ,寻求女性解放的道路 ;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男性中心主义进行了解构。与此相应 ,她的叙事风格也有着较为突出的女性主义文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梅娘是东北和华北沦陷区文坛一位享有盛名的女作家,她的创作怀着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同情,为女性受到的不公待遇思考、呐喊,寻求女性自由独立之径,传选出一种浓厚的女性意识。文章从梅娘的具体作品入手,结合梅娘的家庭背景、人生经历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详细论述了梅娘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具体呈现。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从小说模式的转变、女性意识的觉醒与“五四”女性作家群的出现这两个方面鸟瞰“五四”小说的新素质,从而揭示出“五四”小说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梅娘20世纪40年代的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娘20世纪40年代的小说在高扬人道主义的同时显示出显的女性意识,它关注女性。同情女性,为女性的命运思考呐喊,寻求女性解放的道路;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男性中心主义进行了解构。与此相应.她的叙事风格也有着较为突出的女性主义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的小说关注女性命运,描写了女性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生存与挣扎,揭示出女性个体生存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丁玲女性小说表达了现代女性在精神退场、欲望泛化的都市男性中心社会里对理想爱情福州追求的幻灭。其小说充满精神和肉体的双重觉醒,双重痛苦-希望的同时在失望,进攻的同时在退守,建构的同时在解构。对于40年代海派女性小说影响深远:施济美、张爱玲、苏青等无不从她那里吸取过艺术的营养-思想资源和艺术资源。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曾被冷落的女作家,随着人们文学观念的成熟.这位多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上海为背景,以表现在社会的夹缝中生存的女性的解放为主题的作家,逐渐受到重视,在评论界一度掀起了“张热”。笔者试从其小说的社会价值与审美意义出发,探讨其女性主题小说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