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晋书·王沉传》曰,“自古贤圣,乐闻诽谤之言,听舆人之论。”这里讲的“舆人之论”,就是指百姓的意见。舆论不是任何个人的思想情绪,个人情绪形不成舆论。舆论是社会生活中政治经济地位基本相近的人对近期发生的、为他们共同关心的某一有争议的社会问题或某一事态所持的大体相近的看法。舆论虽不是行政力量,有时却可以产生一种无形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初使用“舆论监督”这个概念的是列宁。  相似文献   

2.
新闻专题报道,是指传媒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和版块里,运用广视角、大容量、深层次、多手法的报道形式,对某一新闻事件或某一特殊人物或某一现象或某一问题进行的专门的揭示或研究报道。专题报道冲击力大,社会效果明显.能放大突发新闻的舆论影响力。有关自然灾害的专题报道属于突发性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3.
舆论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的进程。 舆论不是一种任何个人的情绪,而是一群人或一个社会集团对某一事态大体相近的看法。今年,要实现五大改革,每项改革的出台,总会伴随着一种舆论。税制改革出台后,由于一些人对消费税的情况没有弄清楚,误传较多,而正确的舆论又没有及时地引导,这样使他们造成一种错觉,以为某些高档消费品要提价,产生恐慌心理,一度出现了抢购家电产品的风波。  相似文献   

4.
所谓舆论,就是一些社会群体或社会集团对社会上某些事件或问题所公开表露的带有倾向性的意见和言论。大体上说,舆论有两种形态:一种是自在型舆论,这是意识形态的雏形,它是民众对社会问题的一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的新闻媒介,是党和国家的重要舆论工具,肩负着传播真理、引导舆论的神圣使命。(一)所谓舆论,就是一定的社会集团或群体对社会上某些重要问题、重大  相似文献   

6.
一、舆论热点从社会生活中产生,需加以正确引导舆论热点涉及的多是社会某种变革或因这种变革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常常以一个人、一件事、一个问题为表象,形成层层涟漪在社会上扩散开来,变成一种公众所共同注目并加以参与的全社会行动。如近些年来的“职工下岗”、“下岗职工再就业”、“价格调整”、“住房、买房问题”等等,皆是百说不厌的舆论热点问题。经过新闻媒体的炒作、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参予并出台相应政策,经过广大受众的积极响应和配合,使一些曾经棘手的舆论热点问题得以及时解决。舆论热点层出不穷,是改革发展中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微博舆论的形成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①“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共同意见.”“舆论是多数人对于某一事件有效的公共意见.”②“舆论是公众对其关心的人物、事件、现象、问题和观念的信念、态度和意见的总和,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并对有关事态的发展产生影响.”③……尽管“舆论”一词的定义在学界和新闻实践中尚众说纷纭,但无论从哪种意义看,微博无疑都是当前中国社会舆论重要的呈现形态.  相似文献   

8.
沈世纬 《青年记者》2015,(10):54-56
所谓舆论,就是一些社会群体或社会集团对社会上某些事件或问题所公开表露的意见和言论。大体上说,舆论有两种形态:一种是自在型舆论,这是意识形态的雏形,它是民众对社会问题的一种心态,或在口头上、网络上的反映;民间舆论如滔滔江河,若引导得法,可得灌溉舟楫之利;如听之任之,放弃引导,任其自流,亦可酿成水患。另一种是自为型舆论,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稳定、明晰的意识形态,它已摆脱民间舆论的自发性、盲目性,升华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具有科学性与规律性;  相似文献   

9.
临时舆论群的形成因素及传播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炜 《新闻界》2007,(1):38-39
临时舆论群是受到突发性公共事件或其它偶然因素影响而形成的议论者、观望者群体,相对于稳定群体而言它易聚易散,缺乏明显的代表人物,缺乏典型的自组织系统特征。临时舆论群聚散难于预知、能量难于控制,舆论流的流向复杂易变,事前事中难于完全用法律法规手段对临时舆论群加以制约。  相似文献   

10.
沈旻雁 《新闻窗》2011,(6):95-96
新闻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公众、媒介所有者、使用者,以媒介为手段,通过媒介对社会上的人、事、物进行报道,进而形成舆论、反应舆论、引导舆论,这些形成、反映、引导的舆论对各种权力组织和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它以一种强大的无形压力,以社会公理、正义、良知和社会道德观为准则对社会进行监督,进而达到社会整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范玲 《记者摇篮》2007,(7):30-30
在日常生活中,对某一事件有质疑提出问题是件很平常的事儿,可相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在新闻采访中对某一问题、某一人物提出质疑就不是太简单的事了,它是采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的新闻媒介,是党和国家的重要舆论工具,肩负着传播真理、引导舆论的神圣使命。 (一) 所谓舆论,就是一定的社会集团或群体对社会上某些重要问题、重大事件所公开表露的带有倾向性的意见和言论。舆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一定社会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产物。它一经  相似文献   

13.
当今新闻界,健康、正确、积极的舆论仍占主导地位,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容置疑。但在一部分报纸的副刊及娱乐新闻版上,低俗炒作某一新闻事件或人物  相似文献   

14.
典型报道的本质是对特定时期内最具代表性的人或事进行重点、 深入的报道. 其目的在于指导工作、 引导舆论、 强化宣传. 理论上讲, 人物分为先进人物、 普通人物和落后人物, 通常我们认为的典型人物代表着先进人物. 我国新闻学者欧阳明对 "典型人物报道" 下过这样的定义: "典型人物报道指的是报道者对社会生活中先进而又具有普遍的社会指导意义的人物所作的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5.
人物专访,是一种颇受群众欢迎的新闻报道形式人物专访,一般都有特定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选择的人物是有代表性的。主题是回答和解决社会上普遍关心的某一问题。人物专访的写作,既要有“专”的持色,又要有“访”的技巧,此外,在描述人物的现象情景方面还要给人以真情实感。如何达  相似文献   

16.
战役性报道指的是新闻媒体在一段时间内对某一事件、问题,或围绕某一主题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集中报道,形成舆论“高潮”。从而更好地引导舆论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做好战役性报道,既是对党报整体能力和水平的检验,也是党报必须完成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韦生源 《今传媒》2009,(7):84-85
近年来,互联网络上出现一种"人物爆热"的现象:有的人由于网络媒体的作用,几乎一夜之间就在国内的大小网站上产生轰动效应,甚至在社会上也成为新闻人物或舆论热点,在让广大网民评头论足、喜笑怒骂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社会影响.对于这种呈现在新型媒体上的特别现象,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所谓社会热点问题,是指在一段时间与范围内引起公众舆论高度关注的某一社会现象、新闻人物或事件等问题。社会热点问题报道,是指大众传播媒体对其关注程度的介入,并通过介入将舆论引导至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9.
国内新闻界     
河北日报营造精神文明宣传舆论强势 突出刊发密切干群关系的“鱼水工程”、“文化十进村”、抓好“窗口”行业,树立良好形象等重点报道,在社会上形成舆论强势,成为近一个时期以来河北日报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的突出特色。 在重点解决群众最不满意问题的“鱼水工程”报道中,该报配发重点言论,先后突出报道了无极县重塑干部形象、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的事迹;沙河市委真正拿老百姓的事当事办,组织力量深入问题集中的普通店村,查处多年积案,解决了三年来3000多人次集体上访的全部问题的事迹等一大批典型。很快在社会上引起反响。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典型,更是突出报道,形成气势。张家口市庞家堡公安分局干警宫清华,为抢救乘客,以身躯挡住滑向山崖的汽车,谱写出舍己救人的壮烈颂歌等一批重大典型,他们都利用通讯、言论、图片突出报道,使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的系列报道、典型报道高潮迭出,形成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20.
新闻漫画是新闻报道的特殊形式,它以画面形象来表现新近发生的事,与消息、新闻通讯、新闻评论的表现方式不同,但同样具有新闻的魅力,发挥新闻的作用。一新闻漫画是以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情和人物为题材,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描画出某一描画出某一事物的某一片断、或某一人物的某一言行,从而肯定或褒扬好人好事,反对或抨击坏人坏事的具有鲜活画面形象的一种新闻文体。众所周知,新闻漫画是属于漫画的一种,当然是有漫画的诙谐、幽默、讽刺、夸张等特点的。但是,在漫画前冠以“新闻”,就有必要探究一下新闻漫画的特点。内容、形象的比附性。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